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汽车人】敢战,方能言和——我看中美经贸协议
2020-01-18 14:20 3.6万次阅读

汽车人传媒

以人为本,从人出发,执着专业媒体的坚守,专做有温度的行业解读。展示汽车行业先锋风采,还原汽车产业真实动态,传播汽车核心文化理念。这里,汽车行业唯一的人文之地!


中美贸易战按下暂停键,但并未结束。贸易战爆发以来,中国外交、外贸官员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国要打,中国不得不打。中美贸易战的进程表明,敢战方能言和。2020年初现一缕冬日阳光,但仍要做底线思维。



文/《汽车人》评论员 赵英


笔者2019年底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苦寒的拂晓》,用来形容对2020年严峻形势的估价。美东时间2019年1月15日,在华盛顿白宫东厅,中美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为几近两年的中美贸易战按下暂停键。此时此刻,全球为之松了一口气,苦寒的拂晓,透出一缕冬日阳光。



协议签署消息发布后,中美两国主流观点是: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协议。经过几近两年的博弈,双方谈判团队举行13轮高级别磋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同美国贸易代表、财政部长通话20多次,应当说双方在维护国家利益上均已竭尽全力。在此基础上达成的协议,可以说双方都能够接受,都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贸易战从来是“在商言商”。“在商言商”就要有利益交换,就要你来我往,讨价还价。问题在于美方一开始气势汹汹,要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全面压制中国,干预中国国内主权,限制中国自主选择发展经济的道路,大有“灭此朝食”之势。莱特希泽等曾操刀美日谈判的老将,更是信心满满地照方抓药,试图重演当年打压日本的一幕,一举实现美国打压全球战略竞争对手的目标。


经过近两年博弈,现在终于“在商言商”地签署了协议,回顾贸易战的历程,应当说中国坚定地维护了自己的立场、利益,挫败了美国当初的战略构想。



对于中美经贸协议,国内有些不同看法和声音,有些专家对某些条款有不同意见,笔者认为这很正常。对这样一份影响世界经济走向的协议,不仅会有不同看法,而且形成共识还需要较长时间。但是笔者认为,评价这份协议,要站在历史高度,要有全球战略视野,把握大局,才能够做出较为中肯的评价。


从历史角度看,二战结束以来,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在贸易战中与美国抗衡,中国做到了。美国以关税打压日本,日本“尿了”,至今在美国“结构改革”的阴影下瑟瑟发抖。美国以加汽车关税相威胁,打压德国、法国、英国,德、法、英“尿了”,宣布三国按伊朗核协议第36条诉诸争端解决机制。美国以关税威胁加拿大、墨西哥,加、墨“尿了”,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1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89票赞成、10票反对通过了美墨加协定(USMCA),提交特朗普总统签署。


特朗普上台后,用“关税机关枪”横扫一切,惟独在中国这里失灵了。美国的钢刀,碰上中国的长城,火花四溅,长城依旧。


从全球战略角度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是它把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予以打压的大战略之一部分。贸易战爆发以来,美国操作香港、台湾、新疆问题;在南海兴风作浪;开展技术封锁,打压中国高技术企业;遏制“一带一路”的推进……无所不用其极。



在美国全面打压下,中国岿然不动。2020年中国经济稳健增长6.1%,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中国有条不紊地推进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显示出的政治坚定和经济韧性,足以使美国某些构想短期内达到目的的政客,走出幻觉。在协议签署仪式上历来对中国强硬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彭斯、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相继致辞,纷纷表示这份协议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


从中美实力对比看,美强中弱。美国具有全球战略优势(盟友随之鼓噪)、经济优势(高技术产业加美元)、技术优势、网络舆论优势,但中国毅然亮剑,毫无惧色,绝不签城下之盟。在美国高压下坚持几近两年,亦为二战以来所仅有。


行文至此,笔者神游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那场战争。国内有些学者学究气十足地认为,战争起于“三八线”终于“三八线”,抗美援朝战争,中美打成平局。但是从历史角度看,美国挟二战之威,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装备最好的军队,而中国军队“小米加步枪”,刚刚从内战中走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在那种背景下,战争虽然起于“三八线”终于“三八线”,但美国不胜即败,中国不败即胜。对中美贸易战,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署,亦当作如是观。



中美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这两天国内舆论又有些过于乐观。笔者认为,要看到美国遏制中国的大战略没有变,中美关系进入“战略摩擦期”的大方向没有变,中美贸易冲突的根源(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高技术产品,传统产业依旧缺乏竞争力)没有变。


中美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是双方根据当前利益需要做出的妥协。特朗普急于安抚选民,应对弹劾;中国希望尽量减弱冲突的程度和影响,争取时间。第二阶段谈判将更加艰巨。“魔鬼总在细节之中”,第一阶段协议能否顺利执行,也有待观察。


贸易战爆发后,笔者从企业经营、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对贸易战中的中国策略进行了分析:贸易战中,时间比空间更重要。中国目前从就业角度看,已是私企为主的经济基础。私营企业具有灵活调整的机制和动力。一年内,企业可以基本完成经营战略调整;两年内企业可以基本完成生产结构调整;三年内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有眉目。当然,在这期间有些难以进行经营战略调整、结构调整的企业,可能消失了。但是,在三年内政府逐步消化由于企业倒闭造成的人员再就业等问题,可以减轻许多压力。这就是中国迄今为止能拖就拖的利之所在。


中美贸易战按下暂停键,但并未结束。贸易战爆发以来,中国外交、外贸官员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国要打,中国不得不打。中美贸易战的进程表明,敢战方能言和。2020年初现一缕冬日阳光,但仍要做底线思维。



对汽车产业来说,短期看,利好整车及汽车零部件贸易;中长期看,笼罩汽车产业跨国投资的阴霾依旧没有散去。(文/《汽车人》评论员 赵英,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