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年的广州车展只选一款最重磅的参展车型,那毫无疑问应该是梅赛德斯-AMG GT XX概念车。从纯技术的角度,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全场技术含量共一石,AMG GT XX概念车独占八斗!

01,把世界纪录提升了38%
这台集成了众多创新科技的概念车重新定义了电动汽车的性能。
大家可能会说,电动车不是天然就快吗?一些价格二三十万元的电车“零百加速”就可以做到三四秒,电动时代马力已经变得不值钱了……
实际上,真正的性能一直都是电车的最大软肋。确实,电车加速很快,甚至极速也可以很高,但它不能持久,不能持久的性能是伪性能!比如某电动超跑“零百加速”3.9秒,但实测表明,连续做5次“零百加速”后它的动力性能就会出现明显的衰减。
电动车能不能打破不能持久的性能软肋?把性能写进基因的梅赛德斯-AMG团队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就是用8天时间跑完相当于地球赤道一周的距离——40075公里!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要行驶超过5000公里,而此前纯电动车24小时最长行驶距离的世界纪录是3961公里,所以看起来这是不可能的。

但正如《80天环游世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所说,“但凡人能想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将它实现”,今年8月25日,AMG GT XX概念车在意大利纳多赛道就完成了这一挑战——只用了7天13小时24分07秒就跑完了40075公里。
整个过程共刷新了25项世界纪录,包括5479公里的电动车24小时最长行驶里程纪录,这比原纪录提高了1518公里,提升了38%!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领先,而是一次彻底的颠覆。

11月20日,2025梅赛德斯-奔驰XX科技创新日在广州车展前一天举办,梅赛德斯-AMG GT XX概念车也第一次来到了中国,来到了广州,我们也有机会更深入地去了解这台车以及它所集成的众多创新科技。了解的越多,越是发现它作为纯电动车性能天花板的门槛到底有多么高不可攀,越是发现它在几乎每一个维度都把极限又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1月20日,梅赛德斯-奔驰XX科技日在广州开幕
02,轴向磁通电机明年量产
首先当然是电机。AMG GT XX概念车搭载3部轴向磁通电机,它也是世界上首款应用轴向磁通电机的纯电动车。相比传统的径向磁通电机,它的体积、重量和功率密度都提升了三倍,也就是说提供同样的功率,这台轴向磁通电机的重量和体积都只有传统径向磁通电机的1/3。

AMG GT XX概念车搭载的轴向磁通电机由梅赛德斯-奔驰旗下全资子公司、英国电机制造商YASA研发。
别看它紧凑小巧,但3部轴向磁通电机却能提供高达1000千瓦(1360马力)的峰值功率,带来突破360km/h的极速——这已经可以和F1赛车相媲美了(F1赛车的极速为378km/h)。

AMG GT XX概念车轴向磁通电机的现场分解展示
轴向磁通电机其实诞生的时间很早,但一直都没有在汽车上得到应用,原因之一就是制造工艺难度极大,仅生产制造环节便需约100道工序,现在看来奔驰应该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个困难,因为奔驰已经确认,2026年起,基于AMG.EA纯电架构平台打造的梅赛德斯-AMG量产车型——AMG高性能四门跑车上将率先应用这一技术,为此,他们全球首创了包括新型激光技术在内的35道全新工序,并已获批30多项专利。

03,冷却原来是一门艺术
更大的挑战来自电池。现有的动力电池既怕冷又怕热,AMG GT XX概念车完成这项挑战的时候正值盛夏,纳多赛道日间阴凉处气温仍高达35摄氏度,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300km/h的速度在12.6公里的纳多环形跑道上几乎不间断地连续行驶3177圈,普通的动力电池是根本不可能的。

AMG GT XX概念车搭载灵感源自F1赛车的高性能高压电池,这款创新的NCMA(镍钴锰铝)四元电池不仅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同时具备持续的高功率充放电能力。
更关键的是,智能直接冷却系统让高科技冷却剂可以为每个电芯提供独立的冷却,确保电池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区。得益于此,AMG GT XX概念车不仅可以持续的大功率输出,同时还实现了极速快充:纳多挑战期间平均充电功率超过850千瓦,充电约5分钟续航可增加400公里(WLTP工况)。

AMG GT XX概念车在兆瓦级充电测试中实现了1041千瓦的最大充电功率。而且充电功率在充电启动后仅0.5秒便达到了兆瓦级,并可维持这种功率约2.5分钟
随着对这台车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冷却原来有着极高的技术门槛。
电池、电驱等不同系统的最佳工作温区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央冷却液枢纽模块(Central Coolant Hub,CCH)作为AMG GT XX概念车冷却系统的“智能中枢”,可精准调控各部件冷却需求,让各系统能始终分别工作在自己的最佳温区,这就确保了车辆在任何场景都能持续输出巅峰性能,实现“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的耐久性。
04,超越内燃机的耐久性
事实上,AMG GT XX概念车真正颠覆我认知的也正是耐久性。F1车手乔治·拉塞尔说这款车拥有他曾经只在燃油发动机上领略过的持久表现。然而在我看来,AMG GT XX概念车在高性能条件下的耐久性已经超越了内燃机。

梅赛德斯-AMG马石油F1车队车手乔治·拉塞尔是完成纳多测试的17位车手之一
在F1或者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这样的顶级赛事中,发动机爆缸并不罕见,事实上现在F1赛车发动机在比赛状态下的使用寿命也就大约1万公里,但AMG GT XX概念车这次在纳多完成的挑战,平均每天要跑5300公里,用乔治·拉塞尔的话说,相当于每天跑十几场F1比赛,这简直太疯狂了!
而且——不是只跑一天,而是持续不间断地跑了7天半,跑完40075公里,它的动力总成状态依然良好!在这么极限的状态下,一套纯电动力总成的耐久性超越了传统内燃机,这当然是颠覆!

05,驭风而行
这就够了吗?
要完成这一挑战,在提供强悍、持久的高性能的同时,还必须做到极致的高效,尽可能地减少充电次数。除了各系统能效、整车轻量化都要追求极致以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空气。
由于全程几乎恒定地以300km/h的速度行驶,此时大约83%的驱动能量用于克服风阻,所以降低风阻就成了关键。AMG GT XX概念车不仅采用了跑车的低矮姿态,以减小迎风面积,同时风阻系数也低至0.19。

在纳多测试的高速工况下,风阻系数每降低0.001,对续航与能效的积极影响相当于减重约90公斤。为了降低风阻,AMG GT XX概念车不放过任何一种可能,全球首创的带可变叶片的空气动力学轮毂就是这种极致案例之一。
轮毂上这种碳纤维叶片可以自主打开或者关闭(下图为前轮轮毂叶片打开时的状态),而且采用前后轴非对称设计:前轴导流片将气流从外向内引导,后轴则将气流自内向外排出。这种设计在提升整车气流效率、降低风阻的同时,也能在需要时帮助制动系统散热,比全封闭轮毂的风阻更低,同时能实现更高的行驶稳定性。

但是,问题来了,低风阻和高性能车所需要的高空气下压力是一对矛盾,比如F1赛车为了获得高速下能保持稳定的巨大空气下压力,它的风阻系数远高于普通民用车。所以,低风阻和高性能,看起来又是一对不可兼得的鱼和熊掌。
AMG GT XX概念车再次用创新化解了这一矛盾。它不仅拥有扁平化的跑车车身,还采用创新开发的底部轮廓设计,在车辆底部和路面之间产生“文丘里效应”(指流体通过缩小的过流截面时,流速会增大,从而在这个区域产生负压),从而将车辆“吸”在路面上。所以,虽然这台车上为了降低风阻而没有采用尾翼等任何空气动力学套件,但却同样能在高速时提供确保车辆稳定的足够的空气下压力。

06,不浪费每一瓦时能量
创新远不止于此。
要完成纳多测试挑战,最优的驾驶策略也是关键。令我惊讶的是,整个挑战过程,车手们除进站外都几乎没有踩过刹车!提速到300km/h,行驶预设的圈数,然后保持滑行,再通过高达0.6g的能量回收强度减速,到达充电位置,完成极速补能,无缝衔接下一个循环。

可是,总会有临时的情况发生,预先设定的条件也总有可能改变,包括什么时候滑行,什么时候进行能量回收,就不能完全依靠车手的经验,虽然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车手,因为电芯内部的情况车手们无法感知,而这些数据对制定最优运行策略至关重要。所以,整个挑战过程,这些顶尖车手们其实是在“性能管理预测系统(Predictive Performance Manager)”的指引下驾驶车辆,这套系统通过增强现实头盔与仪表盘的声光信号进行人机交互,并基于预存的赛道数据,在特定位置为驾驶员提供精准操作指引。
正因为有了这些高科技的技术手段,整个40075公里的极速挑战过程,才可以做到几乎不踩一脚刹车,不浪费每一瓦时能量。

07,始终以量产为目标
我知道,有人一定会说,这只不过是一台概念车!可是,这次不一样,奔驰已经明确,这台概念车上的革命性电驱技术,将于2026年伴随AMG.EA高性能纯电架构平台的首款高性能四门跑车进行量产。

基于AMG.EA高性能纯电架构的量产车已经在路上了,AMG GT XX概念车上的众多创新科技也将很快落地
奔驰XX创新科技项目始终以量产为目标,2022年首个XX项目——VISION EQXX能效概念车创造了7.4kWh/100km的同级纯电动车的能效天花板,现在AMG GT XX概念车又把纯电动车的性能天花板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139年来,奔驰的创新从未停歇,从AMG GT XX概念车上我们看到的不止是一款漂亮、炫酷的车,更是敢于颠覆,勇于创新的精神。

AMG GT XX概念车的设计同样让人耳目一新,我很期待这样的设计也能尽快量产
这样一台颠覆电动高性能车天花板的车型,全国唯一的近距离接触机会,就在今年的广州车展!本周,不妨直奔奔驰展台,亲眼见证它的实力。除了AMG GT XX概念车外,奔驰还带来了AMG、迈巴赫、G级越野车共29款星徽座驾,这场科技与速度的盛宴,等你来打卡。(文|青主)
相关车系
推荐
盘点广州车展:全新CT5满改姿态登场,搭载百万级磁浮底盘
李特儿
传祺向往2.0:告别里程焦虑,传祺新能源驶入价值升维新赛道
玩美驾日
柏豪开昊铂!广汽昊铂携手周柏豪登陆2025广州车展
玩美驾日
魏牌“大家族”亮相车展,演绎家庭美好出行新场景
电动邦
半固态电池杀入10万级市场,汽车行业的天,要变了
DearAuto
雷军缺席广州车展:个人IP叙事退场,超级供应商成为主流!
百姓评车
中国长安汽车“天枢智能”,坚守智能出行安全底线|车评社
车评社
广州车展上的“年轻”对话 哈弗品牌与用户共谱“棱角精神”
汽车相对论
新款享界S9、享界S9T亮相广州车展,看30万级豪华车绕不开它们!
My车轱辘2026款长城炮焕新上市9.98万起 引领皮卡品类的价值实现再度跃升
车网传媒
全球汽车业分化加剧 东升西降趋势明显!!
郑谊
奥迪在华销量下滑9%!全新电动品牌与华为智驾能否成为“止跌剂”?
车圈能见度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