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东风奕派牵手华为,“HI PLUS”再添一员?
2025-01-24 23:26 8140次阅读

车壹条

一个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推崇深度阅读的汽车自媒体。这里不仅传递最真实和鲜活的行业重磅**,还提供理性看待问题的视角并给出建设性的问题解决之道。

继东风岚图、东风猛士科技之后,东风汽车旗下奕派品牌也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

1月22日,东风奕派与华为在华为深圳总部签署智能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公开信息显示,双方将“在智能汽车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并联手打造一系列中高端智能化车型产品。

这样的描述,和此前华为与阿维塔、广汽集团签署深化战略协议时的描述一致。

华为与阿维塔、广汽的深化合作,被业内视为华为“HI模式”的升级版本,业内有种叫法是“HI PLUS”模式。

可以说,赛力斯、智界在终端市场的成功,让众多车企看到了华为“点石成金”的魔力,车企们正在想尽办法提升自身“含华量”。

众车企争抢“财富密码”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分作三种模式:汽车零部件供应模式、HI(Huawei Inside)模式,以及由智选车模式升级来的鸿蒙智行,合作深度依次递增。

在华为的全方位扶持下,最早和华为展开合作的鸿蒙智行“元老”赛力斯,已经从一家普通的廉价面包车制造商,一跃成为中国豪华车市场的耀眼明星。

2024年,赛力斯赚得盆满钵满。财报预告显示,赛力斯2024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亿元到6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赛力斯也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年度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更晚入场的智界,也更晚收获。直到2024年国庆期间,R7每天收获一、两千订单量时,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才真正体会到了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的快乐。

鸿蒙智行联盟中各品牌的表现,也给了其他车企启示:越早与华为合作,合作得越深,收获可能也就越大。

在鸿蒙智行已经满员的情况下,车企们只能通过不断拓宽HI模式的边界,以此来获得华为的更多资源。

从去年四季度以来,车企们与华为“拉关系”的戏码集体上演。11月份,广汽发布公告称,将与华为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构的全新汽车品牌,新品牌一度被外界解读为“第五界”;12月份,阿维塔和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时称,双方将以新模式推动合作迈入新阶段。

就连曾经抛出“灵魂论”的上汽集团,也在今年1月份被曝出正与华为展开接触。

此次奕派牵手华为,算是东风汽车与华为的合作在广度、深度上进一步加码。在此之前,东风已在合作项目中尝到甜头,岚图、华为联合打造的全新梦想家,如今已是新能源MPV市场销冠。

能上船,不意味着一定能上岸

不少车企都希望能搭上华为这艘大船,但它们最终会像问界、智界那样,取得成功吗?

这将取决于多个层面。首先便是车企们的自身实力。在鸿蒙智行模式下,华为对于问界、智界、享界、尊界的扶持,覆盖产品定义、研发制造、品牌塑造、销售渠道等多个层面。但后入场的车企们,不会再有这样的待遇了。

近期与华为深化合作的长安、广汽、东风汽车,以及与华为传出“绯闻”的上汽,同为国企,但造车功底和品牌塑造能力有高有低,这或将直接影响到合作项目的后期走势。

其次,车企们在与华为合作时,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姿态,以保证合作项目高效推进。

在这点上,智界有发言权。如今势头凶猛的智界,早期进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智界首款产品S7的交付延迟问题,曾让这款车输在起跑线。之后为了保证和华为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尹同跃甚至开除了一位奇瑞高管,“理解了合作,不理解就走人”。

还有一点,华为是否还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如此多的合作项目?“(现在)很多车厂想跟我们合作,我也很抱歉,我手里没有那么多资源了。”2024年12月份,余承东接受央视《经济引力场》访谈时直率地谈到了这一点。

资源有限,如何做到“雨露均沾”,这考验着华为以及合作车企们的智慧。但不论如何,从鸿蒙智行旗下“四界”的发展势头来看,早点上船、深度捆绑一定不是坏事。

# 行业解读 # 鸿蒙智行 # 东风奕派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