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华为车BU鉴定报告:谁才是“亲儿子”?
2025-09-12 17:51 857次阅读

城市汽车

向读者展示一派汽车与城市和谐相处的愿景,“Better City, Better Motility”(城市,自在移动)。八卦汽车业发展动态、努力做最真的汽车**。

甭管油车、电车,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如今已是国内乘用车的重要产品属性,其中,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简称车BU)毫无疑问是目前装车范围最广、技术方案最成熟、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产品。然而,品牌合作模式的差异也会影响双方关系亲疏,进而带来产品层面的差异。本期我们就围绕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来看看,究竟谁才是华为的“亲儿子”?


●技术供应方案

▲代表车型:方程豹豹5、奥迪A5L

▲产品亲密度:★★


首先是相对浅层的技术供应方案,在这个合作方案中,华为车BU只作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为车企(客户)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且华为并不参与车辆本身从开发到销售的全周期。目前比较有市场的就是产品就是乾驾驶辅助,而电驱模块、智能座舱、数字底盘方面,华为车BU还没有形成统治地位,车企自然也不稀罕。


比较典型案+例就是比亚迪DMO平台的方程豹系列新能源越野车,以豹8为例,该车就全系标配乾崑AD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支持城市&高速NOA领航辅助和记忆泊车功能。当然,像比亚迪这样的行业龙头,自然懂“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所以大多数品牌&产品都应用的全栈自研的DiPilot天神之眼,且合作也仅限于驾驶辅助。


除此之外,奥迪汽车从今年开始也大规模引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源自PPC平台的A5L,以及源自PPE平台的Q6L e-tron,其高配都应用的华为乾崑智驾,后续A6L、Q5L换代后大概率也会有这套系统,这在德系BBA中还是首例。当然,这这是奥迪针对中国市场进行的本土化升级,甭管PPC平台还是PPE平台,其在国外甚至都没有高阶驾驶辅助功能。

●全栈代研方案

▲代表车型:长安深蓝S09、广汽向往M8、东风岚图知音、东风猛士M817、极狐·阿尔法S Hi版

▲产品亲密度:★★★


为了实现智能化“上车”的更深度磨合,华为车BU又开启了全栈代研方案,并命名为HI模式(Huawei Inside),该模式下华为与车企联合进行产品迭代,技术方案需双方共同投入研发资源,包括智能电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核心领域。


以深蓝品牌为例,作为长安汽车的新能源品牌,该系列各类产品都不同程度应用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L07(部分)采用的华为乾崑ADS SE,而S09(部分)则使用的是华为乾崑ADS 3.3,甚至车机系统也全系采用Harmony Space 5。


同样的,广汽向往、东风岚图、北汽极狐等自主新能源品牌的不少车型也都采用的华为HI模式,像全新岚图知音已经用上了华为乾崑ADS 4.0,这是目前最先进的华为智驾方案。该模式下,虽然华为车BU会全程参与整车智能化的开发应用,但合作车企仍保留整车制造与品牌主导权,例如产品该如何定位,市场该如何宣发等等,华为并不参与。

●体系共享方案

▲代表车型:阿维塔新车、广汽华望新车

▲产品亲密度:★★★★


在HI模式的基础上,华为车BU又推出了HI PLUS模式,作为升级方案,华为和车企会进行更深度的合作,通过体系共享打破了主机厂与供应的壁垒,让两者实现有机融合,旨在根治智驾上车“水土不服”的问题。


以阿维塔汽车为例,该品牌从创立之初就是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方合作的结果,但目前在售的产品的整车开发制造、终端销售都是由长安负责。不过最新消息显示,阿维塔正与华为有序地推动HI PLUS模式,双方联合团队已经将近千人入驻在阿维塔重庆总部,第一款联合共创的产品也将会在明年下半年推出,该产品中不光有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车机系统、云端服务及生态应用上也都“更华为”。


同样的,华为和广汽合作创立的华望品牌也采用的该模式,双方会通过同步办公,共同参与从产品规划、设计、研发、到质量管理、产品营销的每一个环节,将智能驾驶与整车调校的适配周期大幅减小,最终为用户带来更适配、更成熟的智慧出行体验。

●品牌联名方案

▲代表车型:问界M9、智界S7、享界S9、尊界S800、尚界H5

▲产品亲密度:★★★★★


提到华为智能汽车,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X界系列,即鸿蒙智行品牌,目前该系列已经分别通过和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上汽合作,扩展到五个子品牌,堪称含华量最高的五个“亲儿子”。


以最早也是最具影响力的问界为例,该品牌产品不光大量应用华为提供的电驱单元、智能座舱、驾驶辅助,同时产品定义、设计、销售全流程,也都有华为车BUS参与并占据主导权。正因如此,华为最新的技术自然也会应用在鸿蒙智行系列上,例如全新问界M9,该车就率先应用了四个激光雷达的华为乾崑ADS 4.0驾驶辅助系统。并且,因为在智能化层面完全由自己掌控,所以也不存在因沟通壁垒带来的产品层面“水土不服”的问题,智能化体验更成熟稳定。


另外,因为华为没有内燃机相关的技术储备,所以鸿蒙智行系列的增程车大多使用对应合作车企的增程器,或者外购。而且站在合作车企的视角,该系列都有点给华为“代孕”的味道,没有主导权,也很难“偷师”到什么核心技术。

●暂无合作

▲代表品牌:吉利、长城、小米、“蔚小理”、特斯拉等。

▲产品亲密度:☆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车企都乐意与华为车BU进行合作,特别是“蔚小理”这样的造车新势力,智能化本身就是其品牌&产品的核心价值,自然不可能拉下脸去用华为的方案,否则真就成了“出卖灵魂”了。


而一些传统车企,除了上面提到的比亚迪天神之眼方案,还有吉利千里浩瀚方案、奇瑞猎鹰智驾方案、长城Coffee Pilot方案等等,其本身就有较为深厚的底蕴可以进行全栈自主研发,并逐渐投入使用。或许Ta们还不如华为车BU成熟,但一方面车企能有效压低整车成本,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往往更侧重车型本身的价值品质,并不会把智能化作为核心卖点。


至于来自美国的特斯拉汽车,在面对中国道路交通环境时,FSD作为纯视觉驾驶辅助方案确实需要更长周期的本土化验证,再加上监管部门对安全的谨慎考量,特斯拉的高阶驾驶辅助想要在中国市场形成竞争力,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写在最后:


单从智能驾驶辅助的终端体验来看,华为BU提供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确实是行业T0级表现,这是稳定、庞大的开发团队带来的深厚技术沉淀,确实不是“半路出家”或“软/硬件堆砌”的同行竞品能比的。

当然,站在消费者的视角,并不是所有人都将智能化作为核心价值,像比亚迪、长城、乃至德系BBA都有各自的品牌属性和产品价值,因此,即便这些车在智驾层面相对弱势,但对其市场表现并无决定性影响。

# 行业解读 # 鸿蒙智行 # 奥迪 # 奥迪A5 # 问界M9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