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营销噱头有风险,理想需谨慎
2025-08-14 09:45 1.1万次阅读

禾颜阅车

禾颜阅车是资深汽车专家及媒体人颜光明老师打造的内容传播平台。专注深度解读汽车品牌、战略、市场、产品及产业背后的商业逻辑和文化脉络,致力于以跨界视角观察并研究汽车行业,力争成为**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导语:最近,理想i8跟东风柳汽乘龙品牌碰撞测试的事情,终于随着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的联合声明告一段落。但是,这引发了人们对营销模式的思考。】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在理想i8上市发布会上,2.6吨的理想i8将8吨的乘龙重卡撞得四轮离地,驾驶室倒扣的碰撞测试,原本是为了展示“短前悬结构”的安全可靠。由于“测试车标识未打码”“测试车是否经过改装”等细节处理的疏漏,让一场原本聚焦产品技术的测试,逐渐演变成全民围观的营销事件。


三方声明终止闹剧

从7月29日理想i8碰撞测试视频开始传播算起,事件的舆论不时就有不同的风向。

理想i8上市撞卡车凸显安全,理想粉丝们看爽了;7月31日乘龙汽车开始连续“反击”理想,第一天发表声明表示“理想未经授权使用视频,测试车未遮盖车标,贬低品牌形象”,第二天发表《致乘龙卡友的一封信》表示测试场景和实际情况差异极大,不要偏听则信,第三天推送海报内涵“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第四天则喊出“龙的脊梁,无惧挑战”硬气宣言。


在此期间,理想和乘龙社交账号评论区里的阴阳怪气,理想高管和乘龙汽车高管之间的隔空喊话,让这场闹剧越演越烈。

8月3日,理想官方微博深夜发布长文回应,核心观点有三条:测试为了验证自家i8安全性能,无意拉踩乘龙卡车;乘龙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物,让乘龙卡车陷入舆论是无意之举,乘龙卡车是国民品牌不应理解为安全性弱;碰撞测试由理想委托中国汽研执行,中国汽研为国资背景权威机构,测试数据有公信力,理想未参与测试细节设计。


理想《关于理想i8安全性碰撞测试的说明》,中汽研碰撞测试声明函发布后,互联网舆论来到了最高潮,尤其是理想的碰撞测试说明,不仅绕开了网友们关注的技术细节不谈,更是把舆论甩向了中汽研。

直到8月6日,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后,闹剧终于算是停止了。有趣的是,理想和中汽研在这次联合声明中,对比之前的各种“申明”“说明”“解释”,反倒是多了几分歉意。


理想汽车承认自己考虑不周,损害了乘龙卡车的品牌形象,让大众和消费者对乘龙卡车产生了误会。中汽研表示认识到自身测试中的问题,作为非商业第三方检测机构,没有及时说清楚,乘龙二手卡车在测试中只充当“移动避障车”,不对车身安全和质量做测试。

最后,三家企业还一起呼吁汽车行业要积极维护良性的汽车产业生态,把精力放在汽车安全、技术创新方面,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


营销背后的信任危机

三方联合声明像是一次“紧急灭火”,但是闹剧背后,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厘清,例如,车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第三方测试机构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首先是车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各车企为了博眼球,博流量早就把安全测试玩出了花:整车高空坠落,飞坡冲悬崖,枪击电池等等,理想这次操作,更是无意间将这类“极端营销”推向了新的高度。

汽车产品单一特性陷入极端营销的后果是什么,2024年中到2025年初,车企们都在强调自家智驾已经超越L2水平。一些车企夸大对智驾的宣传,造成的最严重后果甚至可能是导致生命的消逝。

如今理想i8“撞翻”乘龙卡车的营销方式,究竟要传递什么信号?用户的心智是潜移默化的,用户的驾驶习惯是因人而异的,品牌没法保证100%安全的情况下,这种极端的营销方式,最终恶果只会反噬在品牌身上。

因此,对于车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车企的营销方式,应该学会放下对流量的饥渴,用户是鲜活的个体而非流量,车企在对用户进行营销时,铭记对生命的尊重。

其次是第三方机构科学性和公正性。中汽研对于此次理想i8和乘龙卡车的碰撞测试确实进行了反思,但是声明里并没有对“乘龙卡车有没有改装、卡扣是不是固定好、测试场景合不合规”等问题明确澄清,光凭一句“未能及时、清晰阐述’移动避障车’的关键信息”并不能让人信服。


另外在信息爆炸以及年轻消费者汽车认知水平上涨的年代,第三方机构的公正性和可信程度,正在不断受到质疑,无论是此前某平台进行的智驾测试,还是这次中汽研碰撞,在测试场景、测试过程、测试细节都遭到了质疑,消费者也常常会被这种作秀式的汽车测试,渲染得难辨真伪。

当车企、第三方机构陷入信任危机,再多的漂亮话都不能解决汽车行业的极端营销问题。因此,关于理想、中汽研此次营销翻车,我们更希望中国汽车行业能在历史中吸取经验,用合理的产品对标,推动行业进步。


理想难破纯电魔咒?

理想i8上市以来,经过了产品定义偏差、碰撞测试舆论、配置定价策略修偏,李想“成功”将理想i8打造成了一款流量大于销量的车型,但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同期上市的乐道L90嗮的是订单,理想i8嗮的却是申明函。

自从理想MEGA被恶意节奏导致折戟,李想对理想i8可以说是倾注全力,在首都国际会议中心开发布会;李想开通个人短视频账号为理想i8造势;全国3000座超充站建成,为理想i8快速补能进行兜底。


靠增程一条腿走路的理想汽车,真的太需要一款现象级单品,为理想在纯电领域正名了。可惜,理想两次冲击高端纯电市场,似乎都有股不可名状的魔力,将理想纯电车推向另一个方向,或许是理想急了,从展车到店、上市发布、产品配置都在不停地澄清、自证、修偏,或许理想真的与纯电车八字不合。


点评

当冰箱、彩电、大沙发、增程机已经不能成为品牌差异化卖点时,理想汽车是时候要转型升级了,重新探寻专属于理想品牌的新卖点。能否在纯电领域杀出一条血路,对理想汽车而言非常重要,但理想汽车真正应该做的是花更多心血在产品本身,而并非营销噱头。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行业解读 # 理想汽车 # 理想MEGA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