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魏建军敦煌行:一场跨越千年的汽车人文化坚守与使命践行
2025-09-20 17:13 1365次阅读

1号车盟

1号车盟为**专业汽车互联网自媒体。1号车盟坚持原创风格,实时**汽车行业**,事件评论,人物访谈,为消费者提供第一手汽车**。

在汽车行业竞速智能化、电动化的当下,中国车企如何在技术突围之外,找到与民族文化共鸣的品牌根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敦煌寻根之旅,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从玉门关汉长城遗迹溯源品牌名字起源,到莫高窟探寻色彩美学与汽车设计的融合,再到月牙泉提炼“探索、坚守、自信、传承”的万里精神,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奔赴,不仅是一次长城汽车的品牌行动,更是中国汽车人以务实姿态承接千年文明、践行产业使命的生动实践。

不同于行业内常见的“文化营销噱头”,魏建军的敦煌之行始终围绕“实干”与“传承”展开。在玉门关,他并非单纯打卡历史遗迹,而是深入解读汉长城作为古代丝路屏障的探索意义,将其与长城汽车“以技术开辟市场新路径”的理念相联结。

正如古人跨越山河开辟丝路,长城汽车多年来以自主研发打破外资技术垄断:从突破V8发动机技术壁垒,到构建覆盖乘商用车的Hi4混动生态,再到建成国内首个环境风洞试验室、亚洲最大安全试验室,每一步都延续着“探索未知、突破局限”的丝路精神。这种精神共鸣,让品牌与文化的绑定不再悬浮,而是扎根于技术实践的土壤。

在莫高窟,魏建军的关注焦点落在“坚守”与“美学传承”上。面对敦煌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张春生对壁画修复、矿物颜料研究的介绍,他深刻理解到敦煌文化得以延续,源于一代代守护者“一生磨一事”的坚守。

这种坚守,恰与长城汽车35年深耕造车领域的理念不谋而合:不追逐短期价格战,而是以“长期主义”打磨产品品质——为确保越野车型可靠性,将敦煌越野耐力赛作为量产车“实战试验场”;为还原莫高窟217窟青绿山水色,反复调试坦克500敦煌绿车型的车漆配方;为保障用户安全,在亚洲最大安全试验室内模拟9000种道路突发状况。魏建军在交流中强调“造车如守窟,既要耐住寂寞,更要守住品质底线”,这正是中国汽车人对“坚守”精神的当代诠释。

更具行业意义的是,魏建军将敦煌精神转化为推动汽车文化建设的具体行动。他深知,中国从“汽车制造大国”迈向“文化强国”,不仅需要技术硬实力,更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因此,长城汽车以敦煌为起点,联动央视新闻《中国经济引力场》栏目(2025年9月19日鸣沙山月牙泉直播),向大众传递“万里精神”;同时通过实际举措助力文化传承——捐赠长城炮作为敦煌治沙工作车,投入资金铺设近20万平方米草方格,以现代工业能力支撑敦煌生态保护;推动敦煌越野文化普及,让小众赛事走向大众,使“探索、坚韧”的丝路精神成为用户可感知的驾驶体验。这些行动,跳出了“企业单向输出”的传统模式,形成“文化传承+用户共创”的良性循环。

毫无疑问,魏建军的敦煌实践为中国车企树立了“文化践行者”的标杆,汽车人的文化使命,不是简单借用历史符号,而是将民族精神融入技术研发、产品打造、用户服务的全链条。正如他在月牙泉“古今对话”环节所言:“长城汽车的‘万里’,既是物理层面的全球市场布局,更是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承——从丝路商队的探索,到当代汽车人的技术出海,我们要走的,是一条兼具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新丝路’。”

如今,长城汽车的全球化布局已初见成效:巴西工厂(2025年8月竣工投产)作为辐射拉美市场的枢纽,将“万里精神”带入海外;3家子公司跻身全球零部件百强,实现“技术标准出海”。这些成果的背后,正是魏建军以敦煌为起点,为企业注入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这样的实践不仅能强化单个品牌的精神厚度,更能推动整个行业形成“以文化赋能技术,以技术承载文化”的发展共识,为中国汽车文化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 新车上市 # 长城 # 坦克 # # 坦克500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