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华为乾崑与东风猛士携手重塑行业格局 开启智能越野新纪元?
2025-07-19 01:49 3218次阅读

車言道

新车上市、车型测评、车事直播--你掌握的车市头条。

当传统越野的机械轰鸣与数字时代的智能脉搏同频共振,中国汽车工业正以一场静默的技术革命,重新定义"越野"二字的内涵。在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越野品类却因复杂地形适配性、极端环境可靠性等天然壁垒,长期被视为智能化转型的"最后一块硬骨头"。然而,华为乾崑与东风猛士的深度融合,以猛士M817为载体,不仅攻克了智能系统与硬派越野的兼容难题,更以全栈技术生态构建起"可城可野可远方"的全新价值坐标系,为中国高端越野市场开辟出一条技术驱动的破局之路。

全栈智能重构越野逻辑:从"机械至上"到"场景共生"

传统越野车的核心竞争力长期聚焦于扭矩分配、差速锁等机械结构,但猛士M817的登场,宣告着越野品类的价值评判标准正在发生根本性迁移。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系统首次将城区NCA、高速NCA与P2P 2.0泊车功能无缝衔接,形成覆盖"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能通勤网络。这一技术突破的深层意义,在于将越野车的适用场景从"10%的极端路况"扩展至"90%的日常出行",通过35亿公里辅助驾驶里程、2.3亿次智能泊车、238万次主动防撞等数据沉淀,构建起越野车前所未有的安全冗余体系。

更值得关注的是,华为乾崑车控系统通过毫秒级响应的分布式架构,实现了动力输出、底盘升降与智能驾驶的深度协同。当车辆识别到前方非铺装路面时,系统可自动调整悬架高度、切换四驱模式,并同步优化智驾算法对颠簸路面的感知阈值——这种"机械素质+智能决策"的双重进化,让越野驾驶从"人肉适应地形"转变为"车辆主动适配场景",彻底颠覆了传统越野的操控逻辑。

鸿蒙座舱:打破物理边界的"第三空间"革命

如果说乾崑智驾解决了"如何安全抵达"的问题,那么HarmonySpace 5座舱系统则重新定义了"抵达后的体验价值"。基于MoLA架构的分布式能力,座舱内各屏幕、传感器与车外生态系统形成有机整体,用户可通过语音、手势甚至脑电波(未来技术预留)实现跨设备无缝交互。当车辆停驻荒野,百万级影音库与主题空间定制功能瞬间将车厢转化为私人影院;而当穿越沙漠时,座舱又能与无人机、户外装备等IoT设备联动,实时显示地形数据与营地状态——这种"人-车-生态"的三维融合,让越野车首次具备了情感化陪伴能力。

东风猛士技术团队透露,为验证鸿蒙座舱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研发团队曾在吐鲁番60℃高温、漠河-40℃严寒以及海拔5000米高原进行连续测试,确保系统在温差超100℃、气压变化30%的条件下仍能保持毫秒级响应。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折射出中国品牌冲击高端市场的技术自信。

技术共生体:中国汽车工业的范式创新

华为乾崑与东风猛士的合作,绝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构建起"硬件定义边界、软件定义体验、生态定义价值"的新型产业范式。乾崑车云平台通过OTA持续进化能力,使车辆功能可随用户需求动态迭代;鲸鳍通信系统搭载的5G+V2X技术,则让猛士M817成为移动的智能基站,为偏远地区提供应急通信支持。这种"全生命周期服务+社会价值创造"的双重属性,标志着汽车产品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能源网络节点+数据采集终端"的复合型载体进化。

猛士M817的突破性在于它同时满足了三个维度的需求:对越野老炮而言,其机械素质仍保持专业级水准;对科技先锋来说,全栈智能生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探索乐趣;而对家庭用户,豪华座舱与安全系统则消除了越野出行的后顾之忧。这种"技术普惠"与"场景覆盖"的平衡,正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跟跑"转向"领跑"的关键密码。

猛士M817的登场宣告着智能越野新时代的全面开启。它证明了一个真理:技术革新从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通过深度融合创造更高维的价值。当华为乾崑的数字基因与东风猛士的硬派血脉完成化学融合,中国汽车工业不仅重塑了越野品类的竞争规则,更在全球智能电动化赛道上刻下了属于东方的技术坐标。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