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这片竞争激烈的战场上,一汽奔腾作为央企旗下的汽车品牌,近年来在燃油车和新能源领域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销量下滑、品牌影响力减弱、产品换代周期长等问题,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奔腾品牌喘不过气来。
2025年1月1日,一汽奔腾官方发布了其2024年度的销量数据,全年总销量为150777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2872辆。作为拥有央企背景的汽车品牌,一汽奔腾交出的这份成绩单着实令人堪忧。要知道,早在2014年,奔腾品牌就曾创下过年销售18.56万辆的销量纪录。
面对如今多重现实压力,一汽奔腾管理层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奔腾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虓是一位财务型高管,在汽车销售领域却没什么经验,所以有效引领一汽奔腾走出困境,恐怕并不好说。
目前,奔腾在燃油车领域缺乏能够独当一面的“能打车型”。作为奔腾品牌销量支柱的奔腾B70,2024年奔腾B70全年累计销量为43962辆,月均销量勉强维持在三千余辆的水平,与昔日辉煌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落差。同时,其他燃油车型如奔腾T77、T55等,更是销量惨淡。奔腾T77在2024年累计销量4468辆,同比下降6.59%。奔腾T55在2024年累计销量为3180辆,2024年11月,奔腾T55的月销量更是低至9辆。
产品换代周期长,也是导致奔腾燃油车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快速迭代的汽车市场中,消费者对新鲜感和创新性的需求日益增强,这要求汽车制造商必须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车型。然而,奔腾B70、B50等经典车型在市场上存在时间过长,换代周期拉长,导致产品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以奔腾B70为例,第一代车型于2006年8月18日上市,至今已有18年之久,虽然已经更新到第四代,但由于未能及时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更新换代,最终作出了暂时退市的决策。同时,奔腾B50在竞争中也被逐渐边缘化,销量下滑最终导致停产。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汽奔腾尽管入局时间较早,却未能取得显著成果。早在2008年的时候,一汽奔腾就推出了全混合动力的HEV轿车奔腾B70HEV;2009年,一汽奔腾又展出了B50 HEV混合动力轿;2010年,更是带来了奔腾B50纯电动轿车,然而,这些车型并没有在市场掀起波澜。
目前,一汽奔腾在售的新能源车型中,主要包括奔腾E01、针对B端市场的奔腾NAT和微型电动车奔腾小马,奔腾E01自2020年9月上市以来,四年间未进行改款,销量个位数,实际上已处于名存实亡的阶段。相较于奔腾E01,后两款车的销量还算可观。
奔腾NAT在2024年累计销量16873辆,月均销量1406辆。然而,这款车主要依赖网约车市场来维持销量,若失去网约车市场加持,一汽奔腾在新能源领域的成绩将更加堪忧。
奔腾小马在2024年12月的销量为11761辆,全年累计销量达61593辆,成为奔腾新能源汽车销量中的重要贡献者。然而,在A00级微型纯电小车这一领域,奔腾小马面临着众多强有力的对手。如五菱宏光MINI EV、奇瑞QQ冰淇淋、小蚂蚁等,由于奔腾小马品牌力基础薄弱,加之续航短、配置短板、充电不便等问题,奔腾小马在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尽管价格实惠,共三款车型,售价2.69万、2.99万和3.19万,但是消费者在购买时奉劝还是要三思而行。
奔腾作为一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在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上存在明显短板。尽管拥有强大的集团背景,但奔腾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导致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难以凸显。
设计方面,奔腾的车型显得较为保守,缺乏独特性和亮点,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尽管部分新车尝试采用新的设计语言,但整体上仍显得平庸。此外,品控问题也是奔腾需要重视的方面。远程控制故障、中控屏黑屏、电瓶亏电等问题频发,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也对奔腾的整体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如今,一汽奔腾在燃油车和新能源领域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25年,邱现东为一汽自主定下的目标是加速冲刺年销百万,其中奔腾的销量目标预计在20—25万辆左右。杨虓能否重启奔腾,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车系
推荐
中国销冠 比亚迪2025年1月销售30 万台!
车汇天下 栏目组稳坐中国品牌汽车市场销冠宝座 比亚迪25年1月销售30万台
车网传媒广汽昊铂新年启航,首购用户至高享3.1万现金权益!
汽湃曾庆洪交棒冯兴亚,广汽迎来创新发展新时代
汽湃比亚迪 2024 年全球销量三冠王 彰显新能源汽车领军实力
车界江湖广汽换帅!冯兴亚赴炮火一线,再造“新广汽”
1号车盟开年即All in——广汽丰田率先推出一价到底一保到底
车网传媒中国销冠 比亚迪25年1月销售30万台
车哆哩比亚迪2024年全球销量三冠王,彰显新能源汽车领军实力
车哆哩比亚迪排名第五 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出炉
車言道彰显新能源汽车领军实力!比亚迪2024年全球销量三冠王
私家车探合资品牌正视「崩盘论」,2025打响反击战 | 回看2024
智驾网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