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特斯拉在Q2迎来史上最大跌幅
2025-07-03 21:29 2537次阅读

车视头条

一帮热爱汽车的视频人,用时尚、诙谐、专业的视角带来不一样评车

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特斯拉这家曾经的行业领头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公布交付量为384122辆,同比下降13.5%,创下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同比销量跌幅。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特斯拉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两位数的交付量下滑,更引发了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广泛担忧。

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交出了一份令市场震惊的成绩单。官方数据显示,该公司当季全球汽车交付量仅为384122辆,较去年同期的443956辆大幅下降13.5%。这一降幅不仅是特斯拉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季度同比跌幅,也标志着该公司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两位数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量同比下降13%,至336681辆。从环比角度看,虽然第二季度交付量较第一季度增长了14.1%,但这种季节性回升远不足以扭转整体下滑趋势。

深入分析交付结构,特斯拉的产品线失衡问题愈发凸显。Model 3和Model Y依然是销量的绝对主力,合计交付373728辆,占总交付量的97.3%。而包含Model S、Model X以及备受期待的Cybertruck在内的“其他车型”,合计交付量仅为10394辆,同比暴跌5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Cybertruck自2023年11月开始交付以来,已因各种硬件和软件问题被召回八次,其市场表现远未达到预期。

从生产端看,特斯拉第二季度总产量为410244辆,略高于市场预期的400083辆。其中Model 3/Y产量为396835辆,占比高达96.7%,再次印证了特斯拉对这两款“走量”车型的极度依赖。生产与交付之间的差额约为2.6万辆,这在汽车制造业属于正常波动范围,可能涉及物流运输、区域调配等运营环节的时滞效应。

综合来看,特斯拉正面临自2015年以来首次年度销量下滑的风险。据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特斯拉2025年全年电动车销量预计下降10%,全球市场份额将降至13%。要实现马斯克提出的“今年恢复增长”的目标,特斯拉需要在2025年下半年交付超过100万辆汽车,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特斯拉销量持续下滑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产品老化、竞争加剧与领导层争议等多重困境交织的结果。深入剖析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理解特斯拉当前面临的系统性挑战,而非暂时的市场波动。

产品结构失衡与更新滞后构成了特斯拉销量下滑的核心内因。特斯拉目前严重依赖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二者占总产量的96.7%。这种过度集中的产品矩阵在保证规模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应对多样化市场需求时的局限性。更令人担忧的是,Model 3/Y自推出以来已历经近5年时间,期间虽有小幅升级,但基础架构和设计语言未有根本性革新,导致产品竞争力随市场竞争加剧而逐渐削弱。高端产品线方面,Model S/X两款车型已是十年前推出的产品,即便经历过改版,其技术领先优势和设计吸引力也已大幅减弱,销量占比萎缩至仅约5%。2024年开始交付的Cybertruck本被寄予厚望,但受限于只交付价格更贵的高端款及各种质量问题,未能有效提振特斯拉的高端销量——今年第二季度包含Model S/X及Cybertruck的其他车型总交付数仅为10394辆,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剧变进一步挤压了特斯拉的市场空间。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特斯拉正遭遇本土品牌的强劲挑战。数据显示,特斯拉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已从2020年的15%峰值降至目前的7.6%。小米最新推出的SU7 SUV在上市短短几小时内就获得惊人订单量,凸显出新势力品牌对特斯拉的威胁。为应对竞争,特斯拉中国在6月对Model 3长续航版和Model Y长续航版进行了“加量不加价”的产品升级,但效果仍有待观察。欧洲市场的情况同样严峻,2025年5月特斯拉在欧洲的新注册量同比暴跌40.5%,仅为8729辆;今年前五个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超过45%。在瑞典和丹麦等北欧国家,特斯拉的注册量同比跌幅甚至超过60%。

生产转型与供应链挑战也是导致交付下滑的重要原因。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交付量骤降的部分原因可归结为新款Model Y产能不足。虽然特斯拉在4月财报中告诉投资者,包括更实惠车型在内的新车预计将在2025年上半年投产,但这些承诺的新车型至今尚未现身,多位分析师猜测该计划可能已被推迟。缺少新车型直接导致特斯拉在产品阵容上无法有效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延长了销售低迷期。

写在最后:

站在2025年年中的时点回望,特斯拉正面临自Model 3量产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交付量连续两个季度两位数下滑、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不断蚕食、领导人政治立场引发的品牌争议,这些不利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看似难以破解的困局。

# 行业事件 # 特斯拉 # Model 3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