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抢先布局下一赛段!氢能车到氢能船,长城秀全动力生态
2025-11-12 11:03 3344次阅读

明镜pro

汽车工程师的汽车评测

电动车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答案吗?这个问题先不着急回答。


今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全球气候治理迎来关键节点。11月10日至2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将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举行,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将共商全球气候行动蓝图,巴西政府为彰显对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重视,甚至在会议期间将巴西首都临时迁都至贝伦。


图片


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国际盛会,COP30不仅是多边气候谈判的核心平台,更是检验各国企业绿色技术实力与全球责任担当的重要舞台。在这之前的11月5日,长城汽车在贝伦向COP30交付了100辆新能源汽车组成的车队,服务于组委会工作以及巴西政府官员、其他国家元首及外宾代表团的会务出行。


100台车由坦克300、魏牌07、哈弗H6车型组成,全部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可以说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车队正是其积极践行“全动力布局”战略的生动体现。除了这100辆新能源通勤车队长城的首艘绿色氢能船舶及氢能重卡亮相这艘绿色氢能船舶搭载了由长城汽车旗下公司未势能源提供的“国内首制船用移动式氢能发电舱”,可以称之为真正的绿色氢动力船”。


图片


通过实打实的技术实践与战略布局,长城汽车此次在COP30的亮相传递出了中国企业在低碳转型中的技术实力,以及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同时,这也是全球在绿色发展上的一次思考。全球各个区域的发展不尽相同,电动车并不是唯一低碳减排的答案。对于车企而言,在发展中更是要以全动力布局技术战略,为消费者提供多元的解决方案。


被视作为终极动力的氢能技术上,企业的布局与突破将成为下一赛段的着力点所在这也将成为长城在未来竞争中,能够处于不败之地的先发优势。



01



全动力破局:构建全球新能源生态新范式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绿色转型的浪潮中,单一技术路线已难以适配不同区域的能源结构与市场需求。长城汽车始终坚持“全动力协同发展”战略,覆盖汽油、柴油、混动、纯电、氢能等多条技术路线全场景动力解决方案,形成互补共进的生态格局,真正实现了“为全球用户服务”的核心定位。


图片


这种前瞻性的布局是基于对全球市场的深刻洞察与技术积淀的精准落地。针对城市通勤与长途运输的不同需求,长城提出“纯电小型化、混动大型化”理念,通过Hi4技术在保障混动产品动力性能的同时极大降低排放。在纯电与混动规模化落地的同时,通过未势能源布局氢能全产业链,从燃料电池系统到储氢技术,为未来能源结构转型预留关键接口。


多元化技术路线能够顺利落地,硬核技术实力是基石。长城全球首创的智能四驱电混架构Hi4技术体系,通过三动力源双轴分布、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等三大革新,实现“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覆盖从紧凑型SUV到强越野车型的全产品矩阵。而支撑这一技术突破的,是长城汽车连续3年超百亿的研发投入、2.3万人的研发团队,以及累计近5万项的专利申请总量。


图片


长城汽车的多元化战略,本质上是对“能源安全”与“技术自主”的长期主义坚守,展现出中国车企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定义市场”的根本性转变。在全球化落地中,这种技术布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态竞争力。


如今长城汽车已完成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出海”的跨越,在全球建成泰国罗勇、巴西伊拉塞马波利斯等三大全工艺生产基地,其中今年8月竣工投产的巴西工厂作为生产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工厂,已经成为了中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典范,依托巴西工厂,长城汽车将混动、氢能等适配南美市场需求的技术落地,既为COP30提供绿色通勤保障,更推动巴西乃至南美区域的绿色交通变革。

02

氢能厚积薄发,长城带来中国方案

如果说全动力布局体现了长城汽车战略的“广度”,那么氢能技术的深耕则彰显了其技术攻坚的“深度”。


此次亮相COP30供参观者们深度体验的氢能船舶,是拉丁美洲首艘绿色氢动力船,船上所有系统,从照明、空调到烹饪和娱乐,均由氢能驱动,实现了百分百零碳排放。这艘船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这两大核心动力模块,均由未势能源自主研发,并提供全套配套服务与技术支持。除了用作此次大会的体验展示,未来它还将伴随科考团队沿亚马逊河深入雨林,以零排放清洁动力支撑气候考察工作,为全球气候研究注入“中国智造”的绿色力量。


图片


作为中国首台出口海外的氢能船舶核心装备背后的力量,长城汽车能实现此次突破并非偶然,而是深耕氢能领域十年磨一剑的必然成果。


作为中国首个进入国际氢能委员会、首个发布全球氢能战略的汽车企业,长城汽车通过未势能源构建起“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产业链,构建起四国五地研发中心,组建千人级国际化研发团队。从“新长征1号”氢能重卡成为巴西引入的首辆氢能重卡,到联合圣保罗大学开展氢燃料卡车道路测试并被列为当地能源转型重点项目,再到此次氢能船舶的交付,长城氢能技术的海外突破,标志着中国氢能应用已从汽车领域拓展至海事、物流等多元场景,从“跟跑”迈入“并跑”甚至“领跑”阶段。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期,长城汽车的氢能技术不仅为自身赢得了国际话语权,更向世界证明,中国企业已具备参与定义未来能源格局的硬核实力,为全球清洁能源替代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03

覆盖全场景需求的全动力生态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迭代的当下,长城汽车的技术布局始终着眼于长远发展。从燃油技术的迭代优化筑牢基础,到混动系统的持续升级衔接市场过渡需求,再到纯电平台的研发抢占主流赛道,更以氢能技术的前瞻布局探索未来能源边界,这种全维度的技术矩阵,不仅是对当前全球多元市场需求的精准响应,更是为下一阶段技术更新积蓄势能的关键布局。


图片


通过在各能源路线上的持续投入,长城汽车不断积累核心专利、完善产业链协同能力,这些投入正在形成独特的技术复利,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全球不同市场落地多元技术方案,长城构建了宝贵的技术验证闭环,为下一代固态电池、高效燃料电池、智能能源管理等前沿技术的突破积累了关键数据和场景经验。


这些深耕细作形成了深厚的技术储备池。当行业进入技术变革的关键节点,这份储备将转化为快速迭代的动力,帮助长城汽车及时捕捉新能源技术的新方向,无论是更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还是更智能的整车控制方案,都能凭借扎实的技术基础率先突破,进而持续巩固其“为全球用户服务”的定位,在全球新能源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优势。


图片


在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深水区的当下,企业已成为推动气候行动的核心力量,长城汽车在COP30的亮相,不仅是其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国企业从“制造输出”迈向“责任共担”的关键一步。从全动力布局到氢能突破,长城汽车证明了绿色转型并非单一技术路径的竞赛,而是多元创新与本地化应用的协同。


这种立足长远、兼顾当下的发展理念,正是其对“全球企业公民”内涵的深刻诠释。在全球迈向碳中和的征程中,长城汽车以技术深耕书写着中国企业参与气候治理的新篇章,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制造的硬实力与暖温度。

# 行业解读 # 哈弗 # 坦克 # 哈弗H6 # 坦克300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