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有关蔚来赛里木湖充电桩仅供本品牌用户使用的吐槽引发热议。而在23日,蔚来副总裁沈斐也对此进行了正面回应。
发帖者称,其在新疆自驾过程中遭遇了蔚来充电桩不向其他品牌开放的情况,且沿途没有其他充电桩。这也导致了发帖者采取了非正常驾驶方式以延长车辆续航,并最终依赖于加油站的电源进行了补能。同时,发帖者还对蔚来的品牌格局发表了负面观点。
而蔚来副总裁沈斐德回应也是简单直接,基本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蔚来没错,只是具体的执行优先政策还有提升空间。二是充电桩成本高,其他品牌若想提升用户体验,也可以协力建设,或进行商务合作。三是不接受道德绑架,蔚来已经并将继续推动行业前行。
从公众的讨论来看,主流意见还是对蔚来表示理解,同时也有部分观点认为蔚来应该采取更加开放的姿态。但无论如何,争议的产生都必然有其背后的原因,就蔚来这次的事件来说,关键不仅在于补能资源的有限性,更与公众对蔚来的高预期息息相关。
基建具备公共性,政策优化仍有空间
尽管公众讨论的风向大多站在蔚来一方,但从公共性的视角出发,发帖者的情绪仍然反映出了一些难以忽视的客观事实。
首先,充电桩作为新能源车补能体系的重要一环,不仅是一项商业服务,更是一种基础设施。在补能便利的城市场景,人们更加重视其商业经营属性,但在补能资源有限的地区,其基础设施属性就会被突显出来。
正如能源、通信、水务等行业,乃至微信这样的互联网新基建,其不及需要考虑商业利润,还需要承担维持社会运行的责任。对于赛里木湖停车区的蔚来充电桩来说,作为周边唯一的公共充电桩,考虑社会公共性并非是一个非分的请求。
此外,充电桩并非空中楼阁,其需要占用电网容量、土地面积等有限资源,建站或运营期间也大概率能够享受到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补贴。
如此一来,充电站也更加需要在经营过程中考虑社会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更多用户提供补能服务。
根据网络中传播的截图显示,位于赛里木湖停车区的蔚来充电桩在旅游旺季采取了11时-18时暂停向其他品牌车型提供服务的做法。
也就是说,其他品牌用户仍然可以在上述时间外通过蔚来充电桩进行补能,已经算时一个兼顾平衡的做法,值得肯定。
只不过在政策细节上,蔚来仍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例如在充电桩无蔚来用户补能时恢复向其他品牌用户提供服务,即便有蔚来车主后续抵达,亦可通过暂停供电的方式劝离其他用户。
又或者是以显著高于日常水平的价格向其他品牌用户提供服务,以夸张的高价进行筛选。这不仅能够满足第三方应急场景,实现了基础设施的保底属性,也能够为蔚来体系获取经济上的补偿。
正如沈斐在微博中的表述,“找些更精细的方法……目前从时间上一刀切某个时段的并非最佳方法,要优化。”
偏远地区补能难,蔚来砸钱换体验
在旺季限制充电桩向其他品牌服务,蔚来不会不知其中隐藏的风险。之所以依然采取了相应政策,关键还是在于补能体系的高成本负担。
在当前行业内,一个快充站的建设成本大约为100万元,而换电站的成本更是高达300万元左右。
根据蔚来汽车财报和官方信息显示,蔚来2022在能源服务方面的成本增加值就超过了15亿元,而2023年其新建换电站的投入也达到了约20亿元。
重金投入下,截至7月24日,蔚来已经在全国落地1571座换电站和2828座充电站,充电桩数量也超过了1.6万根。
同时,蔚来还宣布将在今年内新增1000座换电站,并在2025年打通“9纵9横19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而本次事件所涉及的赛里木湖景区充电站,正是其布局从西安到伊犁这道“丝绸之路”条线的其中一环。
通过高德地图查询可知,在蔚来赛里木湖景区充电站之外,距离较近的公共快充站均分布于附近城区而非高速,实际路程大多在100公里左右,驾车大约需要一小时。
例如在赛里木湖东部的博乐市,分布有国家电网、小鹏汽车、特斯拉等快充站。而位于赛里木湖西部霍尔果斯则分布有蔚来、极氪、特斯拉、星星充电、驴充充等更多快充站。
如果以发贴用户所反馈的克拉玛依至赛里木湖(最终大概率行至霍尔果斯)线路来看,除蔚来外,几乎没有其他位于景区/高速公路的快充站。
此时,用户虽然可以提前规划沿线的国家电网充电站进行补能,但需要绕出更多的路程,花费更多的时间。
对于新疆这种单日行程动辄数百公里的自驾行程来说,增加的时间显然会严重影响用户的出游体验。这也似乎正是发帖用户选择蔚来充电站,而非其余国网充电站的原因所在。
为了更好的提供补能服务,沈斐在微博中呼吁其余品牌用户也要敦促各自品牌多建桩。但考虑到当前新能源领域的价格战背景,以及蔚来用户为其服务体系所付出的价格溢价,各家品牌的自建桩速度似乎并不乐观。
由此,我们也不难断定,在蔚来高投入、车主高溢价的逻辑下,优先本品牌的车主的补能服务显然合情合理。而至于其他品牌用户,做出更为冗余的充电规划或许才是避免窘境的务实方案。
写在最后:
其实相比于资源配置的底层原因,更能引起公众情绪的还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虽然蔚来有着开放、包容、以人为本的品牌形象,但作为一家商业公司,蔚来也必须在有限的资源下以品牌用户身份区分原本平等的人。
出于理性,大部分公众都能表示理解,而对于无可避免的负面声音,蔚来也只能无奈承受。毕竟,蔚来在享受品牌价值益处的同时也需要承担其中的风险。
有时候,哑巴亏不吃也得吃。
推荐
吉利汽车与极氪 签订合并协议
车界江湖平民MPV,长4.9米,配双侧滑门,3种动力,比奥德赛大,或10万起
二傻聊车15分钟锁单11583台,4.9米大5座,搭鸿蒙座舱+华为智驾,全铝底盘
小俞试车奇瑞回应补贴申领问题!多家车企共被核减8.6亿元补贴背后
汽车K线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汽车通研社智能科技赋能下的传统车企 奕派007值得买吗
汽车之声家载美好 「自在」升级 海豹06DM-i旅行版&海鸥自在版郑州上市
车主专享汇宝马牵手Momenta共研智驾系统,明年“上车”iX3L
汽扯扒谈宝马携手Momenta 打造全新智能驾驶辅助“中国方案”
汽车商业评论这3万5,花的值吗?
BMWsky宝马会从销量冠军到全球布局,比亚迪如何用创新书写绿色出行新篇章?
车务网岚图FREE+上市即火爆!15分钟订单突破11583台
先锋汽车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