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从销量王者到市场弃子,曾经万人追捧的家轿为何失速?
2025-11-03 17:12 7719次阅读

汽车点评AC

知名KOL车叔领衔打造,让你成为懂车帝!汽车领域新媒体代表,分享汽车知识,购车秘籍,选购技巧,行业**,热点事件。精选内容,独到观点,深度评论!

价格暴跌、销量腰斩,曾经月销过万的明星车型,如今在新能源浪潮和国产车崛起的双重冲击下集体沉沦。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紧凑型轿车市场,曾经备受追捧的东风风神奕炫和别克威朗,如今销量却遭遇“滑铁卢”。其中,奕炫作为东风风神的重要产品,很长一段时间月销量仅勉强维持在一千多台,而到了今年9月份只剩下了658辆;别克威朗同样陷入困境,月销量仅1190辆,这与它昔日月销过万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当市场的风向已然巨变,曾经的销量支柱,如今却只能在残酷的降价和边缘化的份额中寻找生存空间。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哪些致命因素,让它们从市场宠儿沦为边缘角色?

东风风神奕炫

作为东风风神的重要产品,奕炫在2022年1月,销量曾达到10434辆,其余月销量虽未突破万辆大关,但也能达到五千辆甚至七千多辆的销售数字已不算差。然而,进入2023年后,奕炫的销量却呈现出直线下滑的趋势,从6753辆滑落到五千多辆,而到了2025年9月份,更是跌至仅658辆。尽管2025款奕炫试图通过“一口价5.79-6.99万元”的高性价比策略挽回市场,但效果甚微。作为对比,9月份,日产轩逸销量为33323辆,大众朗逸销量为22310辆,长安逸动销量为18224辆。

2025款奕炫推出时,官方指导价为7.79-9.39万元,但通过各种权益叠加,一口价降至5.79-6.99万元。这意味着入门级车型的落地价仅六万出头,甚至与一些微型车、小型车价格相当,但奕炫身处竞争最为残酷的细分市场。该区间不仅受到吉利帝豪、长安逸动等传统燃油车竞品的挤压,更面临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等纯电车型的降维打击。更重要的是,东风品牌近年来的市场声量持续下滑,消费者认知停留在“合资代工厂”阶段,自主技术形象模糊,使其难以在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心中建立优先考虑地位。

如今的年轻首购群体对燃油车兴趣明显降低,更倾向选择智能化程度更高、使用成本更低的新能源车型。奕炫虽然从入门级车型开始便配备13英寸竖状中控屏,支持车载蓝牙、手机互联、语音识别等基本功能,但相比于新势力品牌,智能系统流畅度和功能丰富度处于劣势。此外,不少车主抱怨奕炫的车机系统反应迟钝、触控不灵敏,甚至出现卡顿或黑屏,同时还存在导航失灵、360度全景影像频繁黑屏、蓝牙钥匙连接不稳定等功能性故障。空间方面,其长宽高分别为4670/1812/1490 mm,轴距2680 mm,在同级别中处于劣势,后排腿部空间仅800mm,远小于竞品长安逸动的980mm,乘坐舒适性较差。

动力方面,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92kW,峰值扭矩158N·m,城市路况动力够用,但低扭较弱,高速后段加速乏力,同时油耗表现不佳,尤其是在城市路况下,远高于同级别竞争对手。此外,还有用户投诉发动机烧机油、变速箱顿挫异响等问题,再加上与吉利、长安等一线自主品牌相比,东风风神的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甚至被部分消费者视为"二三线品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紧凑级轿车市场中,既有经典燃油车稳定发挥,又有新能源车型紧追慢赶,没有两把刷子真的很难在这样的市场中混出头。

上汽通用别克威朗

作为别克旗下的一款紧凑型轿车,威朗曾在合资轿车市场风光无两,月销量轻松破万,成为市场佼佼者。然而,如今其市场份额在一步步地下滑,虽然还在苦苦支撑,但是整体的销量一直都不尽如人意。尽管目前威朗的终端价已跌破7万元,起售价仅6.89万元,但依然无法吸引消费者。数据显示,今年1-9月,威朗的累计销量仅16770辆,其中,9月销量为1190辆,在紧凑型车销量排名中滑落至第30位,这一数字与昔日“网红”车型的辉煌相比,显得颇为惨淡。

威朗如今的处境,仿佛一位昔日明星的落寞,降价难以挽回其市场地位的下滑。这不仅凸显了威朗自身面临的挑战,更映衬出整个燃油车市场所面临的困境。威朗所在的细分市场遭受双向挤压,上有帕萨特、凯美瑞、雅阁等B级车价格下探,下有国产新能源秦PLUS、小鹏MONA M03、海豹05 DM-i、银河L6等车型向上进攻,威朗核心腹地被侵蚀。同时,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的迷信消退,用户购车更倾向于“稳妥选择”。

此外,价格战在新能源汽车冲击下显得苍白无力。当比亚迪秦PLUS等插电混动车型价格下探至7万级,燃油车的降价空间被彻底封堵。消费者清楚意识到,即便燃油车价格再降,使用成本仍无法与新能源车抗衡,纯降价无技术升级的策略彻底失效。尤其是在当下消费者“既要又要”的消费心态下,他们既追求驾驶乐趣,又计较每公里油耗;既要轿跑造型的社交价值,又需能装下诗和远方的后备箱。而威朗在核心技术领域已全面落后于时代需求,尤其在智能化和动力系统两个关键维度。

智能化方面,威朗虽然搭载了别克全新一代eConnect智能互联系统以及L2级智能驾驶辅助,但仅支持基础功能,在当下市场中已显陈旧,无法满足年轻用户对智能汽车的基本期待。动力方面,全系配备1.5T与CVT的动力系统,拥有184马力的最大功率和250牛·米的最大扭矩,但实际性能不及思域等合资燃油车,再加上后悬架采用扭力梁式非独立结构,行驶质感打折扣,影响了乘坐的舒适性,同时,经济性、空间实用性又不敌混动竞品,陷入夹缝市场。威朗本想通过价格刺激挽救持续下滑的销量,但因未解决产品力短板,最终陷入“越降越难卖”的恶性循环。

车叔总结

市场的选择从未如此残酷而清晰。奕炫与威朗的困境,并非偶然的失利,而是一场在新能源浪潮与产业变革下的必然淘汰。它们的故事共同指向一个事实:当一款车在智能化上落后、在核心产品力上停滞、在品牌价值上模糊,即便将价格压至底线,也无法扭转被时代洪流淹没的命运。这不仅是两款车的教训,更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燃油车时代的旧有法则正在失效,依靠品牌情怀或单纯性价比已无法打动愈发理性的消费者。未来的市场,只属于那些能在技术、体验与价值上持续进化的玩家。

# 行业解读 # 别克 # 东风风神 # 威朗 # 奕炫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