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福特合二为一:长安福特体系主导,福特纵横班底疑遭“血洗”
2025-09-24 09:27 2562次阅读

明镜pro

汽车工程师的汽车评测

图片


传闻落定,一个福特最终到来。


9月23日,福特中国发布公告称,其新的全资子公司——福特销售服务公司已经组建完毕,将于10月1日起正式运营,新公司负责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车型在华的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


新公司总裁人选已经就位。按照福特中国官方披露,前长安福特高管陈晓波已经正式入职福特中国,后者将正式出任新组建的“福特销售服务公司”首任总裁。陈晓波将向福特中国及福特国际市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汇报。这则通稿意味着在今年6月就开始传言的福特中国的“合并”计划正式落定。


同时,这则公告中也有不少信息值得注意:其一、新成立的福特销售服务公司统领了福特在中国市场的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车型营销,这意味着此前成立的福特纵横已经完全被吞并,但林肯、野马依然保持独立。其次、新公司的高管来自长安福特,而并非直接由福特中国空降安排,也并非由福特纵横中升任。这意味着福特目前对福特纵横现有团队是没有绝对的信心。


图片


对此,有消息人士向明镜pro爆料称,此次新公司成立,其实绝大部分高级管理岗位都来自长安福特的体系之中。而原本属于福特“嫡系”的福特纵横原有的管理团队几乎被打乱清理,未得到重用。对比,不管是福特中国还是福特纵横均未对此有回应。而这种变化说明,福特对江铃福特科技不是没有绝对的信心,而是根本没有信心。这种情况的形成,可能与福特纵横近年来的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福特纵横成立于2023年8月,在其成立之后,福特带来了其最具有特色的产品,并将其交给福特纵横负责。在福特纵横旗下有两大产品系列:第一个特色产品系列包括了福特F-150猛禽、烈马、Ranger皮卡,都是硬派越野系列,其中每一款都是全球经典车型和热门车。此外,还有以福特领裕、领睿、途睿欧组成的“户外轻探索系列”。


尽管手拿着多款热门的产品,但福特纵横的销量非常惨淡。2022年的4.5万辆,2023年为3.9万辆,而2024年则为3.5万辆。比如作为方盒子鼻祖的福特烈马,上市以来月最高销量1560台,今年月销量一直未能突破1000大关。同样,Ranger游骑侠的命运也基本相似。这些车型目前已经在市场上没有多少声音,远不如同级热门的坦克和长城炮等车型。这样的结果,管理团队确实难辞其咎。


而与此同时,靠着“老产品”度日的长安福特,在2024年实现了5.97%的同比增长,而且利润上还实现了扭亏为盈。如此对比明显,福特中国的选择也不难理解了。不过,在此次合并之后,后续要如何进行整合,如何打通后台提升效率还留下了不少疑问。


01

福特二次整合


福特此次合并在三个月前就已经有传言满天飞了。今年6月18日,当时有媒体爆料称,福特在华两大合资公司——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正考虑合并,并且合并不仅包括渠道,也将涉及公司层面的全面整合。这则消息引发了行业热烈的讨论。


图片


福特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早就有过合并历史。这两家公司一开始业务线并不重叠,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区隔十分明显。其中,长安福特是福特乘用车板块,而江铃福特是商用车板块。但是随着福特不断增持江铃,最终福特汽车持有江铃汽车32%的股份,稳坐江铃汽车第二大股东。这也使得福特在江铃汽车旗下另一家合资公司——江铃福特科技中,凭借直接持股和间接持股,实现总持股比例超过50%,成为江铃福特科技的第一大股东。而在长安福特中,福特的持股为50%。


实际上从2014年左右开始,福特就一直暗中帮助江铃福特拓展乘用车业务。2015年江铃福特开始推出第一款乘用车——撼路者Everest,打破了双方此前泾渭分明的业务界限。但此举遭到了长安福特强烈的反弹。


2018年,福特进行了首次渠道整合,试图将长安福特、进口福特、江铃福特整合成为全国一个渠道来管理。但是由于双方授权的标准不一样,导致江铃福特经销商抵抗强烈。因为实力强劲的长安福特经销商可以轻易获得江铃福特授权,但江铃福特经销商想获得长安福特产品的授权却比较难。


图片


2020年6月,江铃汽车、福特及长安三方重新谈判,并在当月达成新的协议——江铃福特乘用车正式脱离NDSD(福特全国分销服务机构)。当时有江铃方面人士表示,此举是为福特下一步乘用车化做铺垫。两年后的2022年1月初,福特宣布与江铃汽车合资成立江铃福特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铃福特科技”),这是继福特中国将江铃福特乘用车业务从幕后推向台前,后又一次加码。


2023年,福特在中国尝试用轻资产的模式,以更少的投资获得更多的回报。同年,福特纵横诞生,对这家新公司福特可以说是寄予厚望。因此在车型选择上几乎都是福特的热门且高利润的车型。福特纵横的目标是让福特成为“用户心目中认可的顶级户外越野生活方式引领者”,以此应对市场的内卷。但显然,这个目标未能实现。


02

合并成为趋势了吗


对于福特而言,此次回归“一个福特”,有助于提升效率和减少内耗,降低成本。同时,由长安福特来主导,可能也是看重其对中国市场更了解,并且在产品营销上更有经验。但是,留下的疑问则是,渠道整合要如何进行?目前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都有自己独立的销售网络,未来是合二为一还是如何升级?要知道,在福特上一次合并中,就因为渠道整合无法进行而最终失败。


图片


不过,这一次的好消息是随着规模的下降,经销商数量已经减少。福特在公告中也表示,推动南北福特渠道合并,得到了中外股东方和经销商合作伙伴的一致支持,同时也极大地促进终端用户体验的提升。而升级后的渠道将打造独具一格的“福特纵横”生活体系,覆盖“体验空间”(纵横空间)、“户外生活社群”(纵横社群)、“个性化精品改装”(纵横装备)和“车辆服务/守护”(纵横守护)四大板块,打造户外休闲、探索、野行、野趣的生活方式,带给福特用户“户外全场景体验”。


那么,这似乎意味着福特要进行新的店面设计,至于新的渠道体系规划是怎样的,这可能后续才会公布。其次,产品线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梳理,一些产品的定位和营销方式,包括门店的销售交付、服务都需要梳理,特别是福特纵横更需要改变。


对福特而言,新成立的销售服务公司将承接福特恢复中国市场销量的核心目标,随着合并完成,福特在电动化上可以有更多的行动,也无须再分散资源在两个福特上,这有利于其集中力量打造产品。整体来说,此次调整外界还是比较看好。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福特在中国重新合并,其他合资公司也有了类似的趋势。比如,丰田中国正在试点一项销售渠道调整措施。在部分“单城单店”区域(一个城市仅余一家丰田合资品牌 4S 店),该门店被授权同时销售广汽丰田与一汽丰田的全系车型。有报道援引一位丰田合资企业的内部人士消息称,该举措旨在解决部分城市中服务空白问题,由丰田中国牵头推动,于 7、8 月开始实施,目前在约 10 个城市试点。


实际上,今年年初还有消息说丰田计划对中国区的“双生车型”战略进行优化调整。所谓“双生车型”,是指由同一平台打造的、分别在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生产的相似车型,如卡罗拉 与雷凌、亚洲龙与凯美瑞等。根据初步方案,部分“双生车型”将被整合,未来可能只保留其中一款进行市场推广和销售。如此,则意味着丰田在中国会逐步改变目前的双合资的现有布局。


那么,在后续还有没有其他品牌会加入进来呢?

# 行业解读 # 福特 # 丰田 # 亚洲龙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