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仰望U7让人越发觉得:如今的比亚迪成了别人的“壁垒”!
2025-04-02 12:58 1万次阅读

引擎

一群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无节操的媒体人于2015年的秋后成立。立志做一个可以“引”导潮流,“擎”起一片天的自媒体

前几天,仰望汽车旗下超级四电旗舰轿车仰望U7纯电及插混版本双旗舰上市,五座版起售价62.8万元,四座版70.8万元起。

仰望U7身上所呈现的不仅是中国造车的进步,而是更多的创新突破,甚至可以用“颠覆”二字来形容。


易四方、云辇-Z、天神之眼A、水平对置……看,随口一说,全是黑科技!

云辇-Z,这是目前仰望U7身上最瞩目的技能,毕竟这项技术的首发搭载就在它身上。

云辇-Z,也就是智能悬浮车身控制系统,其将过去应用在航母电磁弹射系统、磁悬浮列车上的电磁原理技术首次运用到汽车领域,极致的平稳驾乘新体验是它的追求。而它的出现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电机、电控的基础上,首次量产实现了悬架系统的完全电动化,从此宣告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四电时代”。


从这几年的比亚迪动作,不禁让人思考一个问题:他们的大招……真的是放不完的吗?

说回云辇-Z,既然它会被称为“四电”中的其中一“电”,那是因为这是一套完全电动化的悬架。比起以往通过油液为介质的传统悬架,它在能量传递路径、响应控制速度和精度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毕竟它不用通过油液介质,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强劲的动能输出,实现车身垂向控制智电直驱,完成从“油”到“电”的革命性创新。

至于具体呈现,在垂向控制、探测、精度、控制执行等方面,都实现了行业多个最优参数记录!


比如,悬架系统峰值功率可达50kW,在目前垂向控制领域还没谁能达到这个水平。

探测方面,云辇-Z的魔尺传感器具备50微秒的行业最快探测响应速度,眨眼间可进行4000次车身姿态捕捉,比行业主流水平还要快20倍。

探测精度达到了10微米,什么概念呢?就是纸张厚度十分之一的微小位移信息,也可被云辇-Z瞬时捕捉。

控制执行层面,5毫秒内即可完成全链路执行,是传统主动悬架的数十倍,快是真的快!而且,车身高度调节精度做到了仅1毫米,这也是没谁了!


有这些技能的加持,仰望U7可以做到的就是从容!面对随机坑洼路、颠簸路面时,都能从容应对,做到“无预瞄,也能调”。或许,这就叫做……从此无坎坷!

比起三激光雷达方案的天神之眼A、易四方,个人对插混版的水平对置发动机比较感兴趣。回望过去,这就是中国汽车首款量产的水平对置发动机。最直观的优势就是降低重心,毕竟缸体都是躺着的,而这也是除了保时捷、斯巴鲁等厂商外,我们又多了一个水平对置之选~


其实上面说的这些可能有些无痛不痒,毕竟纸面文字没有优秀的文笔加持,也挺索然无味。或者说,在没有站在它面前之前,总会觉得缺了些什么。听说仰望U7实车到了广州番禺仰望中心,特地去感受了一下。


当你站在它面前,你会想这真的是中国汽车吗?也不得不感慨比亚迪集团30年的垂直整合能力,将各项技术做到了全面贯通、融合。直白的说,技术握在自己手上,谈何壁垒!

过往中国汽车的发展,也被各种技术壁垒挡道,而今的比亚迪,却成了别人的“壁垒”!

# 比亚迪 # 仰望 # 仰望U7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