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7 日,广汽本田正式宣布人事调整:高洪祥接替李进,出任公司董事、执行副总经理。此次换帅恰逢广汽本田陷入销量持续下滑、电动化转型滞后的关键阶段,业界普遍关注这位深耕动力系统领域的 “技术派” 高管,能否为企业注入新活力呢?
电动化转型滞后:多款新车遇冷暴露核心短板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赛道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凭借先发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大众、丰田等合资品牌也加速电动化布局,广汽本田在这场 “竞速赛” 中明显落于下风。其电动化转型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方面,技术布局起步较晚,错失市场窗口期。广汽本田直到 2024 年才落地 e:N 纯电架构,相较竞品已失去先发优势。该架构下初期推出的两款车型 ——e:NP1 极湃 1 与 e:NP2 极湃 2,市场表现惨淡,月销量长期不足百辆,几乎处于被市场遗忘的状态。
另一方面,主力新车上市即遇冷,产品竞争力存疑。2025 年推出的全新纯电 SUV 广汽本田 P7 本被寄予厚望,但实际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尽管该车主打 “驾趣纯电” 定位,宣称拥有高品质驾乘体验,但其核心配置在 20 万级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搭载的 Honda Connect 4.0 智导互联系统、Honda SENSING 360 + 驾驶辅助系统,与同价位自主品牌车型的智能化配置相比优势微弱。
销量数据更直观反映出市场认可度不足:4 月上市首月销量仅 437 辆,5 月降至 142 辆,6 月小幅回升至 166 辆,7 月维持在 200 辆水平。这样的销量表现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几乎毫无存在感,进一步凸显了广汽本田电动化产品的 “水土不服”。
新帅上任承压:借鉴经验需突破股东博弈与品牌桎梏
高洪祥的上任被视为广汽本田加速电动化转型的重要信号,其核心任务之一便是借鉴广汽丰田的成功经验,推动中方主导的新能源产品落地。但这一过程面临双重挑战:
从企业内部来看,需突破股东方博弈的桎梏。广汽丰田此前推出的铂智 3X 等爆款新能源车型,得益于中方主导的产品开发模式与技术整合能力。若广汽本田要复制这一路径,需深度整合广汽集团的纯电技术资源,但这涉及合资双方在技术主导权、品牌定位等方面的博弈。有分析认为,若转型毫无阻力,前任高管李进也不会在此时离任,这意味着高洪祥需要在平衡股东利益的前提下推动变革。
从品牌策略来看,需打破固有定位的 “身段束缚”。当前广汽本田在新能源领域的品牌认知仍局限于传统燃油车时代的优势,未能及时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要打造真正的爆款产品,可能需要在定价策略、配置取舍、用户体验等方面做出突破,放下合资品牌的固有 “身段”,更贴近新能源市场主流消费需求。
技术派高管的破局底气:深耕三电领域二十载能否补短板?
高洪祥的从业背景为广汽本田的技术转型带来了想象空间。公开资料显示,他曾担任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深耕汽车动力系统领域二十余年,尤其在新能源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研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这一背景恰好切中广汽本田当前的核心痛点 ——“智能化弱、电动化慢”。业内普遍期待,高洪祥的上任能加强企业在电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上的力度,推动电池技术升级、续航里程提升等关键问题的解决,同时加速智能化配置的迭代,缩小与主流竞品的差距。
集团变革赋能:能否复制爆款奇迹再续辉煌?
此次人事调整是广汽集团整体变革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广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加码技术投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纯电技术体系。市场期待广汽本田能借助集团资源优势,在高洪祥的主导下实现 “弯道超车”,复制铂智 3X 的爆款路径。
广汽本田要想成功,任重而道远,高洪祥接棒仅是破局的开始,能否成功还要看后续的表现。
推荐
二线豪华上硬菜,全新沃尔沃XC70最新消息
懂车之道国产真钢炮新款长安UNI-V,2.0T高功+爱信8AT
懂车之道每天车闻:东风纳米回应L2辅助驾驶跑偏
懂车之道捷途山海L7 PLUS,车内冰箱+后备箱冰柜
懂车之道路虎揽胜运动SV Carbon,搭4.4TV8动力
懂车之道全新小鹏P7亮相开启预售,搭自研芯片
懂车之道每天车闻:理想东风柳汽中汽研联合声明,特斯拉欧洲销量低迷
懂车之道价格有望低于10万? 东风日产N6官图发布
EV车世界上汽大众途观家族7月销量16,537万辆,同比增长57.5%
汽车头条全球车企角力,“新长安”凭什么成为关键落子?
功夫汽车上汽大众SUV“入门优选”,途岳家族7月销售12,291辆
汽车头条中级车市雅阁面临被踢出局,广本的“天”会不会塌?
言车有徐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