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奇瑞高管“失言” 揭开新能源赛道明争暗斗与破局之路
2025-05-14 14:14 2662次阅读

车德钢

宇宙第一汽车相声平台

在竞争白热化的中国汽车市场,内卷越来越严重。近日一场由奇瑞汽车高管言论引发的风波,吸引了无数行业内外人士的目光。这不仅关乎两家车企的声誉,更给整个汽车行业的竞争生态敲响了警钟。

事件的起因是奇瑞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姚飞在社交媒体群组中,对新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8的评价。从流传出的聊天记录来看,姚飞用“烂车一台”“二排挤得很”“音响烂”等尖锐措辞贬低吉利银河星耀8。消息一经曝光,瞬间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奇瑞相关高管的社交账号也迅速设置为“私密”,同时也解散了聊天的社交媒体群。但此事并未就此平息,反而持续发酵,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

很快,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率先发声。5月12日,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表示:“已就个别员工言论引发的争议与奇瑞高层沟通,奇瑞展现出了诚信负责的风范,此事已得到妥善处理,告一段落。”与此同时,奇瑞营销公司总经理李学用也做出回应,称已对涉事高管“停止一切工作”,强调企业坚持“谦虚开放、向友商学习”的态度,明确指出该行为违反了奇瑞内部“禁止拉踩友商”的规定。杨学良随后转发并称赞奇瑞的规范管理,呼吁行业引以为戒。

表面上看,这场风波是因个别高管的不当言论而起,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两家车企在新能源赛道上日益激烈的竞争。5月9日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8,定位中大型电混轿车,以“安全、性能、智能”为卖点,限时售价11.58万-15.58万元,凭借雷神电混系统、1600km综合续航等配置,试图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而奇瑞旗下的风云A9虽未正式上市,但售价也是瞄准10万-15万元级别,同样定位中大型混动轿车,计划于5-6月推向市场,还打出“全球第1500万辆奇瑞车”的宣传点来吸引关注。两款车型在定价、产品力方面高度重合,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

从客观角度分析,星耀8和风云A9各有优势。星耀8在技术配置上较为突出,其雷神电混系统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长续航能力也能满足消费者的长途出行需求;而风云A9的鲲鹏超能电混,长续航和奇瑞汽车的品牌标签,同样对消费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轿车市场,它们都有着冲击销量的潜力。

但无论竞争多么激烈,车企都不应采取“拉踩”这种不当方式。从企业形象塑造来看,公开贬低竞品容易给消费者留下心胸狭隘、缺乏自信的印象,反而会损害自身品牌形象。在如今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力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而不是靠贬低对手来抬高自己。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拉踩”行为破坏了行业生态。如果车企都将精力放在互相攻击上,而非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提升,整个行业的进步将会受到阻碍。

此次事件中,奇瑞和吉利高管后续的积极互动值得肯定。双方没有让矛盾进一步激化,而是选择沟通解决问题,展现出了成熟企业的风范。这也为行业树立了一个处理类似问题的良好范例。

在当下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车企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车企需要在“内卷”中守住底线,共同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合作才是破局的关键。中国品牌在面对国际汽车巨头时,只有团结起来,实现技术共享、共同开拓海外市场,以合力取代内耗,才能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车德钢总结:

奇瑞高管的“失言”风波虽会逐渐平息,但留给行业的思考不应停止。车企唯有摒弃短视的“口水战”,沉下心来打磨核心技术,提升产品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真正实现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目标。期待未来中国品牌车企能够携手共进,在良性竞争中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 行业解读 # 奇瑞 # 一汽凌河 # 风云A9 # 雷神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