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从「堆硬件」到「懂人心」:一场Momenta与日产推动的辅助驾驶体验革命
2025-04-30 22:43 6169次阅读

侃车e族

爱车爱生活、侃车时时在线

今年上海车展期间,辅助驾驶领域呈现出两个显著趋势:行业规范持续完善与主流车型加速普及。

这种趋势的出现,标志着辅助驾驶技术正从少数品牌的"军备竞赛"转变为面向大众的基础配置。

在这场变革中,东风日产与Momenta的合作案例,则揭示了辅助驾驶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从比拼硬件参数转向提升用户体验。

用户不在意技术

但在意接孩子要走哪条路

工作日的早高峰,一边提心吊胆着遇到突发封路和堵车,一边卡着时间把孩子送到学校;

暴雨来临,一边对暴雨模糊的前方视野时刻警惕,一边小心着地面湿滑对刹车的影响;

终于到周末去商场购物,还要拎起大包小包,穿过半个停车场去找自家的车......

在现代城市交通场景中,真正困扰驾驶者的往往不是驾驶本身,而是各类突发状况。而这些实际场景中的痛点,正是辅助驾驶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日上市的东风日产N7搭载了与辅助驾驶重要供应商Momenta联合开发的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的算法正是基于这样的中国道路实际场景深度优化的。

无论是城市记忆领航辅助NOA 减轻早高峰上班路上的劳累,还是利用场景数据和传感器预判安全的跟车距离,亦或是记忆泊车辅助解决停车反复揉库的难题。

这些辅助驾驶功能的改进,看似不如参数提升直观,却精准击中了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

一场「需求反推技术」的范式革命

如今家庭用户对辅助驾驶早已从“惊艳的配置”转向“无感的守护”,如何用需求反推技术、给用户的用车体验升级,是每一家车企和辅助驾驶供应商共同面临的难题:既需要优秀的辅助驾驶底层技术提供不俗的基础表现;更需要对用户多一点点用心,去考虑用户想要什么,真正需要什么。

在底层技术层面,Momenta采用的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通过超万项实车测试数据积累,累计泛化路试里程达35万公里,覆盖全国极端气候路况。这种技术架构为后续的场景优化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研发团队针对典型场景进行了细致调校。以拥堵路段跟车为例,工程师通过12轮调校和76次软件迭代,使车辆减速曲线平顺性提升37%。这种优化既保证了行车安全,又避免了频繁加减速带来的不适感。

有了底层技术的支持,要让N7车主感受到更多的用心,就需要「知己知彼」——理解用户、带入用户,帮助用户。

作为日产的首款家用纯电轿车,N7的用户受众非常明确——家庭。11.99万~14.99万主流价格区间,近3米长轴距的大空间,零压云毯座椅,17项防晕车对策等等,都瞄准了主流家庭市场最刚需的需求:空间、舒适和安全。这一点在辅助驾驶上也不例外。其中搭载Momenta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的Max版13.99万起售。据公开信息,97%的用户选择了Pro版或Max版。

合资车企与中国智驾的双向选择

当合资车企在智能化浪潮中陷入“技术拿来主义”困局时,日产与Momenta的合作却撕开了另一种可能性——颠覆传统“主机厂定义需求-供应商交付技术”的单向链条,转而以数据驱动型研发重构合作范式。

Momenta工程师团队直接进驻东风日产研发中心,双方共享超过百万公里的本土道路数据。这种深度协同既保留了日产在车辆工程方面的经验,又融入了Momenta对中国道路场景的深刻理解。

有了东风日产N7与Momenta这种「量身定制」的辅助驾驶体验,也就不难理解这届上海车展期间同步有6家车企官宣与Momenta的合作。只有车企与辅助驾驶方案供应商的双向奔赴,让技术在不同品牌、不同车型身上找到最适合的落地形态和用户最需要的体验,才是现阶段辅助驾驶的“最优解”。

当前辅助驾驶领域正经历从"功能实现"到"体验优化"的转变。

Momenta与日产的实践证明,技术领先性不仅体现在参数指标,更在于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当技术足够隐形、体验足够熨帖,辅助驾驶便不再是参数表上的冰冷数字,而是生活方式的自然延伸。这也解释了为何Momenta能成为“全球品牌的共同选择”——其技术方案既具备跨车型、跨地域的泛化能力,又能针对不同市场打磨体验颗粒度。

这或许也为行业指明了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让技术进化始终与用户体验提升同频共振,技术的使命便能从“功能实现”升华为“信任托付”。


# 行业解读 # 日产 # 启辰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