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奔驰暴跌70%、特斯拉大跌30%、大众直接亏了?发生了什么!
2025-11-02 15:35 9774次阅读

功夫汽车

汽车类头部新媒体,新榜排名前30强;各大平台优质原创内容提供商;媒体大咖聚集的汽车传播机构。

2025年三季度,全球车市迎来了一次罕见的同步信号:车卖得不少,钱却越来越难赚。

无论是跨国巨头如大众、奔驰、特斯拉,还是国内的比亚迪、赛力斯等,利润都被周期、竞争与投入压得“集体喘气”。

好比特斯拉虽然三季度营收、交付量都创下新高,但净利润却大跌近三成;作为BBA之首的奔驰日子也不好过,三季度营业利润“断崖式”下滑了7成;而即便是一直赚钱的大众汽车,今年三季度也录得了首个季度亏损……

国内车企也同样不好过。

刚刚披露三季度财报的比亚迪,单季利润同样下滑超过三成;而今年凭借M8、M9热销营业额破千亿的赛力斯,虽保持盈利,但三季度的利润却出现了同比1.74%的微跌。

那么,到底是三季度发生了什么,让全球这几家头部车企们遭遇集体盈利“寒潮”;还是行业竞争的风向已悄然改变?

(1)三季度盈利“寒潮”席卷全球?

最近,又到了各大上市车企披露三季度财报的时间,总体看来,“卖得多≠赚得多”似乎已成为三季度全球汽车行业的共同底色。

先看几家跨国车企巨头的表现。

特斯拉三季度交付量、营收双创新高,储能业务继续狂飙,但净利润却下滑近三成,毛利率也被频频降价和投入周期共同“碾薄”;

而奔驰作为豪华金字塔顶端玩家,虽然靠高端车撑住了收入,却难挡利润滑坡,营业利润暴跌70%;

大众汽车的处境则更为艰难,不仅旗下“利润奶牛”——保时捷前三季度利润同比下跌99%,集团本身更是罕见出现单季亏损,再度面临转型的痛苦……

与此同时,即便是那些营收净利双涨的车企,当下的日子也不好过。

例如通用汽车虽然业绩超预期,而且在华业绩也实现四连盈,但细究其财报后,我们会发现了16亿美元的电动车资产减值。

换言之,通用这份“好看”的财报,其实建立在“及时踩刹车”的基础上——不是电动车卖不动,而是通用意识到,燃油车仍然是目前公司盈利的关键来源。

这并不是孤例。

今年三季度营收创下记录的福特,归母净利较2024年同期的9000万美元实现大幅增长166.7%,达到24亿美元。

然而,这背后的一个事实是:福特的传统燃油车部门(Ford Blue)实现了15亿美元息税前利润;而电动车部门(Ford Model e)则亏损了14亿美元。

这意味着,电动车业务的盈利仍然对通用、福特这些老牌车企来说,目前还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2)钱赚少了,但研发可不能丢

虽然卖车的利润愈发捉襟见肘,但巨头们仍不敢在研发上掉以轻心。

这也是这一轮财报里最耐人寻味的信号:汽车行业进入“亏也得投、难也得上”的阶段。

比亚迪就是典型代表。

其三季度净利下滑三成的背景下,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却同比猛增31%,高达437亿元,研发费用甚至超过了其净利润。

而奔驰也在执行同样的逻辑。三季度利润暴跌的情况下,研发投入仍保持高位:无论是MB.OS、800V电驱平台,还是全新电池技术与电机架构,都在强推落地。

而连三季度利润承压的特斯拉,在研发上仍然投入了16.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7%。

而且虽然其财报中没有单列“R&D总额”这一项详列,但其运营费用却高达34.3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0%。

分析指出,特斯拉的这些投入将主要用于人工智能(AI)驱动的软件开发、机器人(Optimus)、自研芯片、自动驾驶平台升级等领域。

由此可见,如果电动化是上半场,那么AI+机器人才是特斯拉要拿冠军的下半场。

最近,有媒体爆出正在担任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的余承东,有了一个新职位——产品投资委员会(IRB)主任。

报道中指出,余承东增任IRB主任,主要使命是带领华为打赢人工智能(AI)关键战役,取得全球领先地位。

事实上,从最近正式启动港股招股的赛力斯的招股书中,我们或能一窥这个中的变化。

招股书中显示,在赛力斯预计募资的129.24亿港元中,70%将用于研发投入。而这部分研发资金的具体分配方案显示:40%将用于增强技术研发,包括魔方技术平台、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等。

作为与华为的合作生态中最重要的价值支撑点,赛力斯今后显然更加要把“AI”刻进品牌DNA中。

(3)功夫拍案

从各大上市车企密集披露的三季度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车市“盈利真相”的AB面。

无论是电动车巨头特斯拉、比亚迪,还是奔驰,保时捷,亦或是大众这样的全球体量巨头,表面上看都卖得不差,有的销量甚至创下历史新高;但撕开营收数据的“金边包装”,露出的却是利润持续下滑、毛利率被侵蚀、成本高企的残酷现实。

这就是行业进入“深水区”的标志。尤其在AI、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芯片、机器人等新战场上,几乎所有头部玩家都已经“all in”。

那么眼下这轮盈利“寒潮”,又将会是一轮大洗牌的前奏吗?我们拭目以待。

# 北京汽车 # 比亚迪 # 魔方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