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吉利或激活上汽通用北盛工厂,扩产欲夺回自主一哥之位
2025-11-12 15:39 2185次阅读

禾颜阅车

禾颜阅车是资深汽车专家及媒体人颜光明老师打造的内容传播平台。专注深度解读汽车品牌、战略、市场、产品及产业背后的商业逻辑和文化脉络,致力于以跨界视角观察并研究汽车行业,力争成为**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导语:吉利接手上汽通用北盛工厂生产银河车型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盘活闲置的产能,对于吉利和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不过,这个全新的工厂在未来究竟是会成为吉利追赶比亚迪的关键棋子,还是会成为吉利的负担,则要看吉利银河销量能否持续走高。】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近日,有消息传,吉利汽车计划租用上汽通用位于沈阳的北盛工厂,用来提升旗下银河系列的产能。在今年被关停的上汽通用北盛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将被直接拆除,所在地块将用于发展房地产;相对更新的三期工厂,将被改造后移交给吉利,用于银河车型的生产。

在国内的招聘平台上也已经可以看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正在沈阳当地大量招聘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及动力系统装配。除此以外,今年5月,沈阳吉驰汽车注册成立,投入8.9 亿元招标改造北盛三期工厂。从这家公司的名字上看,或许与吉利未来在沈阳生产有关。


吉利银河销量持续走高

吉利之所以为银河找寻新的生产基地,主要还是和其最近一段时间的优异表现息息相关。在刚刚过去的10月,吉利汽车全年月度销量首次突破30万辆,光银河品牌单月就贡献了12.7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01%,成为吉利销量高歌猛进的最大动力来源。值得一提的 是,银河系列多款车型表现亮眼,集团作战优势非常明显。光就是星愿单月销量已经达到5万辆,而像熊猫mini、银河E5、银河A7等也已经可以稳定破万。不久前才上市的银河M9,凭借较高的性价比,更是在上市24小时后订单突破2.3万辆,成为吉利又一爆款车型。


虽然银河表现如此优异,但没有自己的专属生产基地,这是一个不小的遗憾。综合网络上相关信息可以发现,银河车型的生产分布于台州临海、陕西宝鸡、贵州贵阳、湖南湘潭及钱塘等多个基地,和吉利其他品牌车型混线生产。对于吉利来说,虽然银河战绩辉煌,但其他诸如吉利、领克、极氪也都有自己的生产计划,但估计吉利内部一时无法将所有资源都优先向银河倾斜。因此,相比于从零开始重建一个生产基地,以及考虑到之前围绕上汽通用和华晨宝马打造的零部件产业链,上汽通用的工厂是提升银河产量最直接且最高效的做法。而考虑到上汽通用北盛工厂坐落在沈阳,其也能帮助银河乃至吉利补齐自己在东北乘用车基地的空白。

其实,除了有望接手上汽通用北盛工厂外,吉利今年还和武汉经开区签订协议,宣布将在武汉的路特斯工厂生产银河新车型。2020年和2021年,吉利分别投资80亿元和63亿元,建设了年产能约15万辆的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和路特斯科技全球总部。但当前路特斯的产能也是大幅低于预期,利用现成的产线来生产同平台的热销的银河车型也存在可能性。


从长远来看,吉利银河日后的表现也非常可期。从定位上来看,对标比亚迪在细分市场的优势车型一直是银河车型的立身发展之本。事实也证明,以更丰富的价格叠加更亲民的价格,让吉利银河分流不少比亚迪的销量。以今年上半年拿下中国汽车市场单车型销量冠军的银河星愿为例,其6.68万元的起售价格让比亚迪海鸥和海豚没有了往日的风光。除了更有竞争力的整车尺寸外,宁德时代电池、后驱系统、前备箱以及电动后尾门等越级的配置,也进一步夯实了银河相比于比亚迪海洋/王朝系列具有更高性价比的战略。从吉利的角度来看,扩充银河的产能成为追赶比亚迪、重新夺回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宝座的关键一步。


老工业基地迎来重大利好

之前,上汽通用关停沈阳北盛工厂对于沈阳和辽宁来说影响不小。

沈阳的上汽通用北盛工厂曾经是上汽通用重要的生产基地。2004年投产的工厂,先后经历了三期建设,负责生产别克GL8这样的主力车型,年产能超过30万辆。随着上汽通用销量的下滑,北盛工厂也不得不在今年2月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对于沈阳来说,上汽通用之外,华晨宝马当下同样也是表现不佳。在理想、问界、蔚来等国内新势力品牌的持续冲击下,宝马对于地方经济的拉动效用也越来越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造上汽通用的北盛工厂来生产银河车型对当地有积极的意义。


产业人口流入。一个主流汽车品牌能够给当地带来可观的就业和人口的导入。降低落户标准来“抢人”,是各个城市最近几年的头等大事,尤其是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备受人员外流之苦。上汽通用在关停了北盛工厂之后,会出现一定的失业的人员。而吉利的及时介入,能够有效解决失业问题之外,更是能够吸引其他人员跨区来沈阳就业。

经济增长获得新引擎。汽车行业对于上下游产业链有着非常明显的拉动作用。在吉利沈阳工厂落地之前,一直为吉利汽车做配套的地通工业控股集团公司也已经落地沈北新区,将投资建设一个年产10亿元的零部件制造基地。后期,只要吉利沈阳工厂的产能可以持续提升,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零部件公司在沈阳以及周边落地,就近为吉利进行配套生产,这有望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吉利的产能利用率情况如何?

在今年的重庆论坛上,吉利汽车掌门人李书福就指出过,中国市场2024年总销量3143万辆中,约2000万辆产能处于闲置状态,实际产能利用率仅为50%左右。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关于汽车主机厂的产能利用率也仅在50%左右。因此,鼓励企业对于现有产能的改造利用,而非审批新的整车工厂将成为政策发力的主要方向。


吉利最为精明的地方在于,其并没有和上汽通用来洽谈收购工厂。而是等到上汽通用关停之后,吉利再和沈阳市政府商谈来接手,因此拿下这座可以即插即用工厂的成本肯定低了很多。但对于吉利来说,除了“收编”沈阳工厂,提升自己武汉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外,也要考虑对旗下的产能进行一定的重组,并将一部分闲置产能剔除出去。

接手上汽通用工厂,是中国自主品牌全面跃升的又一最好例证。不过,外资品牌合资车企并没有放弃中国汽车市场。以上汽通用为例,其不仅祭出一口价这样的促销策略,也推出了至镜这样的新能源子品牌,整体销售下滑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尤其是像至镜,多少也有点对标银河的味道。如果吉利银河通过比比亚迪王朝/海洋更具性价比的车型来抢夺后者的市场份额,那么至镜也完全可能复制吉利银河的道路。未来,吉利扩产也要更加慎重,避免产能快速扩张过而存在一定风险。


点评

适时提前布局产能,对于车企来说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速度过快,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就会存在一定风险。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期,更多是存量而并非增量,如今自主品牌销量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从合资车企手中抢过来的份额。随着合资车企回过神来,开始推出更接地气的全新车型,自主品牌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或许很难一直延续下去。控制扩产冲动,在国内市场稳健经营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行业解读 # 吉利汽车 # 比亚迪 # 星愿 # 海鸥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