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销量故事。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后,行业从普及期迈入精进期。今年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千万辆,同比增幅超过30%,渗透率达到46.1%。持续攀升的数据红利背后,是一场技术深度的比拼。
在消费端,这场比拼的直观表现是焦点的转移,比如从过去的续航焦虑到如今的体验焦虑。就动力系统而言,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一台能跑得远的新能源车,而是希望它在加速、能效、噪音、平顺性等方面带来全新的驾驶质感。换句话说,新能源汽车竞争的纵深维度之一,正在从电池容量转向动力系统的精度。
新技术走出实验室,走向落地竞争
10月下旬,在“中国心”2025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实车测试现场,赛力斯问界M7、上汽通用别克至境L7、小鹏G6、比亚迪唐L EV、极氪007GT、理想i8等15款车型集结于同一赛道,用实车表现检验动力系统的真正实力。
作为中国汽车动力技术的权威标尺,“中国心”已经走过20个年头。从燃油机时代的热效率比拼,到如今新能源驱动系统的综合性能测试,它几乎记录了中国汽车技术演进的全过程。

“中国心”主办方《汽车与运动》杂志社总编辑杨建军介绍,“今年共有15款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入围实车测试,其中纯电驱动系统12款,增程式混合驱动系统3款。”他认为,进入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以“技术普惠”为核心战略,从“拼价格”转向“拼技术”。三电系统持续升级,高电压平台产品成为标配,增程器技术进一步精细化跃迁,使得整车产品技术可选性进一步增强,而合资品牌的跟进,也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全新动力。
在技术说明会上,800伏高电压几乎成为今年参评车型的标配,电机、电池与智驾技术深度融合成为主流趋势。比亚迪唐L EV的技术组合引发关注,全球首个超级千伏架构、兆瓦级闪充系统、全球首款量产3万转电机——几乎每一项都代表着行业前沿。
蔚来、小鹏、理想三家新势力今年首次集体入围,它们在全栈自研电驱系统和热管理方案上的成果,获得了北京交通大学电机所所长、载运装备多源动力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机方向负责人曹君慈等三电系统专家的认可,肯定其在核心技术领域的自我造血能力。
而在“中国心”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看来,中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动力发展道路,目前无论在技术先进性、成本管控还是供应链方面都显示出强劲的竞争优势。
无感体验,增程系统的新逻辑
如果说高压纯电技术代表加速创新,那么增程系统则象征着理性回归。以问界M7搭载的全新SET330D超级增程系统为例,该系统在静谧性、能效、智能控制和轻量化四大方面全面升级,最高热效率44.8%,噪音感知频次降低90%,油电转化率3.65kWh/L。这组数据背后,是中国品牌在“增程器介入无感化”上的突破。在技术讲解会上,赛力斯工程师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我们希望驾驶者根本感觉不到增程器介入的瞬间。”

这意味着系统通过多点智能控制策略,在发动机介入前实时预测电量需求,并提前调整电驱扭矩,实现声振抑制与动力平滑衔接。换句话说,过去让人察觉“油机突然启动”的小顿挫,如今几乎消失不见。
不少专家在试驾后表示,这种无感介入让技术不再是炫技,而是隐形于体验之中。中国科学院电⼯研究所⻋⽤能源系统及控制技术研究部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王丽芳特别提到,今年对增程器介入时的精准控制印象深刻,一些企业会根据产品定位,注重细节技术的打磨,保证用车时NVH性能的优化等让用户能够直接感知体验到。
上汽通用别克“真龙”增程系统则展示了另一种思路。这款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开发的产品,电子架构、电驱均由中国工程师自主开发,更关注转速与能效的动态平衡。企业工程师介绍,产品定位体现了上汽通用对当前中国市场需求的独立思考,包括续航、动力、补能三个方面的核心需求。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先进驱动系统分会秘书长、无锡明恒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张彤看来:“从这款增程系统上,我们看到企业的产品开发理念已经从过去的技术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在场地试驾环节后,产品间的差异化也让评委们印象深刻。极氪007GT的高速稳定性、理想i8的舒适模式、比亚迪唐L EV的加速响应,都获得好评。不过,殷承良教授也指出:“在今年测试场上,我们能感受到合资企业的产品已经跟上来了,而且凭借他们对汽车研发的深厚底蕴,车辆在底盘调校,高速行驶中的稳定性方面表现都更好。”他建议,自主品牌要加强底盘调控能力、整车匹配上的提升。
此外,专家评委也认为,今年参评企业应用了很多先进技术,这是值得认可的,但也要看到,技术的先进性与消费者实际需求仍有距离,而且会增加产品成本。当前很多先进技术的应用需要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企业而言,打磨成熟技术更为务实。
技术回归用户,好技术不是“炫技”
今年的场地试驾环节,评委们更关注“驾驶舒适性”“油电切换的顺滑度”等体验。“发动机介入时的声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国电工学会电动汽车充换系统与试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汽中心前资深首席专家周荣说道,“增程车辆的NVH调校效果明显。”

专家普遍认为,在快充桩密度、电网负载与成本控制等关键问题尚未完全破解之前,真正的创新不在于技术堆叠,而在于让先进技术在真实使用场景中变得可靠、可负担。资深汽车媒体人蓝河指出:“技术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产品开发必须充分理解并尊重普通消费者的驾驶习惯与真实诉求。‘中国心’评选出的优秀动力系统,不应只是单项突出的‘特长生’,而应是全面均衡的‘五好学生’。”
这番话点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平衡的力量。这种平衡,不仅是性能与舒适的平衡,更是效率与体验、创新与成熟之间的平衡。而如何将这种平衡有效传达给用户,正是技术研发之外同样重要的创新。
 
            相关车系
推荐
 
                                东风奕派eπ008以“超级大五座”破局中高端SUV市场
买车大师 
                                东风日产公布“ 油电同智 ”战略首车:天籁·鸿蒙座舱新车首发亮相
车尚时刻 
                                上市一百天销量破10万辆:比亚迪海狮06“你真牛”
邢车博士 
                                13.99万元起,深蓝L06正式预售!
快车报比亚迪海狮06十万辆下线 刷新全品类最快达成十万辆纪录!
私家车探 
                                百日十万辆最快纪录!比亚迪海狮06刷新行业速度!
快车报 
                                年轻人的新选择!深蓝L06正式预售,预售价13.99万元起
梅卿快车道 
                                东风日产+华为智驾:天籁·鸿蒙座舱新车首发亮相
邢车博士 
                                100天 100000辆 每天1000辆 比亚迪全能神车海狮06刷新行业速度
丹东晓程 
                                13.99 万起,深蓝L06预售,激光雷达+磁流变悬架全标配
车评社 
                                深蓝L06 13.99万启动预售:纯电市场新势力,解锁年轻出行新姿势
睛彩车市 
                                比亚迪前三季度营收5663亿 花旗看好其发展后劲
独家引擎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