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广汽集团发布“关于向广汽本田增资”的公告。公告披露,广汽集团已与本田、本田中国及广汽本田共同订立增资协议,根据协议,广汽本田注册资本将由5.41亿美元增至8.67亿美元;广汽集团、本田及本田中国将按各自在广汽本田的现有出资比例,合计认缴3.26亿美元增资款。

据披露,此次增资的核心目的为收购东风本田发动机50%股权,从而实现对该公司的全资控股。此前于今年10月30日,广汽本田已与东风汽车集团签订产权交易合同,根据合同约定,东风汽车集团(作为卖方)同意向广汽本田(作为买方)出售其持有的东风本田发动机50%股权,交易对价约11.72亿元人民币。
东风本田发动机是广汽本田的关键供应商,主营燃油发动机及零部件。尽管其当前以燃油技术为核心,但近年已在新能源领域实现突破。2025年该公司取得了扁线电机及永磁同步电机两项新能源专利。
全资控股后,其生产体系将全面纳入广汽本田内部管理,不仅减少关联交易成本,更能快速转化新能源技术储备,为混动与纯电动车型提供核心部件支撑,形成“研发-生产-供应”的闭环体系,从而减少对外采购依赖,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除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外,此次增资还有另一重要目的,那就是加快广汽本田智能化、电动化转型。
从规划来看,广汽本田已明确此次增资将用于新能源车型研发与产能扩建。此次增资后,广汽本田或加速混动车型(如CR-Ve:PHEV)的本土化生产,进一步优化新能源产品的成本与产能布局。例如,通过整合东风本田发动机的电驱技术降低P7等车型的电机成本。

与之相应的是,在此次增资动作前,今年八月广汽本田完成管理层调整,为新能源转型提前铺垫。彼时,高洪祥接替李进出任广汽本田董事、执行副总经理,这位新任中方一把手的“技术派”履历尤为亮眼。其曾任职于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GTE),期间主导TNGA2.5L混动发动机国产化项目,成功将发动机热效率从38%提升至41%——这套动力系统至今仍是凯美瑞、汉兰达等爆款车型的核心竞争力。
而这份在混动动力系统领域的深耕经历,也被业内认为是适配广汽本田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技术基底。
需要指出的是,这场跨体系调任的背后同时暗含广汽集团层面的资源协同考量:广汽丰田在混动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2024年混动车型占比超60%),这恰是当前广汽本田亟需补强的短板,管理层调整也为后续承接集团混动技术经验、加速自身转型搭建了衔接桥梁。
实际上,在智能化浪潮之下,广汽本田算是转型最快的合资品牌之一了。此前,广汽本田已拥有混动、插混、纯电三种新能源动力,覆盖轿车、SUV、MPV全领域电动化产品阵营。其中,今年3月正式投产的广汽本田新能源工厂正是其推进电动化转型的典型例证。
作为广汽本田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该工厂集成了30余项全球领先、50余项国内领先技术工艺,以及近60项本田全球首次应用的技术,也是企业有史以来数智化程度最高的工厂,后续新能源产品也将主要由该工厂生产。

其中,广汽本田P7便产自这座新能源工厂。作为广汽本田电动化转型的首款战略产品,P7于今年4月15日正式上市,截至10月的7个完整销售月内,累计销量约1600辆,月均销量230辆左右,目前尚未达到预期的市场目标。
从行业视角来看,P7当前的市场表现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共性挑战。当丰田bZ3X、日产N7通过精准定价实现月销数千辆的成绩时,本田在电动化产品布局中,虽依托传统技术积累,却在智能化创新与用户需求洞察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即便通过价格调整,短期内也暂未实现理想的市场突破。
而此次增资可视为广汽本田在电动化浪潮中的 “背水一战”,其核心逻辑是通过供应链整合提升成本控制力,依托本田的技术积累加速新能源转型。短期内,整合发动机业务可缓解利润压力;长期来看,若能成功将东风本田发动机的专利技术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并优化新能源产品矩阵,广汽本田有望在合资品牌电动化赛道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其能否突破品牌认知瓶颈和技术壁垒,仍是决定此次战略成败的关键。
相关车系
推荐
买车还能看澳网比赛,2026款起亚赛图斯补贴加码价更优
第壹台车破局与领航,岚图30万辆里程碑背后的国家队进阶密码!
汽车点评AC
广汽昊铂A800:十五运高端礼宾之选,大湾区智造的实力彰显
BigDriver
有长安启源助力,中超,重庆回来了
街拍酷车智能燃油车引领合资进阶 上汽大众10月销量稳健增长
杭报汽车
从通勤到远行,从配置到服务:昊铂HT打造无短板的纯电生活闭环
说车年华
岚图梦想家10月销量6632辆,蝉联高端MPV销量冠军!
杭报汽车
岚图30万辆里程碑背后:解读“国家队”的健康生长方法论
牛刀财经
凯翼汽车 全场景产品矩阵 实力亮相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
车印记
奥古斯塔推出五缸引擎
MOTO
李云飞表示,比亚迪将坚持磷酸铁锂电池路线
listter
英式肌肉巡航车新代表
MOTO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