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京东“造车”,换种打法也很香!
2025-11-04 16:22 8098次阅读

爱驾天下

一入汽车深似海,从此爱驾走天下

京东造车会带来哪些好处?是可以提供送车上门、免费退换车服务,还是可以提供白条和60期免息服务?

最近,京东宣布将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在11月9日推出一款“国民好车”,消息一出,京东进军汽车制造业的热议就在网上“炸开锅”。

京东迅速做出澄清:新车是三方联合推出,京东主要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也就是说,合作的目的是“卖车而非造车”,京东提供用户洞察和渠道,并不直接参与研发制造环节。与小米自建工厂的“All in”模式不同,京东不做制造商,而是做生态整合者。对京东而言,布局汽车电商并非新鲜事儿,但这一次,重整旗鼓、大举入局又意欲何为?

互联网变革

“任何顾客都可以选择任何他所中意的汽车颜色,只要它是黑色的。”100年前,福特以标准化、流水线生产黑色T型车,实现了以最低的成本和最优惠的价格,给客户一辆负担得起的汽车。

如今,消费者已不太满足于单一汽车型号、款式,以及固定配置的汽车消费模式。这一变革的出现,一方面得益于数字交互、大数据和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消费新生代的崛起,也推动了定制化需求的显著增长,他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品来彰显个性,而非仅仅满足功能性需求。

包括长安、上汽、广汽在内的汽车企业,都在汽车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上践行着C2B造车的理念,它们深入洞察用户个性需求、建立满足大规模定制化需求的能力,努力抓住新生代消费者的需求。

此次京东与广汽、宁德时代的合作,正是为了满足多元化的用户需求,在京东APP内,已经上线了新车定制活动页面,收集用户的外观、价格、配置等需求和喜好,目前已有数万人参与调查。京东同步推出的还包括“一站式配齐”服务,提供车衣定制、车品配装、养护加持等个性化套餐,让汽车消费告别了传统的“裸车+精品”的购车模式。

这款新车从10月底开启全国试驾,到11月9日正式发布,每一步节奏都透露出互联网式的高效打法。

然而,京东为用户“定制”汽车并非首例,早在2021年,京东就曾携手天际汽车推出“京选好车”系列,这一动作在当时就被视为京东进军造车领域的重要一步。天际汽车提供产品,京东负责线上渠道和营销,只不过,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并没有掀起多少水花。

或许当初入局的时机还不成熟,但这一次不同,京东与多家汽车企业都签下战略合作协议,展现出势在必得的架势。

这次“来真格”

京东要“来真格”的啦!京东与汽车企业频频互动,合作方向也从单纯的平台卖车转向生态整合的深度合作。

10月15日,京东物流与小鹏汽车在迪拜杰贝阿里保税区宣布深化战略合作,由京东物流全程规划运营的小鹏汽车中东区域备件仓库正式启用。

10月27日,长安汽车与京东集团对外宣布,将展开全方位、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将围绕城市智慧物流车辆、无人驾驶技术及新能源车智能运营系统展开研发,共同推进全场景、多层级、模块化的汽车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双方将联合开发新能源无人智能化车型,共建汽车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并以拍卖形式定义汽车价格,并探讨如何实现战略性盈利。

11月9日,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的“埃安UT super”将在京东平台首发,配备500km续航大电池,支持99秒换电,定位10万级纯电车市场。

与京东签署合作意向的汽车企业还有东风本田、北京现代、比亚迪、岚图等,范围覆盖整车销售、配件授权、售后维修全链条。

事实上,在汽车赛道蛰伏多年的京东,业务版图已覆盖“买、配、养、用、换”全生命周期。通过近3000家京东养车门店和超4万家合作门店,以及汽车改装大店、自营贴膜工厂等,京东汽车已经为用户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服务体验。

在京东加速发力时,天猫汽车、途虎养车等电商平台也在加码汽车业务。天猫依托阿里生态,截至去年底,门店数量已达2500家,以社区店为主,布局高密度城市。2025年上半年,途虎养车工场店数量已达7205家,对2万以上乘用车保有量的县域覆盖率达70%。

汽车电商是京东必争之地,不造车的京东如何发挥出最大优势扩展汽车业务呢?

从京东集团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到,京东实现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刷新近三年收入增速新纪录。然而,二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62亿元,2024年同期为126亿元,同比暴跌51%;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率为1.7%,2024年同期为4.3%。

京东“增收不增利”的局面非常明显。作为老牌电商平台,京东深深感受到新兴电商带来的压迫感,互联网流量见顶、本地生活需求增长,都倒逼京东要火速入局新的赛道。而“电商混战”消耗了它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对京东来说,更需要一个“无负担”的新增长曲线。也因此,京东汽车业务没有选择烧钱建厂的重资产模式,而是选择与车企合作的轻资产运营模式。这一选择比较像华为“不造车”战略,不直接参与造车,而是与汽车企业“广交朋友”。不触碰汽车企业的“逆鳞”,但同样可以收获成功。

京东不做制造商,做的是生态整合者。这减轻了它的财务压力,充分发挥渠道、物流优势,还实现了汽车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全流程可控。

如今,京东物流VAN无人轻卡已在北京、广州等30座城市启动试运营,覆盖仓储到配送全链路场景,而京东的目标是2026年前完成超千台车辆规模化部署。

卖车新玩法

即便是轻资产运行,卖车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网上卖车是所有互联网平台尤其是汽车垂类平台的梦想,但迄今没有一家真正走通这条闭环,实现盈利。

2023年3月,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曾谈到自己在汽车之家线上卖车失败的原因,“汽车电商整个业务链条有90%以上发生在线下,线下的仓储、库存、物流、交付等所有环节,我们没有做任何改造,成本比传统汽车经销商还高。”

如今,消费者对线上模式的接受度非常高,但想要完全颠覆线下模式,还为时尚早。与其从经销商“口中抢食”,京东更愿意探索汽车销售的新模式——利用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推出贴合消费者需求的“特供版”,积极开拓国内外增量市场。

此次合作方宁德时代也憋着“大招”。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模式,为个性化用户购车设计出一套新玩法:京东已经铺设了全国性的养车服务网络,宁德时代拥有电池技术和庞大的用户基数,双方携手可以把换电站落到更多城市,进而形成一条供应链闭环。

宁德时代的消息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1日,宁德时代的全国巧克力换电站数量已突破700座,覆盖39座城市,它计划在2025年建成1000座换电站的目标,到2026年将在全国超过120个城市建成2500座以上换电站。

在多元需求推动下,“京东+宁德时代+X车企”的模式,或许真能开辟出一条新赛道。

爱点评

就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巧克力的味道一样,入局汽车电商,“打法”也要与时俱进。京东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明白线上卖车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要整合资源,各自发挥优势,选择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 行业解读 # 中意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