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现在订车国庆后才能提?成都探店为你揭开坦克300火爆真相
2021-06-11 10:45 1.4万次阅读

买车大师

专业,犀利,明白,买车就看《买车大师》

从去年成都车展到今天,坦克300创造了一个或许本不属于硬派越野车这个小众市场的热度奇迹。可能就连当初规划坦克300的产品经理也没有想到,这款车能从一众硬派越野车中成功“出圈”,并且带动了哈弗H9、哈弗大狗等其他同类兄弟车型的关注度。可以说,途达、BJ40没有做到的,坦克300都做到了。


回头看坦克300亮相至今的路程,从去年成都车展公开亮相,到去年年底广州车展开启预售,在正式上市后,厂家又高调宣布坦克品牌独立运营,期间还有过暂停新订单的情况,似乎风头有盖过“长城一哥”哈弗H6的架势。




究竟是哪些人在关注坦克300?为什么坦克300会成功“出圈”甚至从车系变成品牌独立运营?我记得上一个这么做的,还是已经在中国市场深耕了几十年的捷达。为什么同样是硬派越野车,同样是“方盒子”造型的BJ40没有出现“坦克现象”?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最近前往成都的WEY经销商进行实地调查,以其从中能找到一些线索。


进店顾客几乎都围绕着坦克300


尽管坦克已经于今年四月份宣布独立运营,但目前在成都,仍只能在WEY的4S店里找到坦克300这位“网红”。我来的这家店是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WEY 4S店,这片区域集中了相当多的品牌4S店,其中不乏像保时捷、玛萨拉蒂等豪华品牌,算是成都布局最成熟品牌最齐全的汽车经销商区域了。


走到WEY 4S店门口,还未进店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到交车区停满了一排各种颜色的坦克300。随后从销售那里得知这些坦克300都已经被预订一空,并非库存现车,而是正在等待车主们将其一一提走。从交付区的比例来看,相较于WEY品牌旗下车型,坦克300比例高的吓人。




由于我已经提前在坦克APP上进行了预约,所以店内已有等待我的销售直接来接待。尽管店内客人不少,但依然安排了销售对预约客户进行一对一服务,这点倒是做的不错,比大多数合资品牌还强。


不知是不是已经接待了太多的潜客,销售小哥也是开门见山地介绍了关于坦克300的关键信息:订车周期大概四个月左右,现在下订的话,估计在国庆节前后安排提车;优惠是不可能优惠的,后期可能会申请一些免费保养,以表达对等待时间过长的歉意;至于常规的脚垫、车窗膜等等,各店政策有细微不同。


简单环视下店内情况,基本上有人坐的洽谈桌都是围绕着坦克300与摩卡,咨询坦克300的人偏多一些。并且在与销售沟通的过程中,陆陆续续又有大概5~6波客户来看坦克300。有意思的是,大部分人看完坦克300之后,也会走到摩卡边上去看两眼,这或许就是明星车型的带动效应吧。






从店端的情况来看,不得不说坦克300的热度真是相当高。店外交车区域几乎是清一色的坦克300不说,店内客流也基本围绕坦克300。而四个月的订车周期更是高的离谱,就目前来看,能与之“匹敌”的自主品牌可能也就是比亚迪DM-i系列了。


订单周期这么长,那么坦克300的交付情况如何呢?根据长城汽车公布的数据,1-4月坦克300累计销售19823辆,上市以来的累计销量超过2万辆,单月上险数也已超5000辆。对于一台硬派越野车来说,5000辆的月销数据已经是非常高了。相比之下,直接竞品BJ40不及其销量的三分之一,月销基本在1500辆左右徘徊。并且,5000辆的月销量其实还远未达到坦克300的真实水平,待产能爬坡、芯片问题缓解,且订单交付周期回归到1个月的正常时间之后,坦克300的月销量将会达到一个更高的数字。




究竟哪些人在关注坦克300?


销售这么火爆,坦克300究竟吸引了哪些人的关注?坦克300的目标人群又有没有一些共通点呢?在坦克官网上,品牌将坦克300的用户画像划分为“敢于一往无前、敢于惊天动地”的一群人,甚至写出了“车有两种,一种是车,一种是坦克”的文案。由此可见,坦克不仅对自家产品极度自信,对其用户群体也是相当自信,这部分人一定是不甘于平凡,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且多数是男性。


从我此次在店内的观察来看也确实如此,在几拨来看坦克300的潜客当中,基本上以偏成熟的男性为主,目测都在35岁左右。当然,这并不妨碍女士对坦克300的喜欢,其中有一对夫妻特别有意思,二人本来是奔着摩卡而来,但女士看到停在一旁的坦克300后瞬间来了兴趣,一直拉着已经在与销售谈价的丈夫看坦克300。不得不说,“方盒子”造型的越野车对于女性用户的吸引力仍然是巨大的,对这一点奔驰“大G”已经早有证明。




此前坦克官方也发布了一些关于坦克300的用户数据,他们发现,坦克300现有的订单中女性用户占比达到30%,坦克还因此成立了坦克300女性俱乐部。看来,除了坦克300自带的越野属性,其硬核中带着豪华的设计理念大大扩充了产品受众圈层。坦克不仅要卖给直男,还要卖给“女汉子”。


另外,汽车之家大数据也提供了一些关于坦克300用户群体的参考。根据汽车之家大数据,关注坦克300的人有接近45%年龄集中在31岁到40岁之间,不管是现有用户还是潜在客户,均接近这一水平。更有意思的是,对于潜在关注人群来说,有超过9成是因为外观而对坦克300产生了兴趣,剩下的不足一成,依次是空间、动力以及内饰等等,看来设计成为了坦克300“拉新”的最大秘诀。



图片来源:汽车之家


实际上,坦克300确实具备一台“网红”车型的所有元素:造型独特且好看,价格不贵,拥有一堆可以让厂家和车主吹捧的硬核配置等等。从最初因匹敌奔驰G级的三把锁而获得关注,到现在因个性化“方盒子”设计而收获青睐,坦克300成功从实力派转型为偶像派。


当我在店里与另一拨潜客同时体验坦克300并聊天时,其中一位年轻男士说出了他关注坦克300的真正原因:实际上对于他来说尽管是人生第二次买车,但形式是换购,所以置换入手的坦克300也会成为家里唯一的通勤车。但他依然愿意选择坦克300,因为在他心中永远都有一个征服远方的梦想。倒不一定是去高强度越野,但坦克300可以带他去往任何想去的地方,哪怕只是想想。




我想他的情况或许在坦克300的用户群体里并不少见,但不管坦克300有多火,我们都必须承认硬派越野车市场一定是一个小众的细分市场,从产品数量到细分市场体量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那些热爱越野,只对通过性能有要求的人是无法支撑起四个月的漫长等车周期的。真正将坦克300推向“网红”车型的,还是大多数心怀远方的普通人,它足够个性、拥有谈资、看起来就让人联想到远方。而同时,疫情的袭来也让国人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五一期间,被压抑已久的出行需求爆发式增长,“向野而生”的坦克300“生”在了对的时刻,对的地点。




大师观察


从坦克平台公布以来,坦克300这台车就一直备受关注。不得不承认,长城这一招确实非常漂亮,瞄准了个性化越野车市场,最终又因个性化而成功“出圈”,4个月的等待周期成为了令其他品牌包括大多数合资品牌都羡慕的“烦恼”。


那么,与坦克300定位定价都相似的BJ40,又为何没有得到如此待遇呢?BJ40有没有可能借着坦克300大火的东风,也走向月销5000辆的大门呢?BJ40究竟是产品力不够?还是营销不到位?这又是下一个3000字的调查报告了,敬请期待吧!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