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一场“全势能加速”的演练,上汽大众渐成“新合资范式”
2025-07-07 16:55 4501次阅读

汽车葫芦圈

**新主流媒体汽车联盟成员,TNT新媒体联盟创始成员,容客内容平台创始成员,荣获2016-2017年度“**汽车金咖奖-最佳新锐搜狐号”

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车市,一个关键词开始变得格外清晰:转型。

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战,从销量争夺转向生态重构,从“卖得多”到“供得稳”,一系列悄然生变的行业逻辑,正倒逼整个汽车产业走向一种更具长期主义、更重视价值协同的新阶段。

而在这场演进中,上汽大众提供了一个非常典型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终端销量52.3万辆,同比增长2.3%;6月单月终端销量9.6万辆,同比上升15.1%。这份数据看似稳健,却远不止于“稳”。

产能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重整、品牌协同提速、新能源补强发力……上汽大众正在以“全势能加速”推进新周期转型的核心逻辑。从销量层面的稳定回升,到生态层面的信任构建,从体系能力的治理升级,到产品矩阵的更新提质,一幅更具战略纵深感的转型图谱已然展开。

在其他企业还在为如何破局“卷价格”而焦头烂额时,上汽大众已经开始用行动回答:品牌、产品、生态、机制,哪一个都不能落下。

从销量数据到产品结构:在“油电并进”中跑出确定节奏

上汽大众的52.3万辆,是支撑产业信心的一块重要拼图。但更值得玩味的,是其产品结构和技术构成。

在燃油车领域,“四大基本盘”依旧稳固:朗逸家族1-6月终端销量13.7万辆,帕萨特家族11.7万辆,途观家族9.1万辆,途岳家族7.1万辆——几乎每一款都是撑起各自细分市场的核心支柱。这不是单靠促销或补贴可以维持的强势,而是车型品质、口碑积累与渠道服务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惯性优势”。

而在新能源方面,ID.家族经过近两年的市场磨合,也开始展现回暖迹象。2025年推出的ID.3聪明款、ID.4 X出众版、ID.3 GTX套件款均获得“一级能效”评级,续航与驾控体验在更新迭代后已趋于成熟,逐步走出早期“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产品线正在快速补全。上汽大众已经明确2026年将成为“新能源产品大年”,届时将集中投放多款增程、插混、纯电产品,实现燃油、新能源、豪华三线并举。

不仅如此,ID.ERA这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的亮相,也标志着上汽大众正在将电动化向更高端、更复合的技术维度迈进,而非仅仅追求电池尺寸和续航数字的堆叠。

可以说,从燃油的稳扎稳打,到新能源的系统推进,上汽大众正在构建一套真正“油电同进”的产品生态。不是简单地兼顾,而是系统性重构——在需求结构多元、用户诉求分层的背景下,谁能构建起覆盖场景、价格段和用户体验的产品矩阵,谁就掌握未来节奏。

智能化“双线作战”:大众稳步更新,奥迪率先突围

2025年上半年,上汽大众的另一个重点方向,是智能化。

这一点,在两个品牌的产品策略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大众品牌正在稳步推进智能座舱、L2+级驾驶辅助等功能的普及化。全新朗逸Pro、新凌渡L将继续在10-15万元级别车型上推进智能化升级,进一步对标自主品牌配置“军备竞赛”。

而上汽奥迪则瞄准高端市场,选择直接“上大招”。上半年首次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亮相,成为目前国内首个搭载华为高阶智驾的燃油车型。与此同时,AUDI新品牌的E5 Sportback也开始预热,以奥迪新品牌设计语言叩开纯电高端市场的大门。两款新车,分别在燃油和新能源领域尽显双品牌战略在智能科技、本土化创新及豪华体验领域的强势进阶。

“双线作战”思路在上汽大众格外清晰:大众品牌聚焦技术平权,让更多用户以合理价格获得主流智能体验;奥迪品牌则在智能化技术深度上率先探索,构建智能与豪华的复合优势。

在“德系智能”的第二轮竞争中,上汽大众走得更谨慎也更扎实。它没有选择把产品过早推向未成熟的高阶智能驾驶,而是更多地聚焦在与用户驾驶场景密切相关的实用功能升级,这种稳中有进的节奏,恰恰符合其合资品牌的长期形象和工程师文化。

下半年,上汽大众还有一大波全新产品开启密集投放。上市十周年、累计销量破百万台的凌渡车型,将迎来颜值、性能全面跃升的新凌渡L;拥有超600万中国家庭用户的“国民家轿”朗逸家族,也将推出全维升级的朗逸 Pro。再过半年,2026年,更是新能源与智能化产品集中落地的 “产品大年”,多款新能源产品将密集推出。预计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超20款全新车型。

从产品到治理,构建“向内更稳,向外更快”的组织体系

真正的势能,从来不止于销量和产品。

上汽大众这半年最值得关注的,其实是组织治理能力的进化。整车终身质保政策落地、智能化战略架构的重塑……每一项看似分散的动作,背后都是一次体系能力的协同演练。

整车终身质保率先覆盖途昂Pro、途岳新锐等主力SUV车型,覆盖全车核心部件,不限年限、不限里程,这是对德系品质的自信承诺,也是一种长期主义的服务宣言。而产能调整的背后,是多部门的协同配合,没有高效治理结构,也很难顺利执行落地。

这种“向内更稳”,也成就了“向外更快”的执行力——在半年内同时推进产品投放、品牌重构、渠道扩展、政策落地,背后是整个组织结构治理、流程简化和数字化效率的提升。

可以说,过去这半年,是上汽大众“生态式重构”的关键窗口。而这种重构,不是靠单一政策或某个产品就能完成的,而是靠组织韧性、体系稳定性和品牌穿透力共同铸就的产业合力。

未来,上汽大众将以“在中国 为中国”理念为引领,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带来“德系品质+中国智慧”相互赋能、美美与共的结晶,引领合资2.0迈向新境界。

结语

当2025年上半年成为转型节点的一道分水岭,真正穿越周期的能力,也从单点发力演变为系统竞争。

上汽大众正在做的,是一场全势能的提速演练:产品覆盖更广,服务承诺更深;传统守住基本盘,创新打开增长点。在合资品牌普遍面临品牌老化与价格内卷的焦虑时,它通过产品更新、智能化升级、新能源体系建设,以及供应链责任共担,提供了一个合资2.0时代更具穿透力的发展样本。

未来的竞争,或许不再是“你死我活”的简单销量博弈,而是谁能真正构建起一种长期稳定、多元协同的价值生态。而在这场游戏中,上汽大众,已经在前排落子。

# 行业解读 # 大众 # 奥迪 # 朗逸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