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几千块钱选装并线辅助,车主自己在外后视镜上加小镜子,往外后视镜上贴防水膜,驾驶员对于后方的感知,几乎完全要靠这些物理硬件的帮助。
不少车型为了降低风阻,把物理后视镜做得越来越小,导致很多驾驶员在并线或者转弯的时候,在看了外后视镜之后,还会向后方回头张望一下,这个车身上近乎无解的侧后方死角里,很有可能藏着“危险”,这一点很多司机朋友们肯定都有感触。
就在最近,GB 15084-2022的《机动车辆 间接视野装置 性能和安装要求》在近日正式发布,电子外后视镜在今年7月1日之后,就能正式搭载到国内的量产车上了,国外已经用了将近6年了,国内的小伙伴们终于要体验这个不太新鲜的“黑科技”了,那么究竟会带来哪些体验方面的变化呢?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已经有多款量产装配电子后视镜的车型发布,包括雷克萨斯ES300h、奥迪e-tron、本田e、奔驰A等车型,而这些车型中,有一些是当时设计的时候就为电子后视镜预留好了位置,还有一些是硬加上去的。
电子后视镜体验很好,但仍不完美?安全问题仍难避免
相较于传统的物理光学后视镜,电子后视镜的优势十分明显,由于采用了摄像头来进行感知,可以获得更宽阔的视野,以及更加清晰的画面,特别是在夜间或者光线较暗的情况下,物理后视镜中几乎什么也看不清,但是目前的摄像头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看得更清楚,尤其是对于目前的这些高清摄像头来说,夜间的分辨率已经有了相当好的改善。
传统的光学物理后视镜还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比如镜面曲率、形状、大小,以及放置的角度等,就比如我们开头提到的一些轿车会把外后视镜做得很小,而且每一次换代都会把后视镜变得更小,使得驾驶员在车内能够观测到的后方情况就更少了。
但是做得太大了又会有风阻、风噪这些问题,特别是到了电动车时代,车企们追求低风阻这个目标,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甚至出现了弓形车身,以及完全不考虑后排乘坐体验的大溜背设计,这让突出于车身的后视镜,就变得更突兀了。
但是电子后视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量产的带有电子后视镜的车型,都是伸出一个扁平化的支架,在支架尾端加装摄像头,但是在众多概念车上,我们看到了更多超前的设计,就比如完全取消外后视镜的物理外观,靠车身上的摄像头感知周边场景。
这样的设计对于提升驾驶员的感知范围,是很有帮助的,你可以在车内看到更广阔的范围,特别是几乎可以把后视镜死角盲区这个问题给解决点,不会再有藏在死角里的危险,其实目前本田、讴歌,还有现代的一些车型上,有打灯变道的同时,外后视镜上的环视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会实时显示到中控屏上,其实这样的显示效果比较类似于电子后视镜,但是那种打方向看中控屏的做法,其实是不符合操作使用逻辑的,在门板附近设置屏幕,还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目前那些已经有高阶辅助驾驶,还有那些用L4级的硬件做L2的车型来说,自身的视觉感知硬件十分够用,甚至于直接去掉外后视镜,它们都不需要再额外设置增加摄像头硬件,它们还可以用其他侧向的感知摄像头,拼凑出更完美的画面来,通过自身的一些AI技术,结合雷达数据,甚至可以做出有更具实用性的流媒体画面。
当然,根据海外目前已经使用上了电子后视镜用户的反馈,这个电子后视镜在体验方面也不是那么完美。开头我们就提到了,有些车型设计的使用是硬件上去的电子后视镜,并不是那种“原生”的,海外的雷克萨斯ES车型就有硬件上电子后视镜的嫌疑,而且画面有不少用户反映有卡顿的情况,画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迟,而且总体来说都会出现画面慢半拍的情况,这一点其实也正是大家害怕,甚至于不接受电子后视镜的原因就在这里。
像特斯拉出现黑屏、卡顿,驾驶员会看不到车速和巡航等信息,而像电子后视镜的画面要是黑屏、卡顿了,直接就把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风险等级都提高了特别多,而且那种慢半拍的情况,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慢半秒那可就是差出去几十米。
还有就是在夜间后方打开远光灯,或者后方是一些高大的车辆时,电子后视镜的镜头会直接暴露在强光之下,这一点和纯视觉自动驾驶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强光之下很有可能直接让画面变成一片空白,大家可以打开手机相机,并用手电筒直射镜头,画面会变得很不清晰,如果摄像头上再有一些灰尘或者其他污垢,各种散光折射让画面几乎没法分辨。而物理后视镜可以贴上一侧膜,就可以达到防眩目的效果,摄像头面对强光,需要进行特殊设计以及算法优化,才能最大可能地弥补这些问题,但是成本又高上去了。
电子后视镜对于汽车智能化也有正向作用?
安装电子后视镜后,车内需要在左右两侧各多安装一块屏幕,实时显示画面,但是在停车时,多出的这两个屏幕也给了智能座舱新的思路,索尼这一次在CES展出的概念车上,已经把这两块屏幕连接到了座舱的大连屏中,不再把它们割裂在门板上,这两块屏幕还可以有更多的显示效果,对于座舱氛围和场景化模式体验的进一步提升,会有更多的积极意义。最近都在说座舱设计,尤其是大屏这些已经卷到头了,如何把这两块屏幕设计好,其实可以成为接下来大家卷的一个点。
上文我们也提到了对于一些智能驾驶硬件很充足的车型来说,可能不再需要增加摄像头硬件,而一些能力不太够的车型,也可以通过这两个摄像头多出的冗余,来提升辅助驾驶的能力,甚至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天马行空的设计,比如把激光雷达设计在电子后视镜的支架上,电子后视镜的出现对于智能驾驶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写在最后
外后视镜逐渐走向了电子化,甚至完全消失掉,而随着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汽车上很多我们过去认为的,功能很单一的硬件,都可能会有全新的样貌,或者增加一些新的功能。
就比如方向盘,理想在新一代车型上增加了方向盘上的小屏幕,让方向盘变得更加智能,功能更加丰富,虽然具体的体验可能并不是那么完美,但这也是一种全新的思路。
宝马在今年CES展会上展出的概念车,把车玻璃的功能给重新定义了一遍,借助一些供应商的特殊玻璃,玻璃可以变成屏幕,这不再是简简单单的HUD,而是全车的玻璃都可以变成“随心而动”的大屏幕,同时宝马概念车的车漆也可以随时变色,这些原本不太可能有什么创新或者其他功能的硬件,在如今都被赋予了新的功能,随着更多概念技术不断落地,设计师们的想象力还会不断地照进现实。
推荐
传祺出牌,向往重塑高端智电格局
汽车商业评论预售8.99万起,纳米06降维打击竞品! 东风高层:三季度月销过万
明镜pro反击油车不能智能:一汽奥迪+华为,打造辅助驾驶标杆
明镜pro新势力4月第4周销量榜:零跑夺第一!问界大涨57%、乐道翻番
明镜pro岚图汽车4月交付10019辆 岚图FREE+将于6月开启预售
宇尘说车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启运,超7000台比亚迪新能源车前往巴西
李特儿一汽丰田抢先公布4月销量:月销65024台同比增长32%,bZ5前途无量
李特儿智联交互更灵敏!广汽昊铂HT/GT 2025款开启预售
汽车鹏友一汽丰田5月福利!卡罗拉双擎9.28万起,无任何购车门槛
优视汽车firefly萤火虫,做自己的“MINI”
踢车帮合资纯电轿车终有力作,东风日产N7“家”的浓度更高
汽车网评把钱准备好 5月多款SUV新车来袭 海狮07 DM-i领衔
鬼斗车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