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6月SUV销量TOP10解读:德日系重回TOP10,问界M8表现亮眼
2025-07-16 16:00 6352次阅读

车易问

专业选车团队,帮你选好车

7月过半,6月的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统计也终于出炉。在SUV品类市场当中,我们看到了自主产品的强势表现,但却也看到了在大幅优惠之下,日系、德系传统畅销车的稳健表现。但最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除了以价换量的新能源外,不少中高端定位的自主畅销车也已经到来,至于说谁能上榜,就让咱们一块儿看看吧:

没有任何意外,特斯拉Model Y(第一名/44848台/指导价26.35-31.35万)依旧以断崖式领先居于市场首位。在终于完成了中期改款后,Model Y不仅优化了舱内的氛围装饰,也通过显著增长的续航能力、升级AI 4芯片以及创新的投射式尾灯等等,保住了自己在同类型市场中的核心优势。

在自主中高端市场中,代表燃油的吉利星越L(第二名/21668台/指导价14.77-17.97万)与代表新能源的问界M8(第三名/21185台/指导价35.98-44.98万),持续保持着强势表现,分别成为了各自同级细分市场的销冠。其中,星越L依靠着沃尔沃Drive-E技术与舱内高级用料,在动静态上都带来了媲美20万+的表达,而且在综合用车上,车辆还有8155智舱、翻毛按摩座椅、燕飞利仕音响等好货傍身,在20万级的合资SUV面前凸显了肉眼可见的性价比。

至于说问界M8,尽管上市才不久,可是包括ADS 3.3、Harmony OS 4在内的系统都做到了功能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家庭氛围、削弱了商务感的它,也延续了问界M9身上诸多如HUAWEI MFSS多模态融合感知系统等在内的动态技术,这些都让它不断缔造着属于40万级自主高端车型的新记录。

当然,在SUV阵容中,比亚迪依旧有两款车型上榜,它们都是宋家族成员。比亚迪宋Pro DM-i(第四名/19895台/指导价10.28-14.28万)、比亚迪宋L DM-i(第七名/17690台/指导价13.58-17.58万)通过A+、B-的特殊定位,还有以往在同价位车型上未曾提供的“天神之眼”组合辅助驾驶,都在帮两款SUV建立代差优势。尽管说两款宋家族SUV没有什么高级的座椅皮料、冰箱大彩电什么的,但这15万上下的价位、不到4L的NEDC馈电油耗已经足够有吸引力了。

不过,在合资品牌阵中依旧有不少稳健派,尽管它们走上了过去自主品牌降价销售的路线,但它们的核心技术与市场号召力依旧不俗。像丰田RAV4荣放(第五名/19726台/指导价16.98-23.88万)、本田CR-V(第九名/17164台/指导价18.59-26.39万)两款常年争冠的日系SUV,虽说没有了曾经的辉煌,但无论是前者通过THS油电混动实现的高效经济,还是后者通过地球梦涡轮增压、“本田大法”底盘调校带来的动态优势,都让它们持续拥有着大批忠实拥趸。

此外,这对年轻用户打造的丰田卡罗拉锐放(第十名/16841台/指导价12.98-18.48万)也加入了丰田的双擎阵容,虽说空间性、智能性方面与同级新能源相去甚远,可终端已低至10万以内的门槛,还有标准化的安全气囊+TSS主被动安全套件,也都让车辆成为了关键的代步工具。

至于说德系合资品牌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大众带来的大众途观L(第六名/19684台/指导价18.68-26.68万)、大众探岳(第八名/17515台/指导价19.89-25.99万)两代爆款车型,前者刚刚完成了PRO换代,既有与大疆等本土厂商联手打造、融入更多本土场景或应用生态的智能化,也有多代同堂带来的差异化满足度。

而探岳本身就是一汽-大众用来补充细分市场的产品,特别是在进入到探岳L之后,IQ.Pilot、IQ.Connectivity等系统带来的体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追赶新能源的智能化迭代,加上一些进入到选装的高级配置,还有EA211、EA888长久以来的稳定表现,让探岳也成为了家庭用车的“不犯错”选项。

写在最后

其实能够看到日系、德系继续保持畅销,对于国产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尤其是对于咱们用户而言,更多竞争产品的存在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的产品与技术迭代,进而催生更多如比亚迪问界M8、比亚迪宋家族这类产品。我们也期待合资品牌能够造出“像样”的新能源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用车选择。

# 行业解读 # 比亚迪 # 丰田 # 宋MAX # RAV4荣放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