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牵手11家汽车品牌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之后,智驾行业似乎要迎来新的变革。
近日,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方联合广汽、上汽、江汽、奥迪、东风猛士、岚图、深蓝汽车、北汽、阿维塔、赛力斯和奇瑞汽车11家车企和品牌,共同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目前这11家车企均采用了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从这套车企阵容来看,华为智能辅助驾驶的供应体系已经初具规模。
此次倡议强调技术先行,营销透明等原则,通俗来说就是技术落地,规避过度营销,华为作为行业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在此时联合合作伙伴推出安全倡议,也是对当下用户对于智能驾驶技术的顾虑,有一个清晰的回应。
就在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的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包括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标准批准发布实施,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构建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
不难看出,在经历了一段因智驾引发的安全风波后,智驾行业要开始整顿了。
智驾该套上紧箍咒了
今年2月至今,工信部几次提出了关于智驾行业的工作要点,核心要点就是净化智驾行业环境,让智驾回到正轨。
2024年开始,智能驾驶迅速走进公众视野,为何在这个时间节点智能驾驶突然火爆了起来,主要的原因在于厂家对智驾的宣传力度上升了一个档次。
2024年以前,智驾一直处于半温不火的状态,一方面,新能源车技术重心更多地放在了电池续航和补能上,用户对于用车的思维定式决定了市场对智驾的感知并不强烈。另一方面则是,当时的智驾技术远达不到大规模宣传上路的标准,绝大部分车企仅能实现高速辅助驾驶功能,城区辅助驾驶甚至连开城计划都未制定。
但进入2024年,端到端智驾体系得到普及,相比模块化智驾,端到端更符合未来智驾市场需求,利用AI及算力,满足智驾技术的应用与进化。
找到了正确的技术路线,才有了将其完全推向市场的底气。因此,智驾发展了N多年后,终于在2024年被称为“智驾元年”,抓住这个契机,各大车企开始大肆宣传智能驾驶。
回顾去年车企对智能驾驶的宣传,以下几点令人印象深刻:想撞都难、全程0接管、解放双手双脚、比人驾安全等等。在重塑用户认知的过程中,使用这些话术宣传智驾,无疑是将智驾技术定调,引导用户认为智驾就是更安全更省心的出行方式。这也就导致了,因智驾引起的交通事故频发,用户对智驾的看法褒贬不一。
进入2025年,进入“全民智驾”后,本该是市场的狂欢,10万元就能体验到此前30万元才有的智驾配置,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重大利好。但另一方面,高售价高配置车型频发智驾问题,让用户对于“全民智驾”是否真的能从安全性上落地,产生了巨大疑虑。因此,加强管控就成了重中之重。
管控的方式无外乎两方面,一是通过制定标准,强制修正智驾技术;二是通过加大处罚力度,给予智驾充足的发展时间,但从根源杜绝夸大营销、过度宣传。目前来看,工信部正从这两方面同时入手,旨在从根源解决智驾带来的安全出行隐患。
以华为为首的乾崑智驾首先表态,相信接下来会有其他智驾供应商或车企陆续跟进,从工信部强调智驾不能夸大宣传后,目前各车企对智驾的表述均变成了智能辅助驾驶,而非智能驾驶,看得出车企也在用实际行动重塑智驾技术在用户心中的认知,达到扭转用户对智驾技术困惑的局面,不利于行业发展的局面。
今年智驾行业,将如何发展?
从正在进行的上海车展中不难发现,今年智驾行业除了进入到“全民智驾”外,在技术高度上有了新的提升,包括华为、地平线等头部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技术上都有着长足的进步。
华为在车展前一天公布了ADS 4.0技术,可支持高速L3级自动驾驶商用。地平线的HSD以及新发布的征程6P芯片,也将为车企提供更可靠、性能更优的智驾技术。单从技术角度来看,更高阶的智驾技术有望在今年实现落地。
但我们都知道,L2级辅助驾驶与L3级自动辅助驾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出现交通事故时对责任方的判定。首先,L3级自动辅助驾驶并不需要驾驶员时刻把控方向盘,也就意味着在脱手的情况下,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车企需要承担一定责任。而在责任判定的相关法规未落地前,智驾技术想要实现进阶,稍显困难。
因此,以目前智驾技术的发展程度来看,今年关于智驾的相应法规的落地,可能会有新的进展。
另一方面,政策越严,或越能逼出更强的智驾技术。目前智驾处于一种“覆水难收”的境地,在持续了一年多的过度宣传后,大部分用户开始相信当下智驾技术已经能实现车企宣传的效果。这时再让车企转变宣传口风,无异于“打脸”行为。因此,唯一能够破局的办法就是加速智驾研发进程,尽快实现此前吹出去的牛。
值得关注的是,智驾险或将在今年有所进展。目前不止一家车企推出了智驾险,顾名思义就是在用户使用智驾的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车企会在评估后给予一定程度的赔付。智驾险做得好,能够大大增加用户对智驾技术的信心,毕竟有了利益保障,才没有使用顾虑。
就在近日,小鹏宣布推出智驾险,与此前华为等企业推出的智驾险不同,小鹏特别强调,即使在交通事故发生前5秒车辆退出了智驾,小鹏依旧会为发生的交通事故买单。此举或将改变智驾险在用户心中“鸡肋”的印象,当然,具体还要看小鹏真正执行起来的效果会是怎样。
结语:今年智驾行业逐步趋于冷静,一定是利大于弊的。对于车企而言,管控越严,越不容易产生内卷,没了内卷,行业便会步入正轨,对全行业而言只有利。对于用户而言,从智驾的狂欢中清醒过来,不仅能在实际驾驶中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更能清晰地对智驾技术有正确的认知。总而言之,相比于任由智驾野蛮发展,相关部门对智驾行业的适度管控,以及车企供应商们对于行业内卷的正确对待,才是智驾向好发展的催化剂。
推荐
东风风神L7销量扑街,纳米06预售爆冷前景不明?
乐逗汽车千万级红旗国礼定制版领衔,红旗品牌全新产品阵容闪耀上海车展
类星频道奇瑞五大品牌齐发力上海车展四化战略再立潮头
汽车经纬网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全球多市场登顶 出口增速一骑绝尘
车早茶极狐掀起“质价比风暴”,购车福利诚意拉满
青橙汽车新能源轻客3月实销2.5万辆创纪录!
方得网三度问鼎信赖之冠!北京现代售后服务如何赢得千万车主的心?
先锋汽车只需10块钱,我预定了马自达EZ-60
雅斯顿五星安全选传祺,传祺 E8+五一幸福加码,17.68 万起不必犹豫!!
陕视汽车恭贺!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全球多市场登顶
车尚秀满足多元需求:2025这三款七座MPV车型值得推荐
一点车评报比亚迪闪耀2025世界汽车大奖:海鸥车型,副总裁李柯各获殊荣
油加满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