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这么多车企,今年7月之后主动比较大幅度调整目标的只有吉利一家”,在吉利汽车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再次表态,“吉利对300万的年销目标非常有信心。”
今年上半年,吉利已经完成了140.9万辆的销量数据,同比增长47%。作为参考,汽车行业上半年销售1300多万台汽车,同比增长13%。
收入上看,吉利上半年总收入突破1500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整车收入达1,346亿元,同比增长28%。
盈利方面,核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至66.6亿,同比涨幅达102%,一般来说,扣非利润更能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就这方面而言吉利再次实现了自我超越。与此同时,利润的增长让吉利的现金储备更加充裕,上半年末吉利总现金水平达到588亿元,再创新高。
从销量大涨带来营收、利润激增,从而进一步形成公司现金流的“三角支撑”,基本可以判断,在“多米诺骨牌”式的财务效应下,吉利的转型已经提早进入到了“正循环”。
去年年初的发布会上,桂生悦曾说“未来吉利的每一次业绩发布会销量都会是历史新高”,但他表示“当时还不敢在利润上夸下海口”。不过到今年半年业绩公布后,让桂生悦有了信心加持,他对吉利的目标值再次“提档”——“除了销量创新高,接下来每一次发布会上吉利的利润也会创新高。”
规模效应持续显现,吉利步步逼近行业第一
自去年吉利发布《台州宣言》后,朝“一个吉利”全面统合的目标确凿无疑,沿着大方向转型过程中,同样考验执行效率,从半年业绩来看,吉利的整合动作效果初现,最有说服力的表现是,吉利一直在比以前的吉利变得更好一点点,也朝着最头部的位置更近了一点点。
目前,中国汽车的龙头是比亚迪,无论体量还是占有率都位居第一。那么吉利跟比亚迪的差距还有多大?根据财报数据,吉利的市占率目前已突破两位数,达到10.4%,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二,仅落后比亚迪4个百分点。而去年吉利和比亚迪的差距是8%。
如果细分来看,吉利的燃油车市占率依旧稳居第一,达到8.8%。新能源市占率同样有了巨大的提升,从去年的7%来到今年的11.44%,跟第一名的差距也从27个百分点缩短到18个百分点。虽然短时间内还无法与比亚迪齐头并进,但吉利的进步绝对不可小觑。
“我相信我们跟第一名的差距会越来越小,甚至反超。”桂生悦的表达,一方面代表吉利奋起的野心,另一方面也说明冲刺的信心。
背后的逻辑并不难理解,就像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所说:产品布好了,销量不用太担心。
目前,吉利已挺进爆款“爆发期”,基于GEA平台推出的银河系列全面释放潜能,从星愿开始连续拿下中国全品类车第一名,到星耀8拿下中国B级插混轿车的第一名,再到大定订单已达3万的银河A7,与比亚迪秦L形成剑拔弩张的势头。
此外,包括领克、极氪、中国星等在内,下半年吉利还将有5款新能源产品加一款燃油产品上市,逐一补足市场空白。“我们的要求是,上一款产品必须是爆款产品” 淦家阅立下军令状。
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往往面临两个关口,第一是销量关,吉利完成的不错,第二是利润关,转型各项成本怎么快速收回,更能体现公司对调整动作的回正能力。
吉利上半年66.6亿的利润,跟上一年相比是翻倍增长。有投资人认为,如果扣非利润能在65-79亿之间,那么就是相对理想的,因为从吉利对新产品的高压定价以及近期一系列整合行动来看,会增加市场对其“增收不增利”的担忧。
但吉利的单车盈利其实已经从去年的3453元提升到了今年的4724元,此外归母净利润也从去年的2.8%达到今年的4.5%,对比领先车企5%左右的净利润标准来看,吉利已然进入到收获期。
依托全价值链的规模化效应,吉利降本成果肉眼可见,CFO戴永还特别提到财务上一个亮点,那就是销售费率和管理费率都有所下降。
其中,管理费用今年只有29亿,有两个亿的优化,而且是在销量从95.6万台提升到140.9万台的情况下做到的。另外销售费用虽然绝对额增加了5亿,但是销量增长了50万台带来的必要运费成本(单台1000左右),剔除这部分之后,销售的实际费用并没有增加,换句话说,干的事多了花的钱少了,费用管控力更加高效。
随着接下来整合行动提速,吉利的规模效应会在现在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显现,据了解,极氪与吉利的整体交割工作今年年底就会完成,届时将顺利完成大合并,对吉利的业绩将带来更多亮点点缀。
弥补缺失和不足,下半年要打攻坚战
上半年吉利做出的成绩是摆在明面上的,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大船掉头若要做到“丝滑”转向,也需要清楚哪里还有提升的空间,对此,吉利的认识也非常清晰。
表面上看,吉利上半年利润的确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了翻倍增长,不过单车售价和毛利率都有所下降,其中单车售价平均每台下滑1.4万元,明显一定程度上受到价格战影响为销量目标做出的让步。但考虑到当前的竞争形势,销量和利润之间仍然很难达到有效平衡,如果在售价上保持坚挺,那么从销量到市占率都将受到波动,也不利于规模化效应的发挥。
此外,正因银河这一更倾向主流市场的品牌崛起,销量基数被进一步拉大,导致毛利润下降了0.3%。接下来,怎么尽快消除这两项短板,实际考验的是产品的配比能力,如何靠高溢价车型的带动,对中低端车型进行盈利上的补充。
桂生悦认为,吉利在豪华、高端汽车方面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是主要原因,这跟吉利汽车整体的发展是不相匹配的。这句话无疑让压力来到的领克和极氪身上,数据显示,领克和极氪合并后上半年实现了14.5%增长,低于内部预期,原因是内部正在进行各方面组织和战略调整。
但从长远看,也并不是特别难以解决的问题,还是那句话,要看下半年吉利在高端车型上的发力,以及具体的市场表现。
桂生悦表示,吉利的高价值车型都会集中在下半年,比如极氪9X、银河M9等等,包括领克900的持续发力。如果还能继续复刻“出一款爆一款”的现象,那么吉利的平均单价和毛利大概会得到改善。
为维护高端品牌发展,吉利重新梳理了对“品牌建设”的认知,尽管每家车企都在强调“用户至上”,但企业对加速转型的需求,和对用户的利益承诺,往往容易发生节奏错位。拿极氪品牌来说,一年三换代的“往事”曾引发用户强烈不满,对一个正处于上升期的高端品牌而言,用户的反抗心理实则是刺进品牌内部的一把尖刀,即便刀拔出来但伤痕却很难抹除。
桂生悦认为,这种让用户感到背刺的行为,对吉利来说是一次非常深刻的经验教训。好在吉利敢于面对,也做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此前《车壹条》注意到,极氪在8月8日就提前预告了下半年四款车型的改款和升级的计划。在预告新计划的同时,还同时发布了在售车型多项限时的权益政策,这被理解为尊重用户、体现用户为中心的优化举措。
“这个公告发出以后,据我们的统计,新老用户的好评率达到了96%,这让我们非常感动”,桂生悦在透露这组数据的同时,更表达了吉利在造车之余的长期思考,用户是品牌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也是转型中亟需用心建设的一环。
虽有不足,但客观评判,就整个汽车市场而言,吉利仍是走在前列的那一个,“前路艰难,我们的信心比以前更足”桂生悦说,吉利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
相关车系
推荐
一年跑不过2万km,就别买新能源?开了3年电动车,才发现其中有诈
李建红-小李车评不怪油车车主嘲笑!买新能源车后,很多车主变“抠”了,啥都算计
李建红-小李车评不是吹牛:论新能源车技术专利,丰田本田都远不如比亚迪
车快评奔驰GLC纯电版预告,携复古格栅亮相
爱驾天下拒绝盲目跟风 为什么说全新岚图知音短前悬更符合家用需求?
車言道新一代智己LS6开启预售,预售价20.99万起,搭新一代灵蜥数字底盘
李特儿昔日豪车展厅悄然“换标” 岚图为什么成为经销商新宠?
車言道快领航+极限泊车双buff 宋家族凭什么稳坐新能源SUV头把交椅?
車言道理想汽车被曝组织机构调整,销量承压,纯电之路如何能走通?
文武车道比亚迪SUV销冠放大招,宋家族OTA升级陆续推送,高快领航更强大了
李特儿中美两套打法,福特电动化启动B计划
车壹条450km纯电续航/自带“超充桩”,新一代智己LS6预售20.99万起
My车轱辘评论
暂无评论,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