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中欧电动汽车贸易关税来到转折点时刻
2024-11-28 09:59 3885次阅读

汽车品评

对汽车进行品鉴和评价,做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全媒体**发布平台。

图片图片


文 字 | 陈飞翔

设 计 | 小宇宙



球汽车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据数据显示,中国自主品牌已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据约20%的份额,在全球电动车市场更是达到60%的占有率。


今年1—10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528万台,出口增速25%。其中,2024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量172万台,同比增长15%。


图片


在2023年,中国出口的120.3万辆新能源汽车中,出口到欧洲市场的达到总量的38%,也就是说有将近46万辆新能源汽车进入到欧洲汽车市场。


与之相对的是,欧洲汽车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25%,而与此同时,2023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330万辆,同比增加超过20%。


毫无疑问的是,欧洲电动车市场还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随着一个高速增长的汽车经济市场正被翘首以待,其背后的竞争压力不言而喻。


图片


而欧洲新能源汽车转型的乏力,也同时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注定了欧洲市场在未来几年将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企与自主品牌们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必须要挑战的地方。


通过加征关税 限制中国车企在欧发展


伴随着中国车企频繁出海、向外合资项目不断落实,欧盟也开始采取措施限制中国车企在欧发展,其中一项就是,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自身缺乏竞争力的汽车市场,减缓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扩张速度,而其中欧盟关税涉及的主要车企就是比亚迪、上汽和吉利。


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已结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宣布在原有10%税率的基础上,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7%-35.3%的反补贴税,为期五年,最终关税将于当地时间10月30日正式生效。


图片


其中比亚迪税率为17%,吉利为18.8%,上汽为35.3%;在中国合作调查但尚未单独抽样的中国其他电动汽车生产商为20.7%,中国其他不合作的电动汽车生产商的税率为35.3%。


为了表面的保护与限制,欧盟看似避免了一场无底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对中国汽车企业建立了“贸易壁垒”,一道无形的墙阻碍着中国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全球化的决心。


对不少已经把欧洲视作重要出口市场的中国电动车品牌而言,市场拓展难度陡增,对于不少以出海为“救命稻草”的车企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在欧盟宣布加征临时反补贴税之后,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就已经出现了销量下滑的情况,短期的销量下滑并不可怕,而长此以往下去是,产品成本的不断上升,价格优势的不断下降,企业利润受到严重挤压,出海将成为一件困难的事。


两面性发展 欧洲车企也并不好过


这也可能成为“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变化。而这个受害者,一定不止有中国车企,更大的可能是目前本就不稳定的欧洲汽车工业,会再次遭遇波动。


就比如,大众汽车计划将关闭至少三家德国本土工厂,并裁撤上万名员工,以应对利润下降的局面;11月初,奥迪也曾宣布计划裁减约15%的非生产类工作岗位,以缩减员工队伍,此次裁员将波及4500个岗位。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是欧盟中一直以来都对加征关税持反对意见的国家之一,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汽车产业在德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该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等德国汽车品牌,都与中国市场有着深厚的联系。


因此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首席发言人西蒙·舒茨曾表示,目前德国乃至欧洲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本土汽车工业发展缓慢、竞争乏力,而加征关税对提高欧洲整体竞争力毫无助益。同时,失去中国的帮助,欧洲更将无法独立应对全球危机和气候问题。


“贸易保护主义绝对不是正确的措施,既不能给任何国家带来利益,也不能避免贸易冲突,”舒茨表示,“而贸易冲突中没有赢家,只有两败俱伤。”他表示,应当通过理性对话,共同寻找符合双方利益的解决措施,但解决措施“绝不是加征关税”。


又来到转折点


欧盟汽车关税看似靴子落地的背后,其实依旧是悬而未决,实际上,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征收关税的议题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了一年,但完成改变,或许只需要一个月时间。


即使在政策落地落地开始实行之后,中欧双方的磋商也从未停止过,事实上,中国和欧盟就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已经进行了多轮谈判,而谈判之中,有不予理睬,同样也有积极回应,谈判的结果的转变,也在等着转折点的到来。


图片


如今距离10月30日,欧盟发布关税仲裁结果还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又有新的消息传出。


11月23日,外媒消息显示,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伯恩德·朗格在接受德国NTV新闻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继续与中方就电动汽车进行谈判,接近与中国达成取消关税的决定。我们即将达成协议:中国可以承诺在欧盟至少以最低价格提供电动汽车。”


欧盟与中国将达成一项协议,取消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不过,伯恩德仍声称:“这些关税是所谓‘反补贴税’,而非惩罚性关税,旨在消除‘不公平竞争’。”


这中间的过程,是中欧技术团队的多轮磋商,是超过十轮的两地马拉松式谈判,而其中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莫过于是特朗普上台的关税“无差别威胁”了。


而根据其他消息渠道得知,中欧双方已经暂时达成了技术性共识,在价格承诺框架、协议执行机制方面取得了共识。


图片


转折点就这么悄然而至了,毕竟在10月29日之前,中欧双方经历的是1年的调查、4个月的谈判,中国也曾派到欧盟的工作组提出过多项“缓和方案”,即使是在宣布前夕的10月25日商务部长王文涛在巴西访问期间,还与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进行视频谈判。


即使是曾经已经落定的事实,依然还存在着转机,一切都还存在着变数。不过,有时候转折点或许就是这么出乎意料,所以未来还会有如何的发展,其实我们依旧难以预料,但是对于中欧双方来说,此时此刻,合作共赢才是必然的选择。


结语


与其说欧盟关税是地缘政治的极具变化,营商环境的持续恶化,倒不如结合时代的大背景去看问题,其实也会发现,两方的利益博弈,反而不如三方博弈来的互利共赢。


近年来,中欧电动车贸易因关税争端成为焦点,但或许伴随着特朗普入住白宫,这一年多的争端又将迎来一个阶段性的结局。而更公平的贸易环境将何时建立,也只能静待后话了。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