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天籁·鸿蒙座舱新车首发亮相 重构燃油智能出行新体验
2025-11-01 16:14 1090次阅读

车哆哩

专业汽车人 一起来撩车,新车发布,汽车对比,汽车试驾,车型推荐及导购

燃油车也可以更智能!10月31日,央视财经“风云汽车”直播镜头聚焦华为园区,东风日产与华为乾崑携手,让全球首款鸿蒙座舱燃油车“天籁·鸿蒙座舱”正式亮相。这场跨界合作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东风日产“油电同智”战略的落地,更是燃油车智能化赛道的破局之举。一边是深耕燃油车市场多年、以“大沙发”“静音工程”收获千万用户口碑的东风日产,一边是引领中国智造、以鸿蒙系统重构智能交互的华为乾崑,二者的强强联合,从根源上解决了燃油车用户“想要舒适却难享智能”的痛点,为3亿燃油车用户带来了真正的福利。

对用户而言,这场合作的获益藏在每一个贴合需求的细节里。东风日产的口碑从来不是空谈,天籁作为经典家轿,“移动大沙发”的舒适感、对静音的极致追求,早已成为用户口中的“回家般的惬意”。而华为乾崑的智能化实力,则让“智能”不再是新能源汽车的专属标签。当两者结合,用户首先摆脱了“想享智能就得换新能源车”的束缚,无需改变燃油车的使用习惯,就能拥有鸿蒙座舱带来的便捷交互。其次,舒适体验实现了“1+1>2”的升级,天籁保留了90%高级软包覆盖的内饰、“满配大沙发4.0”,甚至为副驾打造了带通风、加热、按摩的“女王副驾”,再叠加华为的智慧交互,让“物理舒适1.0”进阶为“智能舒适2.0”。更重要的是,天籁对“声音”的追求与华为SOUND音响完美契合,为用户打造了百万级的听觉体验,这份“懂用户”的默契,正是双方口碑积淀的最佳体现。

具体到车辆体验,天籁·鸿蒙座舱的升级更是肉眼可见、触手可及。外观上,它跳出了传统燃油车的设计框架,融入华为“极致、简约、高级”的理念:“幻影紫”车色灵感源自破晓紫晶石,高光时是优雅深紫,背光时变低调淡灰,自带氛围感;“哑光灰”则复刻性能车色系,细腻中藏着野性,两种颜色让燃油车也有了新能源般的科技质感。内饰延续了“家”的温暖——低饱和度配色不刺眼,90%软包覆盖触手可及的舒适,就连总台主持人陈伟鸿都感叹“一上车就像回到家”。

智能化是这款车的核心亮点。15.6英寸的HUAWEI车载智慧屏搭载最新HarmonySpace 5及MoLA架构,48个鸿蒙原生精品应用全上车,跨设备无缝流转让手机上的导航、音乐能直接同步到车机,AI语音助手能精准识别需求,甚至还支持无麦K歌、笑脸抓拍等情景应用——不再是“人适应车”,而是“车主动适应人”。声学体验更是惊艳:华为SOUND音响系统搭配17个高保真扬声器,经过600余人金耳朵团队300余轮测试;可升降式星环散射体让声音180度均匀扩散,7个个性化听音甜点位让每个座位都是“最佳声场”,再加上256色智能交互氛围灯随声而动,听觉与视觉的沉浸感,完全不输豪华车。

长期以来,油车市场与智能化仿佛存在一道鸿沟,新能源汽车靠着智能交互吸引用户,而燃油车虽有庞大用户基数,却始终难以突破“智能化空白”的困境。很多燃油车用户并非不想要智能,只是不想为了智能放弃燃油车的使用习惯,这场合作恰好打破了这种割裂,它不是简单堆砌技术,而是从用户真实场景出发,让智能融入燃油车的舒适基因里。

这种“车企+科技公司”的合作模式,对整个汽车市场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对油车市场而言,通过智能化焕发新活力;对其他合资车企而言,这是可借鉴的转型范本,无需从零研发智能技术,通过与中国智造企业合作,就能快速补齐智能化短板;对中国汽车市场而言,这是“中国智造赋能全球车型”的鲜活案例,天籁作为全球车,因华为技术更懂中国用户,这不仅是一款车的成功,更是中国技术实力的体现,让“最好用的全球车在中国”从口号变成现实。

当单兵作战的造车时代过去,东风日产与华为乾崑的合作,早已超越了一款车的意义。它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回应,是对行业困境的破局,更是中国创新的缩影。今年第四季度,天籁·鸿蒙座舱即将正式上市,这款“燃油智能第一车”不仅会为市场注入新活力,更会让更多人看到,燃油车的未来,藏在“舒适底蕴”与“中国智造”的双向奔赴里,而中国用户想要的“舒适与智能兼得”,终于有了答案。

# 行业解读 # 日产 # 开瑞 # 天籁 # 优雅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