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销量暴跌超六成,东风本田为何深陷困局
2025-11-10 08:48 2263次阅读

汽车门

汽车行业的大事、小事、趣事、糗事、烦心事、见不得人的一切事一门网尽。

东风本田今年1-10月销量连续第六次下滑。

11月2日,东风本田官方公布2025年10月终端销量数据显示:东风本田今年10月销量28896台,今年1-10月累计销量255073台。从2019年1-10月的65万台到今年同期的25万台,东风本田的销量暴跌超六成。

其中,本田CR-V今年10月销量为15148台,英仕派今年10月的销量为5147台。两款车贡献了今年10月东风本田七成以上销量。

尽管这两款车型销量较高,但东风本田的主力车型整体销量呈下滑趋势。今年10月本田CR-V销量同比下跌18.11%。曾与本田CR-V并驾齐驱的思域,今年10月销量仅有四千多台。月销量曾一度破万的本田XR-V,今年10月仅售出几百台。

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中,作为曾经的“日系三巨头”之一,如今东风本田销量持续下跌。东风本田不仅面临合资车企内部竞争,还遭受中国本土品牌的蚕食。

广汽丰田于今年推出的铂智3X,自今年5月至今销量不断上涨。今年4月上市的东风日产旗下日产N7,月销量曾破万台。同为合资品牌的竞品持续分流用户。

我国自主品牌也对东风本田的传统主力车型形成直接冲击。本田XR-V和思域等东风本田曾经的销量支柱,遭到我国自主品牌同车型众多竞品围追堵截,例如比亚迪旗下的元UP和秦PLUS。后者不仅性价比更高,其配备的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也符合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

如今新能源车作为中国汽车市场最强劲的增长点,我国新能源车的销量不断上升。我国自主汽车制造商电动化进程更快,他们的电动车产品多、品质高。不光是燃油车,我国自主汽车制造商还在插电、混动等领域占据优势。

曾经凭借本田XR-V和思域等多款月销破万的燃油车立足国内市场的东风本田,如今在新能源车市场表现不如人意。

早在2022年,东风本田就推出了首款纯电车型本田e:NS1。作为小型纯电SUV,同级别的元UP价格比本田e:NS1低四万多元。而宝骏悦也Plus、smart精灵#1等体型更大的竞品车型搭载语音助手、驾驶辅助系统,竞争力更强。本田e:NS1既比同级别的车缺乏性价比,本田e:NS1的产品力又弱于体型更大的竞品,这注定本田e:NS1不被市场看好。自去年1月以来,本田e:NS1的月销量就一直位于几百甚至几十辆的区间,市场表现始终不温不火。

今年3月,东风本田推出的纯电车本田S7也曾被寄予厚望。但上市时25.99万到30.99万元的售价缺乏竞争力,比比亚迪旗下海狮06新能源等竞品价格贵了十万多元。上市一个月后,本田S7的价格下调至19.99万元起。但降价似乎并没有有效提振销量。自上市以来,本田S7的月销量最高仅400辆,市场反响有限。

当前,我国自主品牌在性价比、电动化、智能化等方面不断完善,合资车市场被国产车抢占,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强、品质更高的国内自主品牌,合资车市场的存在感也随之降低。

不光是东风本田,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和上汽通用别克等合资品牌的电动车市场表现也同样平平,这也印证了合资品牌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弱势地位。

国内汽车市场的格局已变,我国自主品牌已成为领跑者。其高性价比、发达的技术储备和先进的智驾系统均已领先如东风本田的合资品牌,后者已难以吸引消费者关注。

东风本田销量的持续下跌,不仅反映出日系车的困境,更体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东风本田若想扭转销量颓势,需在电动化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推出高性价比、智能化配置丰富的产品,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关注,这也是所有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破局的关键。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