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制造商对电动车的笃定,与丰田章男对电动车的怀疑,注定了会一直相撞下去,直到把电动车碰出原型。
即便丰田已经在中国放下身段,换壳埃安推出的bZ3X电动车收到了超过2万辆订单,创下了电车的销量新高;即便丰田把在华市场的产品定义全部交给了中国工程师,做出了新车开发理念与流程的最大改变;即便正式决定投资146亿,在上海金山建立生产10万辆纯电雷克萨斯的工厂,也没有动摇丰田章男对电动车的态度。
2025年4月底。就当丰田终于屈从中国市场的变化,做出区域性调整的同时,丰田章男在美国再对电动车发声。当碳中和变成热词时,汽车工业共同的敌人是二氧化碳。降低碳排放是一切决策的出发点,而不是把枪口对准燃油发动机。通往更清洁未来的道路,不应该只有一种选择:
这就是我们决策的基础,这个原则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
尽管丰田在中国市场推出了bZ系列车型,尽管丰田一直因电动化转型缓慢而备受指责,尽管站队电动车是整治正确的表现,但世界第一大汽车集团的行动还是被带上了犹豫的帽子,他的每一次发言都会变成持久的争议。在简中圈,都变成了现象级的存在。
现在,丰田章男的说法有了更量化的证据。丰田销售的27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减碳效果等同于900万辆电动车。在以依赖火力发电的日本,生产900万辆电动车,碳排放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
电动车不是灵丹妙药。
经过这几年的博弈,电动车把全球市场划分为两个:中国和其他。在2024年新车销量超过1580万辆的美国,电动车的销量仅有120万辆,市场渗透率仅为7.6%;向来对电动车一呼百应的欧洲,2025年第一季度电动乘用车的销量大增24%,但也只有41万辆,市占率仅为15%,低于布鲁塞尔的预期。把电动车作为唯一的方向,并不适合于整个地球。
主流的中国传统整车制造商也做出了和丰田一样的选择,采取了纯电、混合动力、燃油以及合成燃料的多元技术路线。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合资品牌燃油车智能化已经成了必选项,自主品牌更多的在押注混合动力。按照丰田章男的预测,未来纯电动最多占全球市场30%的份额:
与其孤注一掷的选择一种可能性,不如保留多种可能性。
电动车在汽车耐力赛中的表现,成为它在现实世界的浓缩。真正的性能车必须要闻到汽油的味道,听见发动机的轰鸣。电动赛车无法快速的“加油”,甚至可能跑不了一小时。以当下的电池技术而言,这种赛事不是比赛,而是比拼充电速度或者更换电池的速度。作为丰田的首席试车手,丰田章男对此兴趣了了:
这根本不刺激。
纯电、燃油、混合动力、乃至于氢能源动力的车型,相互竞合与淘汰的选择权,并不在汽车行业决策者的手里,也不在整车制造商的手里,买家们拥有最终的决定权。任何违背规律的做法,最终都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混乱。
---
1. 中国品牌库存走高。俄罗斯汽车经销商协会发出预警,基于前4个月的销量判断,2025年俄罗斯乘用车市场的销量会在140万辆,同比下滑11%-12%。
前三个月经销商的库存维持在50万辆的水平。其中,中国品牌的库存量在30-35万辆,俄罗斯和其他品牌的库存在在15-20万辆,库存水平超过了大致40%。
2. 奇瑞收购大众工厂悬而未决。奇瑞正在就德国的本土化生产进行谈判,但并没有证实谈判的对象即是大众汽车集团。现在,尚且不清楚奇瑞在德国落子是租用还是收购传言中的大众工厂。
奇瑞针对欧洲市场推出的Lepas品牌,定位在达契亚这个级别,并且规划了L8、L6、L4三款车型。首款车型L6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
3. 雷军开始报销量了。5月1日,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小米汽车的销量。自德上高速交通事故迄今,雷军经历了从自我噤声到选择性发声的过程。小米汽车在对外策略上选择了拖字诀。
推荐
五月焕新,轻松开启有车生活
车讯视野潮流出行新主张,影豹重新定义运动家轿
车讯视野GS4 MAX舒适大空间,陪你看更大世界
车讯视野8.3万起,阳光运动家轿影豹直接开回家
车讯视野奇瑞闪耀2025西安五一国际车展 携多款车型掀购车热潮
車言道“车圈劳模”魏建军,青年节直播请高管、媒体一起露营喝咖啡
汽车相对论买电车等明年?史上最严电池标准明年7月执行!
郑谊英国豪车品牌去年销量最好的是路特斯,1.2万辆!
郑谊谁说老板不能坐三排?魏建军直播亲测全新高山座座皆“C位”!
车友邦网比亚迪,极氪,深蓝,小鹏,扎堆进入韩国市场!
郑谊比亚迪计划在德国推出更多插电混动车型!
郑谊大老板魏建军居然喜欢坐魏牌高山第三排,挤不挤?巴适吗?
车轱辘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