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停留在PPT上的Robotaxi,已经从概念走到了规模化运营的关键阶段。如今,Waymo、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百度萝卜快跑这些头部玩家,在国内外投了近千辆无人出租车,不管是上班通勤、短途办事还是地铁接驳,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当科幻场景融入市井烟火,Robotaxi早已不只是技术爱好者的谈资,更点燃了大家对未来出行的期待。
但热闹背后,两个现实问题摆上台面,IPO破发、亏损加剧,看似风光的Robotaxi,离赚钱到底还有多远?
Robotaxi赛道为何这么火?
最近,Robotaxi领域可谓动作频频,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这两大头部玩家几乎同时登陆港股,小鹏汽车等整车巨头也跨界加入战局,而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更是以累计超过1700万单的服务量,展示了规模化运营的可能性。此外,像千里科技、哈啰、滴滴自动驾驶等企业,也在这一领域加速布局。
从纯技术公司到传统车企,从上市融资到运营突破,多方力量的同台竞技,让Robotaxi的商业化路径变得越来越清晰。

企业为何如此积极?背后是巨大的市场潜力。高盛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中国Robotaxi的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5400万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120亿美元,而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70亿美元。这意味着,十年之间市场规模将增长超过750倍。这样的增长空间,让Robotaxi成为智能出行领域最富想象力的赛道之一。在资本与企业的双重推动下,行业成熟度正在快速提升。
车辆规模的增长预测更能说明问题,高盛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上路的Robotaxi将达到5000辆左右,而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猛增至63.2万辆。其中,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百度萝卜快跑等已经抢占先机的企业,很可能成为未来市场的主导者。
然而,看似火热的市场背后,也藏着现实的寒意。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在港股上市首日都遭遇了破发。文远知行发行价27.1港元,盘中跌幅超过14%;小马智行发行价139港元,同样跌超14%。两家头部企业的同步遇冷,打破了市场对Robotaxi“只涨不跌”的乐观预期。
个人看来,出现这一现象并不奇怪,以前资本更关注技术潜力和市场想象空间,但当企业进入上市募资、规模化运营的深水区后,政策落地速度、安全保障等现实问题,都成了资本重新评估价值的关键指标。这意味着,这个赛道要想真正实现规模化盈利,不仅需要技术过关、用户接受,更要解决商业化效率和盈利模式清晰度等核心问题。而这些待解的难题,正是所有参与者必须跨越的生死线。
商业化难题
Robotaxi面临的商业化难题,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即当技术逐渐成熟、资本持续投入,无人驾驶出租车到底什么时候能真正替代人类司机?个人认为答案可能是短期内还很难,长期来看将是一个渐进式的替代过程。

从用户体验来看,当前的Robotaxi与传统网约车、出租车相比,在便利性上仍有明显差距。打无人车需要专门走到指定的上车点,而且运营区域有限,不像网约车那样能实现门到门的服务。对大多数日常出行需求而言,这种限制确实会劝退不少用户。
此外,投放量不足也是当前的一大痛点。数据显示,即便是头部企业,目前在单个城市的投放量也多在百辆级别,与传统出租车、网约车的规模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而对用户来说,“打不到车”的现实问题,远比体验新鲜感更重要。
“钱景”何时能落地?
Robotaxi的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但“叫好不叫座”的现实背后,盈利难题成为所有玩家必须跨越的关卡。其中,高昂的成本,是盈利路上的第一只“拦路虎”。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百度第六代无人车Apollo RT6售价20.5万元,小马智行第七代车型总成本约30万元,都远高于传统出租车的采购成本。除了硬件投入,运营成本的结构也很复杂。在Robotaxi的运营成本中,车辆折旧约占43%,运营分摊费用约占44%,远程安全控制员成本约占13%。
与此同时,当前Robotaxi的定价并没有形成竞争优势。以上海地区的小马智行为例,前3公里14元,超过10公里后加价30%。这样的价格与传统网约车相差无几,对用户缺乏吸引力。

但在成本远高于传统网约车的情况下,这样的定价难以覆盖支出,更谈不上盈利。这意味着,Robotaxi要实现盈利,要么继续降低成本,要么适度提高定价,而后者又可能影响用户接受度。
目前来看,现在谈Robotaxi的商业化盈利还为时尚早。眼下第一个阶段是实现单车盈亏平衡,即单车运营收入能覆盖运营费用。第二个阶段才是通过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形成真正的盈利模式。但进入下一阶段前,参与者必须先证明自己能盈利。这既是行业门槛,也是再次吸引资本关注的关键。所以说,Robotaxi的“钱景”虽然值得期待,但要从美好前景落地为现实收益,仍需在成本控制与规模扩张之间找到精准的平衡点。
车叔总结

总的来说,在这场技术与商业的马拉松中,Robotaxi已经跑完了最初的技术验证阶段,正处在商业化探索的关键赛段。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但每一步都在将我们带向那个无人驾驶的未来。
推荐
出口猛增155% 全球化提速 比亚迪驶向世界主场领跑新能源赛道
畅游车世界岚图泰山37.99万元起售,光看安全就值得起这个价
街拍酷车
从广州到悉尼:看广汽出海的“高度”、“深度”与“温度”
功夫汽车
广州“玩车模式”告别黄金时代
BusinessCars
当后生仔开始“抛弃”日系,广州上演“诸神黄昏”
BusinessCars
全年又将倒闭约1500家传统4S店,真的没人买油车了!
言车有徐
10.39万买2.0T大五座SUV?哈弗H6L上市,这波“为爱升舱”太值了
龙车
以科技为翼,深蓝L06让年轻绽放
引擎密码
品质为王 全域从容,试驾北京现代EO羿欧
汽湃
荣光EV亮相引领五菱红标迈入“全面新能源时代”丨SDTV汽车生活
SDTV汽车生活
进击之势,尽显锋尚 金标大众将携重磅产品亮相2025广州车展
车友邦网国民SUV的进阶之选,H6L能否延续传奇?
车算子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