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台州宣言”效应持续凸显,从2025半年报看吉利是如何作答的
2025-07-14 14:54 1.1万次阅读

燃擎频道Myautotime

**汽车自媒体前30强!

7月1日,吉利汽车发布了半年成绩单。

上半年累计销售1409180辆,同比激增47%,其中6月乘用车销量236036辆,同比增长42%,连续十个月站稳20万辆高点。

基于上半年强劲销售表现,吉利汽车率先且果断将全年目标由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众所周知,最近这几年,任何行业的获客难度值都在上升,汽车圈更甚。吉利汽车的表现称得上逆市上扬。当然,我们可以用更宏观的一些话来为之定性。

比如,是惊人的战略定力与体系韧性让吉利汽车在产业深刻变革期仍然保持了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力。

然而,唯有更深入的剖析,方可认清“战略定力+体系韧性”对吉利造车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01

我们首先想解决第一个问题。

吉利上半年的傲人成绩怎么来的?即,其底层的成长逻辑是什么?

技术,应该是首先触碰到的维度。

截至目前,吉利不知不自觉已成为“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全球先行者。

过去半年,其代表作有三。

一是4月发布的神盾金砖电池品牌整合安全系统与高性能电芯,以行业首创的“电池油箱同步穿刺试验”全面佐证了其安全冗余远超国标。

另外两个则是6月一并发布的“星睿AI云动力2.0”与“雷神AI电混2.0”。它们不仅是技术性能的突破,更是驱动产品智能化迭代的底层引擎。

事实上,据中汽知识产权榜单显示,2024年吉利在混合动力系统控制技术专利授权量等关键领域勇夺全行业第一。

吉利更成为全球首家斩获ISO/PAS 8800道路车辆安全与人工智能国际认证的企业,同时摘得软件质量“3A”认证。

这些权威认证背后,既是吉利将安全视为命脉的价值坚守,也是吉利“全域AI智能化之花”盛开的沃土。

除了技术维度之外,吉利在品牌维度上同样颇有建树。

吉利构建了层次分明、协同共振的金字塔矩阵。而实战数据则清晰勾勒出各品牌分工。

银河上半年狂销548408辆(同比增232%),以星愿、E5等爆款牢牢占据10-20万主流家用市场。“百万银河”的目标正在兑现。

领克上半年交付154137辆(同比增22%),01焕新版、新旗舰10 EM-P持续巩固15-25万中高端地位。

极氪则以44个月达成50万辆豪华纯电的“全球最快纪录”,平均30万元的高昂售价与近90万元的旗舰天花板,彰显其在豪华纯电领域的不可忽略的话语权。

由此,吉利完成了覆盖5万至90万广阔区间的品牌布局,各品牌互不内耗,形成合力。

最后则必然回到体系维度上。

上半年,吉利海外出口销量超18万辆,6月单月达40011辆(环比大增33%)。

吉利品牌携EX5闪电登陆亚得里亚海六国及希腊市场,全球覆盖国家已达26个;

极氪不仅将009、7X引入香港并大受欢迎,更以能源全球化战略同步铺设充电网络,携手易充站在港接入2300+终端;

领克深耕欧洲,08 EM-P批量抢滩,01、Z20备受追捧。

不难发现,全球网络与资源协同效应日益强劲,是今年上半年吉利在体系维度上最显著的特点。

继而形成了“产品出海”与“能源基建”、“品牌运营”三位一体的打法,从而构筑了难以复制的全球化护城河。

所以,吉利中期考漂亮的成绩单并非凭空而来,其底层逻辑深深扎根于前瞻技术布局、精准品牌矩阵与全球体系协同三维支柱之中。

那么,如果继续追问,又是什么样的战略思维引导吉利打造了如此坚实的底层成长逻辑?

所以,我们需要将头抬起来,于高屋建瓴处,看吉利的发展方向。

02

《台州宣言》适时进入视线。

2024年9月20日,吉利发布《台州宣言》。

今天看来,无疑是吉利这艘巨轮穿越产业迷雾的灯塔。当然,“宣言”中的核心所指,也在上半年业绩爆发中得到了最有力的实践验证。

比如,“战略聚焦”与“战略整合”直指效率核心。

吉利毅然收缩战线,将资源倾注于汽车主业与关联科技生态。

中国星系列在燃油车市场整体承压下逆势增长7%,上半年销量超25万辆,正是经典产品持续迭代、资源高度聚焦的成果。

而内部的深度整合更是产生了化学反应。

银河星舰7 EM-i共享雷神电混技术,领克10 EM-P首发搭载与吉利共研的千里浩瀚辅助智驾方案。

当“技术池”的共享极大降低了研发冗余时,又快又好的创新方案就这样落地了。

又如,打通了品牌间任督二脉的“战略协同”。

宣言发布后,吉利、银河、领克、极氪响应协同号召,在供应链、制造、渠道层面深度联动。

银河A7、极氪9X、领克10 EM-P等战略车型在2025年密集发布并形成市场合力,避免了各自为战。

中汽中心认证的“油电系统安全验证”率先由银河星舰7 EM-i斩获,其搭载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未来将赋能全品牌。

这种以体系之力锻造的共性优势,是个体品牌难以企及的。

再如,“战略稳健”与“战略人才”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双翼。

面对市场的狂热与不确定性,吉利展现出难能可贵的定力。

全年目标271万辆已颇具挑战,基于上半年超预期表现才审慎上调11%至300万辆,体现的是稳中求进的务实态度。

而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3A”全球认证的获得以及1562项安全专利(中汽中心数据,中国车企第一),无不依赖于一支稳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正是对人才的长期投入和对技术安全的极致苛求,奠定了吉利穿越周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所以,当转型的浪潮涌来,其实没有一家传统车企可以做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那么,《台州宣言》就如同一盏明亮的战略灯塔,照亮了吉利的转型深水区。

03

事实上,经历了2025年上半年的吉利造车表现得愈发稳健。

当众多车企在激进的“ALL IN电动化”与保守的燃油依赖中摇摆不定时,吉利上半年新能源占比51.5%的“油电均衡”结构,展现出两条腿走路的强大生命力。

这种健康态,正成为其全球化征程的独特加速器。

燃油车板块,吉利汽车的优势已经构筑起了全球化信任的基石。

其基本的叙事结构完整而坚固:吉利汽车在国内市场持续领先的稳定表现,为中国品牌出海树立了强大的信誉背书。

海外消费者在选择陌生的中国品牌时,吉利在燃油车领域积累的可靠性口碑,极大降低了其尝试吉利新能源产品的认知门槛与信任成本。

新能源车板块,吉利三大新能源品牌精准卡位不同价格带与市场定位,形成了无死角的国际化产品攻势。

银河在中东欧、拉美以高性价比快速抢占大众市场;极氪以颠覆性产品力和自建能源网络强力叩开港澳、欧洲高端市场大门;领克则以欧洲设计基因与成熟PHEV技术深耕欧洲本土。

吉利汽车这种油电双轨并行的健康状态,进一步增强了自身抗风险能力。

我们知道全球汽车市场发展极不均衡,政策、基建、消费习惯差异巨大。吉利燃油车提供的稳定现金流和市场份额,为新能源业务在基础设施薄弱或政策尚不明朗的新兴市场提供了缓冲期和耕耘资本。

同时,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先锋形象又能反哺提升燃油车智能化水平与整体品牌调性。

当吉利汽车今年上半年的答卷徐徐合上之际,我们足以清晰地感知到,在稳健与创新交织的底色下,吉利正以清晰的战略定力向外界传递一个重要信息:中国汽车的成长与蜕变,需要的不仅是速度,更是方向;不仅是单项突破,更是体系制胜。

# 行业解读 # 吉利汽车 # 吉利银河 # 星愿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