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车市半年报 ▏上半年的这十件车事,哪件让你印象深刻?
2024-06-28 18:02 1381次阅读

马拉车市

说负责任的话,负责任地说心里话。

随着2024年上半年即将完结,《马拉车市》车市半年报车事篇也随之出炉。

当然,如果要把上半年所有的车事都列举出来,显然不太现实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为此我们仅选取了相对更有影响力,且更加引人关注的10件车事,并提取了10组关键词来予以概括。

在我们看来,2024年上半年的国内车市,也一定绕不开这10组关键词。盘点顺序大致基于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名并不代表事件的重要性高低。

01“价格战”

和去年一样,今年上半年车市最具影响力、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的一个关键词,依然还是“价格战”。但与去年打造这一关键词的主角(特斯拉和东风集团)不同,今年率先打响价格战的,则是比亚迪。

事件概述:2月19日,比亚迪秦PLUS DM-i、驱逐舰05均新推了荣耀版车型,且双车均给出了7.98万元的起售价,这不仅立即引发了车市热议,更让一众竞品感受到了切实的压力。

就在7.98万的秦出现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包括吉利、长安启源、飞凡、智己、奇瑞集团旗下四大品牌,五菱、东风标致/雪铁龙、别克、北京现代等十余家自主、合资品牌均选择了跟进,它们或宣布降价,或出台了力度颇大的置换补贴等优惠政策。至此,2024年的车市价格战拉开了序幕,且一直持续至今。

事件分析:今年上半年的这数轮价格战波及范围之广,涉及品牌之多,甚至连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参与,相较于史无前例的去年而言,可以说今年的情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此同时,该事件的影响至今仍在持续发酵,且丝毫没有终止的迹象。

如果说去年的价格战,还能用车企因为国家实施排放标准国六b阶段,而采取的降价清库存来“解释”,那么今年依然在持续的价格战,说明了这已然成为了目前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车企们的常规操作。

02“两会车声音”

今年上半年的第二组关键词,马拉车市认为应该是“两会车声音”。由于“两会”的重要性,以及车企代言人的“针对性”,车企领导在“两会”期间的发声,更能代表当下或者说是未来该车企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方针。

事件概述:今年“两会”期间,拥有全国政协委员(或全国人大代表)以及车企代表双重身份的10余位汽车人,纷纷提出了自己关于汽车行业的提案(或议案)建议。彼时,马拉车市也曾专门撰文作出了盘点分析,并根据车企代表的建议概括了几组关键热词,分别为“立法”、“出海”和“双碳”。

事件分析:相较于2023年“两会”期间的车企代表建议,今年汽车人们大多提出了新的建议方向和新的呼吁。多位车企代表提出了建议完善汽车数据产品、《自动驾驶法》尽快立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需修订,均体现出了车企对于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迫切性;

而同样被许多车企代表提及的汽车出口问题,不仅包括了现有车企出海遇到和希望解决的瓶颈,也是对未来的出海事宜进行了前瞻布局;而大多数车企代表提及的“双碳”事宜建议,则进一步彰显了车企自身的企业责任感。

03“上榜”

已经连续两年未出现在央视“3·15”晚会上的汽车类消费投诉,在今年315期间,再次作为热门消费品维权案例,出现在了本届晚会之上,而被点名曝光的汽车品牌则是宝马。

事件概述:今年央视“3·15”晚会上,不少宝马530Li车主反映,他们新购买的该款车辆传动轴部分经常会发出异响。据晚会上的一段宝马车主提供的视频显示,车辆在R挡和D挡切换过程中,传动系统会发出尖锐的摩擦声和金属撞击声。但当车主因为该问题向宝马4S店和宝马厂家维权时,却被告知“可以免费更换传动轴,并提供2000元的补偿(代金券)”。被采访车主普遍表示,不能接受这种处理方式。

晚会曝光后,宝马随即发布声明称,“宝马已针对该问题进行过技术核查,确认该现象不会影响行驶安全,并可以通过维修解决,宝马承担所有相关维修费用。”

事件分析:在该事件曝光之后,马拉车市对此进行了跟进并通过后期的实地探访作出过较为详细的撰文分析。结果是,人们所预料的后续连锁反应,并未出现,也未见大量车主到店维修投诉。事实上,除了今年央视“3·15”被当作汽车消费类投诉代表案例的宝马,还有许多品牌车型的消费者身陷这样或那样的维权投诉当中。并非只有“上榜”的才有问题,没上榜的品牌同样值得警醒,更需要积极妥善解决车主的正当维权诉求。

04“网暴”

在“3·15”后没几天,欧阳明高院士因为其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的一次演讲,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遭到较为强烈的反对和质疑,也把他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事件发酵后,网上也出现了为其“平反”的声音,并称院士遭到了“网暴”。

事件概述: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的那次演讲上,欧阳明高院士抛出了诸如“目前新能源汽车起火率比燃油车更低”等观点,并用PPT进行了六点回应说明。然而此观点却遭到了大量网友,甚至许多车企领导的反对和质疑,大家纷纷撰文或在社交平台上指出院士的观点不严谨甚至是错误的,于是也就有了所谓的“网暴”。

事件分析:其实在认真回看了欧阳明高院士的演讲后,马拉车市也曾撰文表示,对于院士的某些观点和回应说明不敢苟同。我们也清楚地指出了院士的六点回应当中的7处错误,并指其论据缺乏说服力,甚至有些引用的数据都是错误的。可即便如此,我们却认为这样的质疑,并不能称之为“网暴”,仅仅只是看法和观点不同而已。合理的质疑,不能也不该被戴上“网暴”的高帽。

05“参数风波”

车企间的隔空“互动”,甚至是“较量”,本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可在今年上半年,却发生了一件颇具流量,且两家车企甚至有些“撕破脸皮”的互怼事宜。

事件概述:今年4月8日晚,智己汽车在其新车L6的发布会上,将不久前发布的小米SU7列为了竞品车型,但对小米新车的个别参数进行了错误标注。此举引发了小米汽车的强烈反应,其公司发言人通过社交媒体连发三文,要求智己汽车公开道歉。而就在智己汽车三次正式致歉后,其官方直播间、官方账号评论区,甚至经销商门店的直播间却仍出现大量使用侮辱、诽谤、人身攻击语言的骚扰行为。为此,智己汽车也于4月11日向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出了《举报信》。

事件分析:原本只是一次“参数风波”,谁曾想后续的各方反应和事件发展走向,均超出了大家正常的理解和预期。马拉车市无意站队互怼车企的哪一方,我们只是觉得通过此次的“参数风波”,实则反应出了当下车市较为恶劣的竞争环境和风气。我们完全理解并赞同,小米要求错误标注数据的智己进行道歉,但也同样不齿于后续出现的“网络暴力组织”和“水军”开启的“骂战”。在马拉车市看来,只有只有良性的竞争才有助于大家共同进步,也才有助于产业健康发展。

06“甩锅”

今年上半年,还发生了两起车辆事故致人死亡的案例。除了两起事故均冲上热搜,引发大量关注之外,事件的背后也产生了人们关于车企遇事疑似第一时间在“甩锅”的讨论。

事件概述:两起事故分别为:4月28日的问界M7在高速上追尾洒水车,以及5月11日的长城炮用户在使用山海居车顶帐篷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两起事故发生后,两家车企均第一时间发布声明,且有着相似的一些措辞,即引发网友质疑它们疑似在“甩锅”的部分。

其中,有媒体报道问界首先声明称,事发车型是入门非智驾版,未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是博世方案。长城炮的声明也同样指出了“山海居”车顶帐篷的开发单位为秋野地(厦门)户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虽然都疑似“甩锅”,但后续走向却有不同。疑似问界方的回应,被博世发声明予以否认,而长城炮的声明却得到了车顶帐篷开发商的证实。

事件分析:出现事故,特别是致人死亡的重大事故,车企方面迅速发布声明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本就是车企的责任和担当。但谁曾想声明中的某些措辞,却成为了网友们怀疑车企是在第一时间“甩锅”的质疑依据。我们对在任何事故中遭受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失的用户均深感痛心,希望类似的悲剧越少越好,但同样也希望事故的涉事品牌能够更加体现出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起来,而不是第一时间忙着“甩锅”。

07“裁员广进”

随着车市价格战的不断持续,车市竞争日趋激烈,不少车企在今年上半年均采取了“裁员”的方式,或以此解决公司面临的难题,或以此提振公司财务前景。“裁员广进”也成为了上半年车市迈不开的一组关键词。

事件概述:今年年初,车企零部件供应商们集体打响了2024年车市裁员“第一枪”,多家零部件供应商企业开启裁员。3月23日,Stellantis集团宣布裁员400人;4月15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发布全员信,宣布特斯拉全球将裁员10%;5月份,包括大众集团、理想汽车、广汽本田等车企均推出了“裁员广进”计划,其中理想汽车此轮裁员涉及员工人数超过5600人,广汽本田此轮裁员规模也达上千人。

事件分析:不断曝出的车企“裁员”消息,客观上印证了大众汽车品牌CEO去年对2024年的那番整体预判言论,2024年的艰难性,恐怕正在一点一点地显现出来。在此大背景下,裁员究竟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我们尚无法断定。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从不断延续的价格战,到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车企的单车毛利率到实际的月销量状况,一切仿佛都在证明着,“裁员广进”大概率会成为今年车企的主旋律。

08“油电同权”

不久前,原本没多大声量的2024重庆车展,在车圈内火了起来。但真正使其在业内引发广泛讨论的,其实是同期举办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特别是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那场关于汽车行业“长期主义”论坛上的发言,将“油电同权”推成了今年上半年的车圈关键词。

事件概述:在此次论坛上,曾庆洪提出反对没底线的内卷,同时呼吁,希望在新能源汽车新车占有率达到50%的时候,能否在政策支持上,也实施“油电同权”。该观点带来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表示支持,更有人坚决反对。一时间,油车簇拥们和新能源支持者们各持己方观点,在网上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论战。

事件分析:该事件发生之后,马拉车市也曾专门撰文分析何为“油电同权”,以及究竟是谁在反对,谁在支持。反对“油电同权”者要么是已然all in或者自诞生起就是新能源的车企,以及现有的新能源车主或即将成为新能源车主的那部分用户。而支持“油电同权”的,则包含了诸如曾庆洪代表的广汽集团等仍有大部分精力和业务还在燃油车领域的车企,以及油车车主。

在我们看来,所扮演的角色和身处的位置,决定了不同的人对于是否应该施行“油电同权”有着截然不同的认知。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

09“反补贴税”

当“出海”已然成为了当下自主车企们发掘到的增量载体,并欣喜于找到了新突破口的时候,欧美等国家地区却挥来了一记闷棒。“反补贴税”,自然也成为了上半年的关键词之一。

事件概述:6月12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声明称,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将于7月4日开始针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根据文件,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0%和38.1%的关税,对参加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将征收21%的关税,未配合调查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加征38.1%的关税。

事件分析:此次欧盟针对亚洲主要是中国车企的这份政策歧视,在中欧各界均引发了巨大争议。而我们在对相关中国车企抱有天然的同情时,也在等待着相关车企的反应以及下一步动作。包括上汽集团、吉利控股、上汽MG品牌均发布了相关声明,在对欧盟此次加税表示反对的同时,也都表示了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在马拉车市看来,面对欧美的政策歧视,反倒能让大家看清,哪些车企或品牌,能在艰难的时刻,彰显出强者的格局、实力和底气。

10“抓水军”

上半年的关键热词,还有一个来自近期的车企呼吁“抓水军”,并给出了具体的奖励金额之事宜。

事件概述:6月19日,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发文称:某车企在使用黑公关手段,对比亚迪集团品牌及产品进行贬低、拉踩和恶意诋毁。就以上及过往情况,现向广大网友及社会各界,征集黑公关有效线索和证据,并对有效线索及证据提供者奖励20万-500万人民币。

次日,广汽集团宣布即日起成立网络举报中心,公开向网友征集针对广汽集团及管理层、企业家的网络侵权线索或证据,进一步维护企业品牌形象和合法权益,凡是举报抹黑造谣广汽的可获得10-100万元。

加之此前早就发布了悬赏金额最高达1000万元的长城和长安,以及已通过上线的法务部微博号,对涉嫌造谣、抹黑的自媒体进行公开反制,提起诉讼要求巨额赔偿并公开致歉的小鹏、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几乎车企们都已经宣布对“水军”开战。

事件分析:事实上,在当下的车市大环境下,几乎没有一家车企能够幸免于“水军”、“黑公关”们带来的困扰,整个行业这样的事情非常的普遍,各家对此深受其害、深恶痛绝,但又身在其中。我们一边看着各个车企通过这样的方式自证清白,但与此同时也不禁产生了这样的思考:如果人人都是受害者,那么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施暴者?

# 行业事件 # 长城 # 宝马 # 宝马5系 #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