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在电动化浪潮与价格战的双重冲击下进入深度调整期。
受竞争环境影响,多数合资品牌也陷入了困境。大众ID.系列虽在2024年实现17%的销量增长,但2025年上半年大众在华销量增速放缓,且仍依赖燃油车市场;本田、日产等日系品牌更面临销量断崖式下滑。
而当多数合资品牌陷入销量下滑困局时,一汽丰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车37.78万辆、同比增长16%。更值得注意的是,销量中电动化车型占比49%、高端车型占比60%,彻底打破了“合资转型缓慢”的行业认知。
从北京到天津的战略迁址,到研产销一体化的效率革命,一汽丰田正以“合资新力量”的身份重构行业坐标系。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其在产品矩阵、技术研发、营销模式上的全维度革新,更是22年品牌积淀与本土化战略的深度融合。
燃油与新能源协同发力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主流合资品牌累计销量223.24万辆,同比下滑9.5%。与之相对的是,自主品牌累计销量563.58万辆,同比增长24.7%。“自主上、合资下”的趋势愈演愈烈。
然而,在“合资溃败”的局面下,一汽丰田却成为了合资品牌少有的“逆行者”。数据显示,一汽丰田6月销售新车72209台,同比增长14%;1-6月累计销售新车377821台,同比增长16%。
纵观一汽丰田上半年销量结构,燃油车在主流与高端市场持续领跑,新能源车型则以近半销量占比成为增长核心,这种“双轨制”布局既保障了短期销量稳定性,又为长期转型筑牢根基,形成了覆盖全市场区间的抗风险体系。
在主流市场中,卡罗拉与RAV4荣放以“国民车”定位持续夯实销量基本盘;而在高端市场中,全新普拉多与皇冠陆放成为品牌向上的核心驱动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汽丰田上半年累计销售的185157台电动化车型中,纯电与混动形成互补格局。
首款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bZ5,以12.98万-15.98万元售价及3.8万元综合礼遇成为爆款,CLTC续航630km的三电技术解决用户续航焦虑。上市至今,订单火爆,展露了爆款的潜质,成为15万元级纯电市场的黑马。
而在混动领域,一汽丰田以IT'S TiME 2.0智能电混双擎技术品牌为核心,覆盖全场景出行需求,避免了传统合资品牌“高价低能”的痛点。
从上半年销量结构来看,一汽丰田通过“燃油保基盘、电动谋增长”的策略,已然构建起“抗周期”的产品矩阵。这种布局既依托22年QDR品质口碑,又通过本土化研发加速新能源落地,使品牌在合资阵营转型困局中实现逆势增长。
双轮驱动助推逆势向上
一汽丰田的逆势上扬绝非偶然,而是“技术本土化+营销生态重构”双重战略协同发力的必然结果。
过去,传统车企简单将全球车型或技术引入中国的传统做法已经不再奏效,基于海外思维开发的MEB、奥特能,尽管在技术上有着不少亮点,但并没有贴合中国用户的在智能化和电动化上的真正需求,折戟成沙也是情理之中。
而一汽丰田已然在技术和产品上做出了巨大的转变:从IT'S TiME 2.0智能电混双擎技术通过三种动力方案,为不同场景用户提供最优解,到Toyota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与Toyota Space智慧空间让智能科技惠及大众,一汽丰田的技术布局拒绝参数噱头,而是深耕用户核心需求。
技术之外的营销层面,一汽丰田也重构了用户“购车-用车-换车”的全链路体验,二者共同驱动“合资新力量”品牌认知的落地,其中,“时光焕新计划”显然是一汽丰田营销破局的核心抓手。
当前竞争环境下,消费者购车决策面临多重痛点:一方面,频繁的降价促销让用户担忧“价格跳水”背后的品质缩水;另一方面,新能源车型快速迭代带来的“技术过时焦虑”,叠加传统燃油车保值率持续走低,使“二手车残值暴跌”成为用户购车时的核心障碍。
而针对这些问题,一汽丰田以“时光焕新计划”破解了用户购车、用车的核心焦虑。
比如,通过“车龄每增一年补贴增1000元”机制消除资产损耗顾虑;以bZ5综合价值3.8万元的“八重尊享礼”(含金融补贴、免费充电桩),化解价格敏感与新能源使用成本压力,实现“价格亲民+服务增值”的双重吸引力等等。
通过“场景化营销+全周期价值管理”,一汽丰田将技术普惠转化为可感知的用户体验升级。
以技术端的“长期主义”夯实品质根基,以营销端的“用户思维”激活市场活力。一汽丰田这种“内修技术、外拓体验”的双向赋能,打破了合资品牌“技术强、营销弱”的固有短板,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一汽丰田打开全新上升通路
通过“双轮驱动”,一汽丰田已然获得了逆势向上的成绩,而以战略迁址为契机、以本土化研发为核心的体系化革新与全链路能力重构,则彻底打开了一汽丰田的全新上升通路。
当下,面对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深刻变革,曾经支撑合资品牌发展的传统模式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多数合资品牌因延续“海外研发+本土生产”模式,导致技术决策与中国用户需求脱节,跨国决策链条冗长也使市场反馈难以及时转化为产品调整,传统研发体系与本土市场的适配性问题凸显。
针对这一困局,一汽丰田销售公司迁至天津,通过缩短与总部、生产及研发端的沟通链路,实现“研产销一体化”效率提升。
而作为连接用户的核心窗口,销售公司能够通过来自一线的反馈采集真实的用户需求,建立覆盖购车、用车、换车周期的需求图谱,并将之直接反馈至研发与制造端,形成“用户需求-现地研发”的闭环机制,加速“立全球 更中国”战略的落地。
同时以RCE体制为核心,一汽丰田中国团队在产品定义中获得话语权,推动本土化研发突破,彻底打破了合资品牌“技术输入型”的传统研发框架。
从市场、研发、营销等多个端口,一汽丰田正在打造一种独属于一汽丰田的“新本土化”体系力。
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只是起点,以“务实、高效、团结、有战斗力”为目标重塑团队的一汽丰田,以自我革新的姿态,建立起了面向未来中国车市竞争的体系能力。这种新的、高效的体系力,不仅是一汽丰田应对残酷市场竞争的底气,也是合资品牌如何开启全新增长曲线的“一汽丰田答案”。
可以预期的是,基于一汽丰田“新本土化”的体系,将会有一大批兼顾丰田精益制造和中国特殊需求的产品面世,在重构生态后的营销体系助推下,这批产品必将帮助一汽丰田在激烈竞争的中国汽车市场攀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
当行业陷入“参数内卷”与“价格厮杀”时,一汽丰田以“全周期用户价值管理”“技术普惠化”“战略前瞻性”的三重奏,在合资阵营中开辟出独特路径。
对整个行业而言,一汽丰田的探索揭示了一个关键命题:在电动化与本土化的浪潮中,合资品牌的破局之道,不仅在于技术引进与产品投放,更在于将“用户需求”作为底层逻辑,以“新营销”及效率革新激活品牌势能。
这或许正是“合资新力量”的真正内涵——在历史积淀与未来创新的交汇处,重新定义合资品牌的价值坐标系。
相关车系
推荐
智能辅助驾驶赛道,为何华为能成为关键玩家?
车云网上汽大众放大招,下半年多款重磅车要来!
汽车消费网岚图为国产空悬正言!极寒、超载、强震动!岚图FREE+迎空悬抗压大考
车则6月新势力车企销量一览!
汽车消费网悦达起亚上半年累计销量达124,027辆,同比增长13.2%
车界江湖不负期待!吉利银河A7官宣7月11日即将预售
车界江湖全球化战略布局再升级,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正式下线
郝车来袭魏牌全新旗舰谍照,大六座SUV,还有激光雷达
车动态蔚来的“长期主义”,已经亏了上千亿
线外邦全新问界M7谍照曝光,尺寸加长,纯电续航或300km
车动态基于GEA新能源架构打造 吉利银河A7将于7月11日开启预售
EV车世界宝马新世代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乐趣
车友公社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