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乘用车产销分别为651.3万辆和641.9万辆,同比增长16.1%和12.9%。仅3月份,乘用车销量达246.8万辆,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10.4%。汽车行业收入24022亿元,同比增长8%。
然而看似红火的数据背后,却暗藏隐忧。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有4.3%已经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的平均水平。2025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不仅没有好转,更是继续往下跌至3.9%,2万多亿的营收下,利润仅有947亿元。
中国汽车行业在收入增长与利润下滑的矛盾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化格局。
一季度行业利润率仅3.9%
以年度为周期来比较,2020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为6.2%,2021年为6.1%,2022年为5.7%,2023年为5.0%。可以看出,汽车行业的年利润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汽车行业的竞争激烈现状。
特别是2023年以后,伴随新能源车快速崛起,电车之间,油电之间的竞争态势越发残酷。据统计,2024年全年降价车型达227款,覆盖燃油车、插混、纯电等全品类。价格厮杀的直接后果是利润空间被压缩,2024年行业利润率跌至4.3%。
从全球汽车行业百年的发展经验来说,保持在10%-20%的利润率才能让企业保持健康良性的发展。前不久丰田汽车发布2025财年数据,尽管这家全球汽车巨头上一财年的销量和营收都出现了下滑,但利润仍然同比增长6.5%,为4.7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64亿元)。
而中国18家上市乘用车企业中,12家盈利企业2024年净利润总和仅1226.77亿元人民币。按1日元=0.05元换算,丰田净利润是12家中国车企总和的1.94倍,是比亚迪、小米、吉利三家头部企业净利润之和的三倍。
流通渠道方面,在上市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当中,今年仅剩下头部的中升和永达还能保持盈利,由盈转亏的经销商集团达到3家,新丰泰利润降幅高达1875%,美东汽车亏损最高达到22.6亿元,5家亏损合计超43亿元。
从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防止“内卷式”竞争,到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再到今年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该现象已成为业内高度关注、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行业内多家主流车企、行业大佬也都在不同场合多次反对价格战和“内卷式”竞争。
但声音归声音,行动归行动。2025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还是进一步下探至3.9%,这种内卷式竞争似乎就像一个漩涡,已经由不得车企自己做主,大家都只能在漩涡中继续被动的卷下去。这让整个行业的风险也积聚得越来越大。
头部阵营的“马太效应”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头部企业能够吃到大部分利润。当汽车行业利润不断走低的同时,行业格局的分化也越来越明显。
据统计,在已公布一季度财报的16家A股整车上市企业中,有10家车企2025年一季度实现了归母净利同比增长,占比达到62.5%。这个数据看似还算合理,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利润正在越来越向头部企业集中。
单看乘用车板块,16家A股整车上市企业中,比亚迪凭借在新能源领域一骑绝尘的优势,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0.38%;赛力斯通过与华为合作的问界系列车型,在中高端市场大获成功,2024年已经扭亏为盈,2025年一季度更是净利同比增长240.6%;而尚未公布财报的吉利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16亿-123亿元,同比增长640%-690%。这三家可以说是已经是稳居头部梯队。
此外,上汽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11.40%,长安汽车净利润同比增长16.81%,但距离第一梯队仍有差距。而长城汽车净利润同比下降45.6%;广汽集团由盈转亏,7.32亿元的亏损致使净利同比下降159.95%;北汽蓝谷虽然销量有所增长,但继续保持亏损,这都凸显出传统车企身处转型期的困境。
净利暴增的头部企业,共同特征是构建技术壁垒,或通过全栈自研,或与强势伙伴合作,形成品牌效应,并以规模化生产摊薄研发投入。而腰部企业普遍面临“船大难掉头”的窘境:既要在燃油车存量市场止血,通过降价牺牲利润换取市场;又要在新能源赛道追赶,但技术上的突破又需要巨额的研发投入,这就加剧了资源的消耗,难以止血。
这样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而头部企业形成的“马太效应”还会继续扩大。强者恒强的格局正在形成。
写在最后:
短期来看,汽车行业的利润率仍将在低位运行,并持续分化。最终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直到最终市场格局重新确定,行业完成洗牌,或许利润率才会回归正常水平。
今年以来,工信部等相关部门相继整顿智能驾驶领域的夸大营销、OTA升级的滥用,开始升级制定动力电池、汽车门把手的新国家标准,都暗示了有关部门开始对汽车行业“纠偏”,从要规模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
而在这个过程中,技术领先、产业链完善、利润率良好的头部企业已经展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推荐
大女主的都市搭子!奖拿到手软的豪华品牌,电动小车依然能打?
李建红-小李车评当我想买一辆新能源马自达,它首先得是马自达!
车辙魏牌全新高山上市,30.98万起售,长城的长期主义开始具象化
汽湃想明白了的丰田,是杀疯了的丰田!
车辙携手百台车主奔赴延安 星纪元ET一周年公益行 开启科技向善新征程
車言道万众期待,终迎盛典!西南首家五菱商用车中心店盛大开业
车视轮谈30.98-35.38万全域出击 魏牌全新高山家族上市
车市红点最新海外销量:零跑汽车位居2025年1月-4月新势力出口冠军
車言道大众用MEB起了个大早,终究还得是“成为那谁”
车辙“科技潮品”方程豹钛3席卷郑州,引爆年轻市场
四轮部落中国区销量暴跌17.2%拖累宝马业绩,降价仍不敌中国新势力?
车圈能见度年轻人最爱嗑的“钢炮”CP 总有一款是你的菜
中视汽车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