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杭州“首汽约车女乘客跳车”,最后谁“赢”了?
2021-06-22 14:55 1.6万次阅读

Nice好车

《Nice好车》为了解决用户选车买车困惑而生,专注于值得推荐的好车,结合用户的阅读兴趣点,以高度原创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汽车**。

货拉拉23岁女用户不幸跳车身亡的事件还历历在目,近日,在杭州,一则“杭州首汽网约车跳车事件”,又让网约车这个行业的弊端再次被暴露在公众视野前。

杭州“首汽约车女乘客跳车”,最后谁“赢”了?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家住杭州富阳区的高女士使用首汽约车从云栖桃花源前往万达广场,全程8公里。行程开始后,高女士发现司机偏离导航,并两次更改路线,她越想越怕,于是选择了中途跳车,最后导致其左胳膊骨折、全身大面积挫伤。

杭州“首汽约车女乘客跳车”,最后谁“赢”了?


引起网友热议的主要有两点:

其一,根据富阳警方发布的最新信息,涉事车辆的录音显示,司机张某和乘客高某之间就“车辆不按导航行驶”有过简短交流和分歧,但未见有明显争执等异常。

其二,6月19日,首汽约车针对该事件,发布了“关于杭州高女士跳车事件相关情况的说明”。但是,当事人高女士在6月20日也通过其个人微博发表声明,后者认为首汽约车平台在声明中多处捏造“事实”。

杭州“首汽约车女乘客跳车”,最后谁“赢”了?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高女士事后表示,当她向首汽平台想要个说法的时候,对方第一时间的态度并不是进行自我检讨,而是建议她去医院精神科先做个“精神检查”。

虽然警方对于事件的定性还未尘埃落定,但首汽平台这样的态度就十分不可取。

杭州“首汽约车女乘客跳车”,最后谁“赢”了?


这算什么?受害者有罪论?

而且,在首汽平台发表的声明里也能看出:首汽平台先是将事故的责任归咎于司机与乘客的沟通不畅,接着,首汽平台更是直接“补充”了当地警方对此事件的定性,将矛头直指于高女士可能患有被迫害妄想症。

为什么敢越过官方率先对此事件进行定性?又是谁给的首汽平台这个胆子?

杭州“首汽约车女乘客跳车”,最后谁“赢”了?


对于网约车这个乱象重生的共享经济市场,有几点还是不吐不快: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网约车在重新“定义”出行的背后,带来的却是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网约车的确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成为了城市交通体系一个很有益的补充;但另一方面,依靠不断烧钱来换取高速发展的网约车,又何尝不是一系列消费者问题的罪魁祸首?

早在2014年,网约车市场初具雏形的时候,滴滴打车的CEO程维就曾说过:“两年时间花掉15亿元,可以说我们是最烧钱的互联网初创公司。”

杭州“首汽约车女乘客跳车”,最后谁“赢”了?


在那个时候,滴滴和Uber中国为了抢占市场分割,就开展了多轮烧钱优惠,并且还引发了随后的双方“融资战”。

这场“战争”的代价有多大?用数据说话,当年的三轮融资下来,滴滴和Uber中国已经筹得了大约200亿美元。要知道,1991年美国领导的联盟军队对伊拉克进行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也不过只耗费了大约600亿美元。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谁都懂,当滴滴们把司机端跟乘客端的雪球滚到最大后,曾经的各种补贴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只有挥动着镰刀的资本进场收割。

杭州“首汽约车女乘客跳车”,最后谁“赢”了?


作为一名网约车用户,小编也亲身经历过各种乱象,虽然没有发展到中途跳车这么糟糕,但“大数据杀熟”、“马甲车”等情况还是让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苦不堪言。

有意思的是,“大数据杀熟”并不只是某个群体的认识偏差,恰巧在几个月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孙金云副教授就带领团队实锤了这一魔幻的事实:

孙教授的团队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和重庆经历了800多次的打车体验,搜集了滴滴、曹操、首汽、T3、 美团、高德和扬招7个头部网约车平台的数据,最后分析得出---

使用的手机越贵,越有可能被单价更高的专车、优享这类“尊贵”车型接单;如果使用的是苹果手机的话,则更容易被高价车型接单。

杭州“首汽约车女乘客跳车”,最后谁“赢”了?


这实在是离谱,都2021年了,网约车平台还觉得使用苹果手机的是“人上人”?

说到底,网约车市场野蛮生长背后的推动力量,其实就是一场资本的较量。

找清楚了根源所在,破解起来总还是有办法的。曾经在另一个赛道上“赤脚狂奔”的造车新势力们,其实就已经给出过答案:加强市场监管。

杭州“首汽约车女乘客跳车”,最后谁“赢”了?


无论是对刚出事的首汽出行、几乎形成垄断地位的滴滴打车,还是才刚刚新入场的美团打车来说,都是一样的,答案已经摆到你眼前了,你这都还不抄,那就是态度问题了。

网约车的“下半场”,安全才是发展的生命线。

还是拿“杭州首汽网约车跳车事件”来说,在一开始首汽平台发布的声明中,平台还特意强调了当事司机具备“网格预约出租车汽车运输证”,而且此前没有任何恶性投诉记录。

但这又如何?这些对于当事人高女士来说,又有任何实质性的安全保障吗?

杭州“首汽约车女乘客跳车”,最后谁“赢”了?


就像抽盲盒一样,我们无法预知下个中奖的会不会是我们;同样的,谁也不能强求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一个素未平生的陌生人身上,谁又能知道这个人是不是披着天使翅膀的魔鬼呢?

所以说,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网约车平台的目标不是什么星辰大海,比扩展市场更重要的,是沉下心来,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需求。

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很朴素,归根结底,无非就是上班通勤、出差旅行、吃喝玩乐。如果网约车平台连这些最基本的要求,都不能做到“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那还谈何星辰大海呢?

杭州“首汽约车女乘客跳车”,最后谁“赢”了?


再也不希望看到有人在网约车上跳车伤亡了。

都说阵痛才能孕育新生,希望经历过这次血的教训后,我们还能见到一个更阳光、更具监管约束力的网约车市场。

不然我还是建议平台负责人先去精神科检查一下吧。

  

# 行业事件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