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政策调整背后,是市场压力的传导。
当消费者为2026年调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而烦恼时,11月7日工信部的一纸通知,让不少车企又陷入新的焦虑。
根据通知,要求乘用车企业2026年度、2027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分别上调至48%和58%。
对于不少车企来说,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确定新能源购置税补贴政策有序退出后,不少人还在等着新的补贴政策的出台,但是最终等来的却是更大的新能源目标。
从2017年新能源取积分政策开始实施以来,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状态,但随着市场的变化,消费者却发现近些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更多的在一些其他方面,却忽视了最核心的产品力。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突破50%以后,如何提升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有序竞争,成为了新的问题。
十年变革
关于新能源积分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为提升国内燃油车的节能水平,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五部门联合制定《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并且建立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及通报制度。
开启了国内乘用车节能发展的体系建设,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初步发展,为鼓励车企制造新能源汽车,2017年,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也就常说的双积分政策。
双积分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励车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力度,根据数据显示这一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33.5万辆。

从积分技术标准就可以看出,当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鼓励,积分政策中纯电动车型只需要满足NEDC续航350km以上就可以获得5分的满分,插电式车型只需要满足纯电续航50km即可。
随后,2020年和2023年对原有的标准进行了大幅的调整,特别是2020年的调整,奠定了目前双积分政策的主要方向。
在双积分政策颁布之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确实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但也暴露了更多的问题,政府实实在在的补贴发了下去,终端消费者却没能看到新能源汽车的便捷,一方面车价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则是各种难以满足需求,特别是和国际水平相比。
在2020年的修订中,首先是针对纯电车型的,对于续航标准提升到CLTC工况下500km续航,并且对续航小于150km的车型积分降为1分。
同时,将纯电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最高积分都进行了降低。

除了车型标准的挑战之外,这一次最大的变革是允许新能源积分进行结转,并且建立积分交易政策,通过经济方式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好的企业进行正向补贴。
政策改革还对未来三年的新能汽车积分比例进行了调整,要求到2023年时,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增长到18%。
在这次政策调整后,国内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快速发展,根据统计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符合积分政策的产量达到了603.6万辆,较2016年增长了17倍,百公里电耗也下降了21.5%。
在收到正向反馈后,2023年五部委再度调整积分政策,一方面降低单车积分,并对新能源汽车的积分标准进行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大幅提升新能源积分的比例,要求2024年和2025年新能源积分比例设定为28%和38%。

也正因为新能源积分比例大大幅调整,才有了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根据最新数据,今年前10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共售出1294.3万辆,占比提升到46.7%,其中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更是高达51.6%。
可以说在双积分政策的推动下,车企更加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扭转了此前高补贴不见效果的局面。
新标准,新目标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向好的状态下,新能源积分政策也迎来了新的调整,根据11月7日公布的最新标准,要求车企在2026年和2027年新能积分占比分别满足48%和58%的比例。
同时,对于积分政策也进行了新的调整,首先是纯电车型的续航里程,大于300km的车型才能获得1积分,小于100km为0积分,并且对于电池能量密度也进行了规定,必须要能量密度大于125Wh/kg系数才1,低于这一标准的要相应降低积分。
更是对于低温续航衰减低于35%的车型给予1.2倍的积分奖励,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调整也大致相似,为降低油耗和电耗,并且只给予最高0.5积分的统计。

积分规则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还容易解决一些,只要采购高标准的电池和电机,就基本能满足新标准的规定,令车企感到难受的还是积分比例的大幅调整。
根据今年7月3日公布的《2024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公告》国内有52家企业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其中多数是传统的合资车企。
更有101万的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和584.7万的燃料消耗负积分需要车企解决,按照市场200元每分的交易价格,这部分车企需要花费近14亿元从其他新能源车企购买积分来填补积分空缺。
负积分一旦无法弥补,工信部将根据规定暂停车企高油耗车型的申报与生产,对燃油车进行限产,这对于车企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像大众、丰田这类燃油车体量大的厂商,如果要满足未来高达58%的积分比例,必须要大幅提升纯电动车型的产销规模。意味着这些企业一方面要加速推出有竞争力的电动车型,另一方面可能需要调整产品线,甚至考虑暂时缩减高油耗传统车型的产量。

对于处在转型期的合资车企来说,未来两年将会是一场硬仗,不止在产品上要实现新能源转型,更要销量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在新的积分标准下,国内市场应该能在2027实现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的目标,新能源汽车将从政策驱动全面转向市场与技术双轮驱动,真正成为市场主流。
积分政策的调整则是倒逼企业追求更高的技术水平,而不仅仅是满足于低端电动车的规模化。这将促使资源向高能量密度电池、长续航、智能化等核心技术集中,并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
可以预测未来两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洗牌也会加速。
推荐
最霸气的华系旗舰SUV岚图泰山展车到店,引发品鉴热潮!
车视轮谈
增程车销量四连跌,消费者终于看清“脱裤子放屁”的技术本质?
言车有徐
当鸿蒙智行服务开始关心你的时间、情绪和远方
浙江都市汽车网
车企员工购车“被自愿”:KPI绑架还是变相裁员?
新能源行业观察
江淮悍途“天地套装”,亮相202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
车视轮谈岚图梦想家稳坐10月高端MPV销冠!梦想家山河将于11月21日上市
车则
搭上滑板底盘,中低速无人驾驶迎来黄金拐点
禾颜阅车
旗舰SUV岚图泰山展车到店,54个城市正式开启品鉴
汽车头条标配激光雷达 四驱轿跑东风奕派eπ007+上市焕新价13.99万元起
跟我视驾
吉利或激活上汽通用北盛工厂,扩产欲夺回自主一哥之位
禾颜阅车
至高补贴1.5万元!悦达起亚推出EV5以旧换新省补兜底政策
车友邦网
一觉醒来,20款六座SUV十月销量出炉了
图说汽车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