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雄心勃勃还是异想天开 威马能否回归新势力品牌的竞争?
2025-11-10 10:00 1万次阅读

Auto小蜜蜂

有观点、够特色、很专业,不聊无趣的车闻!

11月3日,沉寂多年的威马汽车在其官方公众号发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似乎在暗示着品牌即将重启。11月5日,威马汽车对外宣布,小威随行APP已重新在iOS和安卓平台上线。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威马即将回归,那么经历浴火重生的威马是否会变得更强大?


风光无两到逐渐掉队


威马早在2015初成立,2017年底发布首款量产车型EX5,算是国内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品牌。凭借先发优势,威马2019年的销量超过了1.6万辆,位居新势力品牌第二名,仅次于蔚来。


然而威马却没有趁热打铁,2019-2021年年均研发投入不足10亿,远低于蔚来同期接近年均40亿的研发投入,巨大的研发差距导致了产品竞争力逐渐追不上对手,在短短两年时间里,销量就已经被理想、小鹏、哪吒、零跑相继超越。


威马之所以在研发层面投入不足,有一大原因是成立时选择了买地皮自建工厂模式,资金投入相比其它新势力车企所选择大代工模式高了不少。其次过度扩张的经销商也让威马烧了不少钱,2021年威马的经销商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六百家,是蔚小理三家之和。


虽然威马早期被资本看好,收获了不少的融资,但在严重失误的策略之下,短短三年时间就亏损了170亿之多。更雪上加霜的是连续三次上市失败,让它最终背上了超过两百亿的负债,走上了破产之路。

雄心勃勃还是异想天开?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今年上半年,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翔飞)为重整投资人,已接管威马旗下四间企业,正式启动重组计划。与此同时还发布了威马复兴、发展和跨越阶段的三步发展计划,首先就是今年将复产EX5、E5,争取实现产销2万辆;明年产量将提升至10万辆;2030年挑战产量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为了完成这一目标,翔飞将在初期投资10亿元,用于威马的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


看起来雄心勃勃的计划真的能成为现实吗?说实话,很渺茫。在威马破产过去的两三年时间里,刚好是国内新能源腾飞的时代,新能源技术和市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计划中将要复产的EX5,它停产前的起售价是14.98万元;但它的动力、续航、配置、车机、智驾都已经被售价仅10万左右的银河E5全方面碾压;以今天的角度来看EX5的产品力,哪怕价格打6折估计都是无人问津。


或许有人会说,小米跨界造车也只用了短短两年就混到了新势力第一梯队,有过造车经验的威马难道就不能复制小米的成功?不好意思,还真不太可能。小米在造车之前就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品牌,有着数以亿计的粉丝,同时小米丰厚的财力让它可以掏出300亿巨款用来造车。


反观威马,翔飞对威马的初期投资仅仅只有10亿元,这对于研发来说只能算得上是杯水车薪。此外翔飞是在2023年9月才成立,注册资金仅为1亿元,2024年工商年报显示参保人数为0。这样的公司是否能在未来持续带来更多资金,还真值得打上一个大问号。

写在最后


不管是从产品的角度还是从资本的角度来分析,威马的前景并不是特别乐观,想要重现当年的辉煌、又或者是5年产销100万辆的希望都十分渺茫。当然也不排除会有其它资本进场、一改局势的可能。对于想买威马的消费者,建议别急着出售先观望一段时间,毕竟上一批威马车主的伤疤现在也还没愈合。

# 行业事件 # 吉利银河 # 银河E5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