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300亿元电池大单旁落LG,宁王干瞪眼,特斯拉意欲何为?
2025-08-08 14:21 1.2万次阅读

汽车点评AC

知名KOL车叔领衔打造,让你成为懂车帝!汽车领域新媒体代表,分享汽车知识,购车秘籍,选购技巧,行业**,热点事件。精选内容,独到观点,深度评论!

一纸价值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9亿元)的磷酸铁锂电池订单,本该是中国“宁王”宁德时代的囊中之物,却最终落入韩国LG新能源之手。当LG新能源在7月底高调宣布签下这笔超级订单时,整个动力电池行业为之震动!

要知道,全球94%的磷酸铁锂产能在中国,宁德时代更是特斯拉长期合作伙伴。此次特斯拉将如此巨额的电池订单交给 LG 新能源,实在令人感到意外,其中缘由着实耐人寻味,我们不禁好奇,特斯拉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关税压顶

曾几何时,特斯拉与中国生产商之间的合作堪称默契十足,双方在技术研发、产能提升等方面紧密协作,共同为市场提供了诸多优质的电动汽车产品。然而,风云突变,如今二者却仿佛分道扬镳,这背后的始作俑者,便是美国政府那一套令人眼花缭乱的关税组合拳。什么基本关税、301 条款、芬太尼关税,还有相同关税等等,这些关税层层叠加,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目前加起来的税率已接近 41%,若未来关税继续上涨,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企业的生产成本必将蹿升,这对于追求成本效益最大化的特斯拉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之重。

在今年 4 月份的财务报表会议上,特斯拉首席财务官谈及关税问题时说道:“仅仅是关税这一项支出,就已经超过了 3 亿美金,而我们日常所需的磷酸铁锂电池,大部分都需要从中国进口。” 从这一番话中,我们不难感受到特斯拉在关税重压下的艰难处境。

事实上,特斯拉在这场关税风波中,几乎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为了降低成本,维持企业的盈利能力,它不得不彻底绕开中国的供应链。而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目前仅有 LG 新能源在密歇根州拥有一定产能,最终选择LG实属意料之中。

据了解,LG 新能源早在今年 5 月,便已在密歇根州工厂正式启动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三星证券高级分析师赵贤律指出:“包括三星 SDI 和 SK On 在内的其他韩国企业,目前尚未成功进入磷酸铁锂电池市场,这使得 LG 新能源在该领域享有先发优势。尽管其他竞争对手也已制定相关计划,但就目前而言,LG 新能源仍是美国唯一一家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企业。”

个人看来,特斯拉因关税问题放弃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实属无奈之举。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看似是在保护本国产业,实则是在打乱全球供应链的正常秩序,让企业陷入两难困境。特斯拉为了应对关税压力,不得不重新布局供应链,这无疑增加了其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与此同时,这场因关税引发的供应链变革最终受伤的可能还是消费者,因为企业成本的增加极有可能转嫁到产品价格上。

钱还是中国赚?

近段时间,美国政府一直试图通过扶持本土供应商,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动制造业回流。然而,现实却给了美国政府一记响亮的耳光。在全球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中,中国企业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庞大的产能,几乎形成了垄断之势,这就意味着,即便是韩国的 LG 新能源,在生产电池的过程中,也不得不依赖从中国进口关键材料。

据了解,此次特斯拉与 LG 新能源签订的订单,主要用于为美国的储能系统供电,例如为 AI 训练提供至关重要的备用电源。并且LG 新能源生产电池所依赖的关键材料,尤其是正极材料,大部分都需要从中国常州的相关公司进口。早在 2024 年底,就有报道称,LG 新能源从中国常州锂源采购了高达 26 万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金额接近 100 亿元。由此可见,尽管订单的代理商发生了变化,从中国企业变成了韩国的 LG 新能源,但在整个电池生产的产业链中,中国企业依然牢牢掌握着关键环节,最终的利润也有相当一部分流回了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订单转移绝非孤立事件,而是特斯拉系统性重构供应链的一环。在美国市场销售的 Model 3/Y 车型,特斯拉选择搭载韩国和日本企业生产的电池;而在中国生产的车型,则继续采用宁德时代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虽然在美国建设了工厂,但其工厂所有权归福特所有,中国企业仅能提供技术支持,在利润分配上难以获得大头。

当然,美国政府的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土企业的发展,但在技术积累和产业配套方面,与中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斯拉的平衡术虽然有助于其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但频繁更换供应商也可能带来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尽管在电池供应链上占据优势,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

车叔总结

表面看,LG凭借美国工厂拿下大单风光无限,但深究便会发现,中国仍扼住供应链咽喉。宁德时代的暂时退场,未必代表王座易主,毕竟,材料霸权才是真正的“终极电池”!

# 行业解读 # 奇瑞 # 特斯拉 # 风云 # Model 3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