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合资在反击,难言“全面复兴”
2025-07-03 16:45 3512次阅读

陈波帆

煮酒论汽车赛道文化、把酒言汽车文化传承、深度解剖汽车构造、闲时评弹业内八卦、听波帆给你讲讲汽车那些事儿,在这里,读懂汽车。

被自主压得快透不过气的合资,准备再次反击!

为何称之为“再次反击”?因为此前合资品牌已多次尝试反扑,但无论是在燃油车市场还是电动化领域,均未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归根结底,自主新能源品牌的崛起光芒太过耀眼,使得合资品牌这几年来一直活在自主品牌的阴影之下。

回望十年前或十五年前,市场格局已完全颠倒。结合合资品牌近期发布的半年销量数据,不难看出其坚守的艰辛:销量体量锐减,增速明显放缓。然而,主力合资车企并未放弃反击。

主力坚守,下半年反击布局

合资阵营中的主力,如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车企,及时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销量数据,这在合资阵营中已经比较罕见。

一汽-大众品牌销量快报显示,其6月新车销量超过8.7万辆,同比增长12.5%,单月数据尤为抢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众品牌燃油车市场份额达到8.4%,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

整个上半年,一汽-大众品牌销量达43.6万辆,同比增长3.5%,燃油车市场份额为7.6%,增长0.7个百分点。一汽-大众此次传播重点之一便是强调燃油车的存在感,且下半年还将推出全新揽境、全新一代速腾L等车型,以进一步巩固其燃油车市场地位。从燃油车在车市占比来看,仍占据车市近半壁江山,是消费者的主流选择,大众品牌势必会持续夯实这一优势。

尤其是自2026年新能源车开始征收购置税后,新能源车的政策优势将逐渐减弱,燃油车的市场环境或有所改善。从2026年起,一汽-大众将陆续推出1款全新燃油车、2款增程式车型、2款插混车型以及5款纯电车型,在固守燃油市场的同时,同步在新能源领域发起反击。这些车型均针对国内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可谓用心良苦。

一汽丰田上半年新车销量超过37.7万辆,同比增长16%。与一汽-大众的产品策略类似,一汽丰田在固守燃油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尝试新能源市场。6月上市的bZ5车型,正是为下半年电车市场量身打造,且定价亲民。

事实上,在新能源车的围剿下,大多数合资车企已久未推出全新燃油产品,而是对现有车型进行不断翻新,如增加更多智能化、网联化配置,使油车看起来更加与时俱进。这实际上是一种守擂与反击并存的策略。

另一种策略则是将经典车型换新,并以更低的价格与新能源车争夺刚需用户。例如,刚上市的东风日产奇骏荣誉版,限时价11.98万元起,并提供动力总成终身质保。作为一款成熟度极高的合资SUV,其可靠性对刚需用户具有巨大吸引力,也是为下半年反击所做的准备。

当然,东风日产在电动化领域的反击已初见成效,日产N7的交付量相当可观,成为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主要反击力量之一。

豪华品牌以退为进,夯实燃油市场

在豪华品牌领域,虽然BBA等品牌放缓了电动化战略,看似退步,实则以退为进。在全球范围内,电动化的发展极不均衡,过于激进的电动化策略对历来以燃油车为主的车企来说难度极大。与其如此,不如松一口气,循序渐进地推进,同时夯实燃油市场。

例如,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开启预售,限时价格26-32万元,以试探市场反馈。虽然是燃油车,但其搭载了华为乾坤智驾等先进技术,明显也是为了反击同价位新能源车。

补贴退坡,合资品牌能否“卷土重来”?

燃油车领域因政策导向与消费趋势的转变而承压,同时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面临自主品牌的强势挤压,寻求突破成为必然。在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征收50%购置税将促进燃油车与其更公平的竞争。

凭借百年燃油技术积累和市场潜力,合资品牌希望利用燃油技术与品牌溢价优势在短期内实现反击。但这仅仅是短期内的策略,或三年或五年,国内车市大部分朝向新能源的趋势已不可逆,而全球市场尚有更大空间。

因此,从长期来看,合资品牌只有在保住现有燃油车基盘的同时,横向加快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复兴”,而现实是即便大众ID.系列、丰田bZ系列等车型面对自主新能源时仍难有胜算,虽然有些合资电车价格有所下降,但产品迭代速度慢、智能化滞后等仍是短板。

不过,仍有一些心态积极的合资车企值得关注。例如,一汽-大众未来计划推出10款针对中国用户的新车。如果其能加速本土化智能生态布局,并控制好成本,或可获得部分市场份额。毕竟,大众的新能源车在合资阵营中销量还算不错,算是有一定的“实战经验”。

即便整体市场主导权仍掌握在自主品牌手中,合资品牌仍在力求改变,这也是反击的姿态。

当下合资品牌所经历的,与当年自主品牌所经历的反击历程何其相似。合资品牌的反扑也不止一次,但这次的时间节点较为特殊。如果因购置税的征收而导致新能源车市场增长放缓,那么合资品牌极有可能通过优化燃油车产品线来维持市场份额,同时也为其更公平地发展电车提供了机会。

# 行业解读 # 大众 # 日产 # 揽境 # 奇骏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