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补贴政策暂停不是终点,中国新能源车市迎来市场化大考!
2025-10-09 12:40 1477次阅读

百姓评车

**最早的汽车新媒体之一,最接地气的汽车媒体集群!

日前,温州市商务局发布公告,决定对2025年温州市汽车置换更新和报废更新政策予以调整。自2025年10月10日24时起,温州全市范围内暂停实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具体内容为,自2025年10月10日24时(以新车《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具日期为准)起,在温州市申请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的个人消费者,其所购新车应当在温州市进行注册登记。

总结来说,就是补贴暂停,增加了上牌地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暂停可能是阶段性调整,并不是取消。杭州市商务局也发布了类似公告,宣布自2025年10月9日0时起暂停实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这些连续调整引发消费者对补贴政策走向的广泛关注。

多个城市都在调整政策

这次政策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国范围内一次系统性的政策优化调整。包括杭州、江苏、广西等地也相继暂停或调整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这反映了当前政策调整的普遍性。其核心原因在于国家和地方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的拉动效果非常显著。例如,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已达412万辆,导致中央财政安排的300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前期被快速使用。许多地区的首批补贴资金池因此提前见底;

其次,高强度的申请也对各地的补贴审核系统构成了压力,部分地区出现系统过载等问题。同时,市场上也存在个别套取补贴的不规范行为。政策调整有助于系统升级和完善监管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和防范风险。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本身是旨在刺激消费的阶段性措施。随着市场被有效激发,部分地区的政策逐步退出或优化,当地汽车库存趋于合理,消费信心回升,市场已逐步从初期的政策依赖转向由真实需求驱动。

面对政策的动态调整,消费者需要区分“暂停”与“取消”的差别,目前的调整多为“暂停”而非“取消”。许多地区在暂停公告中也提及,待后续资金下达或系统升级完成后,政策有望以新的模式重启;同时留意地方性新政策。一些地区在调整国补的同时,也可能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支持措施,如购车金融贴息、充电桩建设补贴等。

尽管地方性置换补贴暂停,但国家层面的汽车以旧换新工作仍在积极推进。例如,2025年7月至12月,商务部仍在组织开展“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

补贴退场,竞争升级

补贴政策暂停,预计会给市场带来一些短期阵痛。这也意味着市场竞争将从“政策依赖”回归本质——产品、服务、品牌和商业模式的内功较量。

产业发展初期,面对技术成熟度低、制造成本高及市场认知不足等挑战,政府通过直接的购车补贴、税费减免以及便利的上牌政策等组合拳,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门槛和用车成本,快速激发了潜在需求;对于企业端,政策不仅提供了销售层面的支持,更关键的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将资源投向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如电池、电控和电机等“三电”系统。在这一阶段,一批新兴车企凭借政策东风和市场机遇迅速成长。

然而,新能源车市在政策催熟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能快速上马,高端核心产能不足。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依赖补贴维持生存,影响了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不利于产业整体的优化升级。

随着市场规模壮大,政策支持正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重点聚焦关键技术(如高阶智能驾驶、电池研发、能耗水平)和基础设施短板上。比如,最新政策通知中特别强调要稳妥推进高阶智能驾驶汽车商业化应用和扩大新能源二手车交易,这标志着支持重点从普惠性消费补贴转向关键技术突破和市场短板补齐

与此同时,新能源市场驱动的作用愈发明显。竞争的核心已从过去的从无到有,转变为优中选优。消费者的关注点转向了续航里程的真实性、充电补能的效率、智能驾驶的体验水平以及座舱交互的流畅度等更深层次的产品力指标。

当前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产品同质化。许多车型在性能、外观乃至功能配置上趋同,导致消费者难以区分,企业最终往往被迫陷入“价格战”的泥潭。这背后反映出部分企业倾向于采用成熟的标准化供应链方案以求快速推出产品,但在差异化创新上的投入和决心不足。

对于消费者来说,政策补贴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影响购车的决定性因素还得要看产品实力。产品不能打,再怎么补贴也白搭。

从这个角度来说,车市补贴政策必然要发生变化,退出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百姓评车

经过政策哺育期,中国汽车市场已具备自主“造血”能力。尽管目前车市补贴政策只是暂停而不是取消,但是政策“红包”的退场在未来是确定的。它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度过培育期,只有经过市场的充分竞争和洗礼,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

# 行情导购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