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思熟虑,威马汽车自愿终止与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RTO进程。威马汽车仍是APOLLO出行的重要股东,未来将继续支持APOLLO出行的发展。”9月10日中午,威马汽车在官方微博账号发布了这则消息。
此前,9月8日,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发布公告宣布,终止一项在今年1月11日公布的重大反向收购。这一收购即为,以20.2亿美元(约146亿人民币)向威马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威马汽车)收购威马汽车子公司。公告提及,终止收购的原因包括全球市况动荡、金融市场氛围持续不确定和短期经济复苏等因素。
原本,在这场反向收购之后,威马汽车将可以完成借壳上市。但是,随着此次收购终止,威马汽车港股上市的机会变得更加渺茫。
“借壳上市”落空
2023年1月,APOLLO出行发布公告,将以20.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8亿)向威马汽车收购威马汽车子公司,通过以每股0.55港元配发288亿股的方式进行结算。当时,市场普遍认为,威马明确了其借壳上市融资的路径。
在增发股份收购同时,APOLLO出行还披露,将向不少于六位独立承配人配售71.23亿股股份,每股配售价不低于0.55港元,该项配售所得款项总额将约为39.18亿港元,筹资净额估计约为35.26亿港元。
上述所得款项的70%将用于进一步发展威马的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高性能顶级超跑及智能电动乘用车等业务,20%用于稳固电池和芯片等供应链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APOLLO出行前身是德国超级跑车制造商Gumpert,在2012年被中国香港的一家公司收购并更名,之后在2020年3月,香港珠宝及钟表贸易投资公司力世纪收购APOLLO 86%股份。
APOLLO出行自身的经营状况也不乐观。根据2023年中期业绩显示,APOLLO出行上半年营收大幅缩水至1.28亿港元,同比减少72.5%;期内亏损8243.8万港元,经营状况转盈为亏。
同时,作为一家出行公司,其主要收入来源也不是汽车销售。汽车业务营收仅有360万港元,但珠宝、钟表等业务营收则高达1.03亿港元。
今年1月,APOLLO出行发布公告的同时,还发布了一则公告中包含“建议临时融资”,公告中显示,威马正在谋求公告之日起未来两至三个月内的三笔临时融资,以为收购目标集团的营运补充现金流及营运资金。三笔融资分别是澳门地区某知名商业银行2.5亿港元;正威国际5亿元人民币;雅居乐集团旗下巨国投资两笔贷款,合计15亿港元。
但是,随着APOLLO公告终止收购威马协议,上述超2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或将落空。
多种因素造成危局
事实上,在尝试反向收购APOLLO出行、“借壳”港股上市之前,威马汽车曾多次尝试上市。
2021年1月,威马尝试登陆科创板,上海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威马汽车已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申请条件,上交所即将受理其递交的申报材料。但是在随后的审查过程中不断有问题爆出,最终未能成功。
2022年6月,威马在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但12月1日威马的招股书已经处于失效状态、且并未更新。按照港交所规定,拟上市公司若6个月内未能通过聆讯或上市流程,则IPO申请状态会转为“失效”。
2023年1月12日,APOLLO出行发布公告之后,威马汽车CEO沈晖曾在微博上借用影片《芙蓉镇》的台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结合多方数据显示,威马汽车2020年销量2.2万辆,2021年增长一倍,达到4.4万辆,但是到了2022年,其销量又降低至2.9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从A轮融资到D轮融资,威马汽车总计融资超过350亿元,超过蔚来、小鹏、理想上市前的融资。
不过,根据威马汽车港交所IPO招股书显示,从2019年至2021年,三年累计亏损超136亿元。IPO招股书中也明确表示,“我们的运营需要大量资金。如果未能按可接受条款获得充足融资,则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威马汽车将资金链出现问题主要归咎于疫情影响和供应链问题,2022年10月,一份业内流传的沈晖内部信显示,2022年威马汽车不仅受到多地疫情影响,还面临着供应链的巨大挑战,原材料成本急剧上升、供货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威马汽车的生产经营。
沈晖也曾发布微博称,“过去一年因为疫情和市场环境的客观影响,威马确实遇到一些困难。”
业内看来,威马汽车从新势力头部品牌到现在这种境况,与其营销和创新能力也有一定关系。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汽车头条记者表示,威马早期选择了传统车企的营销模式,后来证明这种方法是失败的。
“新世纪需要互联网营销,但是威马汽车意识的比较晚,发展时机已过。”张翔认为,威马汽车没有在最火热的时候积累下品牌粉丝。
同时,威马汽车的创新能力与其他新势力品牌相比也不够出众。品牌车型较为中庸,缺少“标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被用户记住的特点。
在自动驾驶赛道,威马汽车也不够突出。根据威马汽车港交所IPO招股书显示,百度持股5.96%,其自动驾驶主要依赖于百度。但是在2022年底,百度阿波罗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才正式亮相,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威马汽车的智能驾驶属于一定的“真空期”。张翔认为,如果百度智驾可以提早落地,对于威马汽车也将提到一定助力。
活下去,要找新出路
作为一家车企,研发售卖车型是最重要的生存途径。对于威马汽车来说,想要研发车型和重建销售体系,最重要的便是资金。
记者探访发现,威马汽车线下门店几乎已经易主,有的变为了别克经销商,有的成为零跑线下门店。一位威马汽车车主也向汽车头条记者表示,现在威马已经找不到线下维修渠道了。
威马汽车官方微博曾发布消息称,全国将有超过100家经销商门店陆续恢复常态化服务,为用户解决各类购车、用车问题。不过,目前威马汽车的资金链似乎难以支持其恢复经销商门店。
“现在电动车领域这么卷,没有新产品很难活下去。”张翔向记者说道。现阶段,不断推出新产品的车企都需要频繁降价才能获得销量,对于威马这样的车企来说,没有新车就很难翻盘。
张翔认为,现阶段威马汽车最重要的就是融资,因为资金链断了以后什么都干不了,如果能融到资,就还有希望救活。
同时,威马汽车也需要拓展新的销路。国内市场难以重启的背景下,可以尝试开展海外市场。
2022年7月,威马EX5车型顺利获得WVTA欧盟大批量认证证书,后来还获得威马E5车型的SSTA欧盟小批量认证证书。
沈晖曾表示,抛开品牌因素,威马的产品竞争力不比欧盟、美国任何一家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差。3月,威马汽车方面表示,在以色列、迪拜、土耳其、东南亚等地拿下超万辆的海外订单。
不过对于威马汽车来说,想要重回国内市场,不论是融资还是出海,都需要加快脚步。毕竟现如今的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想要追上市场的脚步并不简单。
对于威马汽车的未来,沈晖似乎有所打算,财联社9月10日爆料,“有接近威马汽车的业内人士表示,沈晖本人已不在国内。”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另一知情人士的证实。而沈晖本人似乎是为了做出回应,在其个人微博账号中写到,“这周去了慕尼黑和纽约,好事多磨,静待花开”。
推荐
新能源9月销量飘红 国产品牌“遥遥领先” 理想创新高
鬼斗车岚图交付终于破五千,还会有后劲吗?
汽场22.98万起,CLTC综合续航里程1215km,传祺ES9发布预售
车评社3个月,93万辆缺口,比亚迪还能完成300万辆目标吗?
汽场中国最强硬派越野皮卡 山海炮性能版西安首秀
車言道比亚迪海豚危险了,江淮钇为3不到10万续航超500千米,拉爆性价比
车知事创造30万与300万零差距 远航汽车重新定义新能源豪华汽车新标杆!
爱玩儿车EverCar同样主打亲子出行 不到理想L9一半的价格 SPV新秀极狐考拉不香吗?
車言道新Model 3取消所有雷达,特斯拉的纯视觉智能驾驶靠谱吗?
蜗牛车志你的车险返现优惠,马上就没了?国家为何要严打“返佣”
买车家第八代宝马5系要来了,真的确定是“全新换代” ?
买车家奔驰GLC优惠6.5万!多款高端SUV大降价,全是畅销好车
蜗牛车志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