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错峰游青甘,有哪些惊喜等着我?(下)
2024-06-16 12:47 4099次阅读

踢车帮

《踢车帮》就是Teacher bang,一个以汽车视频为主的自媒体平台,节目是好节目,文章是好文章,我们就是要告诉你,车正不正经!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对于广袤的大西北而言,避开人流来一次自驾游,再合适不过了!

书接上回,在大柴旦镇住下后,青甘线后半段的行程,还有更多精彩继续……

Day 4:大柴旦

主要景点:大柴旦翡翠湖

在大柴旦镇休息一夜后,第二天一早,我的目的地就是离小镇不远的大柴旦翡翠湖。

翡翠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侧,原属盐湖采矿区,是人工挖掘出的盐湖地貌,属硫酸镁亚型盐湖。湖内富含不同浓度的钾、镁、锂等多种元素,在不同的天光云影下,呈现出迥异的色泽,或似圣托里尼般湛蓝,或似翡翠般青绿,也可以在这里找到Tiffany同款奶蓝色系。

沿着大盐湖的周围,分布着一些尺寸不大的盐湖,可以清晰地看到从湖面到湖底的由矿物盐层层堆叠组成的神奇湖床结构。极度饱和的盐水中有一些如絮状的结晶,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和淡水湖截然不同的状态。

水和盐的简单组合,借助光的力量,就能创造出这般五彩斑斓又晶莹剔透的世界。盐湖固然美丽,但是最好“只观不触”,毕竟这种高饱和的盐水沾在手上,一会就会产生结晶,甚至于蜕皮现象。当然,更不要尝试去饮用。

虽然你可能会对盐湖感到好奇,但还是要对自然保持敬畏,毕竟盐湖的生态环境算不上非常稳定。把它留在相机里,就是它最好的归宿。

告别了大柴旦,下一站即将直奔青海湖。而大柴旦和青海湖之间,还有一处著名的茶卡盐湖。此次行程未能抵达,原因是茶卡盐湖在淡季进行景区整修未能开放。淡季出行固然能避开旅游高峰,但错过部分景点也多少有些遗憾。

(茶卡盐湖,图片来自网络)

茶卡盐湖同样也是盐湖地貌,但呈现出的是另一种风格。风平浪静的湖面如镜,倒映着天光,被誉为最澄澈的“天空之境”,而大柴旦则更像是散落在大地的珠宝玉石,色彩饱和度极高。两者互为补充,且茶卡盐湖又处在西宁和大柴旦之间,对于自驾旅行者而言,在开放时间段顺路打卡,非常值得推荐。

行驶500余公里,抵达青海湖此时已是接近日落时间。青海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湖,湖水面积4625.6平方千米,湖水容量743亿立方米,抵近看更似海而非湖,沿途时不时有牧民的牦牛作伴。我决定在青海湖沿线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黑马河镇投宿。

黑马河镇规模不大,有许多餐厅会从4月开始陆续开放,但是餐饮物价偏贵,而且受海拔较高影响,主食口感比较夹生。如果对饮食要求不高的朋友,在此处可以考虑吃一些制成食品过渡一下。

Day 5 海南州至西宁

主要景点:青海湖、塔尔寺

在青海湖旅游,很多朋友会选择已经开发较成熟的二郎剑景区。泛舟青海湖当然是不错的选择,而我这次算是“另辟蹊径”,去了离黑马河镇不远且规模较小的东格尔观景台。

这里号称是可以最近距离接触青海湖一处景点,午间抵达正是海鸥的进餐时段。成群的海鸥发出整齐划一的鸣叫声,等待着游客的投喂。此时带上一大包小馒头,逐个丢向湖边,眼尖的海鸥便会争相竞食,好不欢快。

青海湖的海鸥一般是红嘴鸥品种,羽毛由灰白过渡,阳光照射下质感细腻,略呈高光效果的头部映衬出海鸥挺拔的英气,当然偶尔也有一些头部白化的个体,“颜值”方面就略逊一筹。

这些海鸥极为活跃,视觉对食物的捕捉也极为犀利。如果想和海鸥来场亲密互动,只需把食物轻轻拿在指尖举到高处,几分钟后,就会有海鸥快速飞过并以极其精准的动作将食物掠走。

此时指尖可能会感受到海鸥坚硬的喙夹击食物带来的冲击,但一般不至于受到实质性的伤害,而这种与活泼的生灵近距离互动的体验所带来的欢乐,会给人带去一种“解压感”。

东格尔观景台绝对算得上是此次旅行的宝藏打卡地,不止是门票免费,与海鸥的互动更是充满惊喜。青海湖虽为咸水湖,但相比那些盐湖而言,饱和度已经大大降低,水草丰美的宜居环境,适合动物栖息。所以在我看来,青海湖最好的“打开方式”,就是与尽可能多的动物进行亲密接触。

离开东格尔观景台,下一处目标我准备直奔西宁市以南的塔尔寺。途中路过二郎剑景区,此地正在进行道路维护,路况较为复杂,又恰逢下雨,没有进去打卡,也不算留下太多遗憾。

从青海湖到塔尔寺,可以选择途径京藏高速,也可以途径扎哈公路与227国道。前者距离更长,但路况简单。后者则需要沿着河谷翻越海拔3820m之高的拉脊山。对于热爱驾控的伙伴们,拉脊山的山路值得挑战,从青海湖往西宁的方向坡度相对较缓,但是天气变幻莫测,至少在4月末的季节,还可以看到巍峨的冰川就在路旁生动地孕育。

抵达拉脊山顶远望,冰雪在大地中塑造出的沟壑,尽在眼前。下山之路弯道会变得更急一些,短时间内就要从海拔3820m的拉脊山口下降至海拔2700m左右的西宁湟中区,可见其坡降之迅猛。

翻过拉脊山,塔尔寺就在不远处,我也得以在寺庙晚上下班前2小时左右抵达,参观此次青甘之旅中又一项重要的人文景点。

塔尔寺始创于公元1379年,是藏传佛教地位最高的大师,即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宗喀巴大师在藏区享有崇高的地位,长期政教合一的前藏与后藏地区,其两位领袖都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由他的思想为起点创立的格鲁派宗教,长远地影响了所有藏民的精神世界与世俗生活。

寺庙最早是由宗喀巴大师诞生地的一棵菩提树诞生而来。宗喀巴大师抵藏修行后,其母随其指示在其出生地,将一株传言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然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的白旃檀树修建了一座石堆佛塔。

后世又在这座佛塔外以金银包裹,逐渐形成了大金瓦殿内高12.5m的佛塔,保存至今。而那株菩提树的根,也蔓延至了大殿外,伴生出另一株生机盎然的菩提树。菩提树一般长在热带地区,因此,能在高海拔的青海地区长出这样的一株菩提树,被信众视为神迹。

塔尔寺有着典型藏式建筑的外观,它的历史可以概括为先塔后寺,先有佛塔,后世再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功能完善的寺庙。在藏区,寺庙除了研经传道,还会收集保存并研读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在某种程度上,藏区文明的火种,与宗教的兴旺,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于藏传佛教僧人在寺院中涉猎的技艺非常之广,他们的身份不止是礼佛诵经者,同样也是极为出色的能工巧匠。塔尔寺内可以看到壁画,唐卡,还有大经堂内极具立体感的堆绣,以及由寺院僧人每年寒冬由手工精心打造并低温储存的酥油画。其艺术造诣之高,他处难觅。

当然,以上说的这些千古讼唱的传说与精美绝伦的艺术,只有亲眼所见,方知其凝聚的文明价值。毕竟在寺院任何一处有顶的大殿内,游客都不被允许拍照。我们既要遵守宗教之风俗,同时也完全相信,对您而言到塔尔寺一览这些文化瑰宝,定将不负此行。

离开寺庙抵达西宁市区,虽然已是晚上7点左右,但是得益于相对靠西的位置和较高的纬度,4月的西宁此时还没有完全天黑。作为省会城市,晚餐的选择相较此前沿途的镇区,要丰富许多。

我选择在西宁南关清真寺附近点上一份西北特色餐食椒麻鸡。花椒刺激的口感与夹生的洋葱、青椒等爽口的食材相得益彰,令人胃口大开欲罢不能。饭后在清真寺外围闲逛,庄严而充满几何力量感的清真寺,又呈现出别样的异域风情。不同文明、不同信仰在青海这片土地的交织,便是西宁最大的魅力所在。

Day 6张掖

主要景点:祁连山国家地质公园 七彩丹霞

从西宁出发前往甘肃省,目前还没有高速完全直达,中间最大的阻隔便是祁连山脉。祁连山南北两侧都有张汶高速路段通行,而穿越祁连山脉的路段则是由227国道连接两端,这便是祁连山国家地质公园所在。

为避免夜间在风雪交加的祁连山内行车,我先抵达隶属青海省的祁连县投宿。第二天一早,再从祁连县出发,翻过祁连山脉,抵达另一侧的甘肃省。

从祁连县开出后,227国道基本沿着河谷向前延伸,路面绝对的高差与坡度不算太大,天气与能见度良好的白天,驾驶也没有特别高的挑战。但是两侧冰川的面貌,显得更加完整。如果说昨天的拉脊山算是“开胃小菜”,那么今天的祁连山脉,绝对算得上是冰川地貌的“硬菜”。

祁连山内雪水丰富,滋养着山脉两侧的土地,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西北地区大片干旱荒漠土地产生连接,从而形成了一道阻碍荒漠化的天然屏障。

这种在几十公里范围内地形地貌剧烈变化的特征,只有亲自驾车穿越其中,才有深度的体会。目前西宁和张掖之间,是有高铁贯通的,但是在穿越祁连山脉时,高铁只会穿行其中的隧洞。这固然提升了出行的效率,但是自驾所带来的乐趣,则是不能比拟的。

离开祁连山脉再进入甘肃,土地便显得开阔、平整且干旱起来。对于课本上“河西走廊”的形态以及现代甘肃版图的形成,经过这次穿山之旅,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甘肃所处的位置,恰好就是多座山脉中央天然形成的地势相对平坦的通道,虽然水汽到访此地总是很吝惜,但对于商贾而言,也是一条可以相对缩短抵达西域耗时的捷径。而在这干旱的环境中,我将探访的是另一处地质奇观——七彩丹霞。

张掖被认为拥有着世界级的丹霞地貌,其丹霞地质公园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可。其实丹霞山最早被研究者所定义,是在草木茂盛的粤北地区,但位于西北干燥地区的张掖所呈现出的丹霞地貌,有着它极为特殊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丹霞地貌首先要发轫于陆相红色岩系,但是伴随着时间变化,在封闭的、相对干燥的内流盆地环境中,这些基层由外及内会堆积出不同硬度和颗粒大小的岩层。由于干旱的环境,这些岩层之间分明的界限得以完整地保留。

同时,这片土地又伴随着地球内外力的变化,如褶皱抬升、风蚀等各种作用,最终五彩斑斓但又遵循着一定排列规律的七彩丹霞地貌,才最终得以浮出地面,成为从不同角度可观察到的奇特地貌。

规律性的线条,结合岩石五花八门的外部轮廓,于是人类的想象能力又得以启迪。这似五花肉,那似扇贝,那又似千年灵芝,神龙戏火,灵猴观海,众僧拜佛……即使是同一地貌区域,在不同的角度观赏,也能描述成不同的故事。这种神奇富有神秘色彩的地貌,也成为了登上荧幕的常客。

当然,这种七彩丹霞地貌也是不可再生的地貌特质。虽然足够干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它的稳定性,但是攀爬等外力因素,也有可能对它造成不可磨灭的损坏。游览者务必遵循景区规则,只把美景收在相机之中。

我不禁感叹,原来对大自然而言,想要创造一个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手段也是如此多元。它既有天马行空的调色板,也有属于自己的画笔;它既可以用水、盐和光的力量,创造出一种在流动中维持平衡的色彩,也可以用时间的沉淀与内力的外化,创造出另一种坚硬但富有律动感的画面。

大自然的力量,究竟又有多少,不为我们所认知呢?

总 • 结

伴随着七彩丹霞之旅的结束,此次旅程也终将告一段落。淡季出游,少些拥挤,省些成本,也难免留下些遗憾。最终,行程定格在2314公里,平均油耗来到5.6L/100km,我踏上了返程之旅。

此次青甘环线旅游,虽然没有完整闭环,但已经完成了70%以上有价值的打卡点,相信对各位读者而言,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总结与建议:

★全程含过路费、租车费、油费在内,交通总开销在2800元左右。四人出行平摊,将会极具性价比,如果两人出行,自驾带来的出行自由度和额外的风景,也值得为之付出一定额外的成本。毕竟有许多值得一去的景点,搭乘公共交通的便利度将会大打折扣。

★进入初夏季节,昼长夜短,同时更偏西的地理位置,为晚间行车提供了诸多便利。建议白天深度游玩,傍晚5点后,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前往下一目的地提前住宿,基本在日落前覆盖抵达方圆半径400km的区域,对青甘线的景点而言节奏合适,既提高出行的效率,同时也不会有开夜车的紧张感与风险。

★新能源出行体验现在也越发值得关注。如果您是混动车型,在不同地方露营或者在车内休息待上一段,十分惬意,无需担心续航问题,电池提供能源也十分适合原地驻车场景。

★如果您想开纯电车型,现阶段大柴旦镇往东青海地区,无论高速或城市,基本能满足您的补能需求,但是大柴旦以西向敦煌方向行驶,中间也有400km不到的补能“盲区”,且涉及一定的海拔高差,需要对您的爱车续航能力有充足的提前准备。此时不建议您在这段路程打卡需要绕路的水上雅丹景点,会对您爱车的续航能力考验加剧,如果您坚持前往,那么建议中途下高速,在阿克塞县做一次补能,确保续航安全。

★雪山冰川路况不乏物流车辆,要格外安全行驶,观察不完整的,弯道可提前鸣笛示意。高速路段,则需避免因车流较少导致的超速行驶。

★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省内气候较为干旱,记得补充水分,同时适当节约用水,爱护环境,不要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过多负担。

★旅游途中时刻注意遵循景区规则规定,非请勿储,非准勿摄,文明出行,保护自然和人文遗迹。

★饮食虽畅快,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同时增加水果摄入。

祝您玩得开心,旅途愉快!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温风

# 比亚迪 # 海鸥 # 旅行者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