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20年首现中期亏损,广汽进入“战时状态”
2025-07-15 18:01 4902次阅读

青橙汽车

青橙汽车是一家专业汽车产经**平台,设有行业、人物、车云、专栏等7大板块、20余项栏目,汇集多名资深媒体,汽车、财经领域专家,以专业独到的视角,洞察汽车市场最新动向,深度解读行业现状。

此次20年来首次中期业绩亏损为广汽集团敲响了警钟。

日前,广汽集团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报告内容显示,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8.2亿元-26亿元。作为对比,去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5.16亿元,出现由盈转亏的状态,这也是自2005年有公开业绩披露以来,广汽集团首次录得中期亏损。


对于中期转亏的原因,广汽集团方面给出了四点原因。一是重点新能源车型销量处于爬坡期未达预期,叠加价格战冲击,主力车型收益下滑;二是销售体系与新能源转型存在结构性错配,4S店主导的渠道模式下,直营等新渠道建设滞后,营销效能提升缓慢;三是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改革尚在推进,新产品开发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显效需时;四是海外销售基础薄弱,渠道建设、产品管理及经营协调均待加强。

具体来看,市场表现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累计销售75.53万辆,累计同比减少12.5%。

报告期内,除广汽丰田上半年实现2.58%的微增长外,广汽本田、广汽传祺和埃安均出现双位数下滑。其中,广汽本田累计销售15.46万辆,同比下降25.63%;广汽传祺14.63万辆,同比下降22.55%;广汽埃安为10.87万辆,同比下滑13.97%。

实际上,长期以来合资品牌在广汽集团的销量和营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广汽“两田”更是其业绩支柱。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双重冲击下这两大合资品牌倍感压力。

究其原因,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使得消费者的购车偏好发生了明显转变。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凭借其环保、节能以及智能化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而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相对滞后,产品更新速度慢,技术优势不明显。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有自主品牌在性价比上的穷追猛打,还有新势力车企在技术和营销模式上的创新变革,这就造就了合资品牌过去依赖品牌溢价和成熟技术的竞争策略,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逐渐失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合资品牌受挫的同时,广汽集团的自主品牌同样面临巨大压力。作为广汽自主品牌的重要代表,广汽埃安上半年销售10.88万辆,同比下滑14%,而广汽旗下另一自主品牌传祺下滑幅度更高,达22.55%。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广汽集团去年年底正式开启三年“番禺行动”。彼时,冯兴亚曾明确指出广汽集团近70%的销量来自合资品牌,这一结构与自主品牌占比超50%的中国市场格局明显不符。为此,“番禺行动”提出核心目标—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

据了解,广汽集团计划通过四大改革举措、五大保障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50万辆)。

目前来看,“番禺行动”已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如,广汽通过引入DSTE(开发战略到执行)、IPD(集成产品开发)、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销售)三大体系,构建起“从用户洞察到产品交付”的大研发闭环,产品研发周期从26个月缩短至18-21个月。

生态协同方面,广汽投资15亿元成立华望汽车,与华为开展全栈合作,首款高端车型预计2026年上市;同时孵化投资50余家智驾企业,业务覆盖从AI芯片到Robotaxi运营的全产业链,构建起自主可控的智能生态。


自主品牌占比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合资品牌销量占比为66%,自主品牌为34%,自主品牌销量占比提升了4个百分点。此外,广汽国际出口累计同比增加45.8%。

面对如今的困境,广汽集团下半年的挑战依然艰巨。从市场环境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愈发激烈,价格战可能会进一步升级。广汽集团此次20年来首次中期业绩亏损也为其敲响了警钟。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需要在这场汽车产业的变革浪潮中,加速转型,提升竞争力。“番禺行动”虽已迈出改革步伐,但要实现广汽集团的二次腾飞,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 行业解读 # 埃安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