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成立15年,腾势终于弄懂"高端"了
2025-09-12 17:52 3598次阅读

车壹条

一个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推崇深度阅读的汽车自媒体。这里不仅传递最真实和鲜活的行业重磅**,还提供理性看待问题的视角并给出建设性的问题解决之道。

当高圆圆与腾势N9站在一起的海报刷屏汽车圈时,这个曾经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中略显不合时宜的品牌,似乎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调性。

事实上,近半年来,腾势一直在循序渐进地对外传递出一个清晰的动作,那就是重新定义自己的品牌形象。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高端品牌的尝试作品,从2010年至今的15年间,腾势经历了与奔驰的蜜月期、独立发展的迷茫期,如今似乎终于“开窍”,在营销思路和品牌定位上找到了突破口。

从"自嗨"到"自信",腾势开始学会表达

回望腾势过去几年的营销轨迹,不难发现其曾经深陷"自嗨式营销"的泥潭。彼时的腾势热衷于在技术参数上做文章,频繁地与竞品进行各种数据对比,也曾试图通过不少车企流行的"碰瓷式营销"来获得关注度。

然而,这种策略往往适得其反,不仅没有建立起清晰的品牌认知,反而让消费者对其定位产生怀疑,腾势如此,其他品牌也是如此。

这样的行为在近期出现了新迹象。自2024年下半年、2025年初开始,腾势的营销思路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比如在腾势N9的推广中,品牌开始强调"新时代豪华"的理念,不再单纯堆砌参数,而是注重传递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例如,相较于此前邀请流量明星进行产品功能展示,选择具有成熟女性魅力和生活品味的艺人,就很好的体现了品牌对目标消费群体的重新认知。

而在代言人之外,腾势开始在营销内容中融入更多人文关怀元素。在N9的宣传片中,品牌不再过度强调续航里程或加速性能,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车辆如何融入高品质的家庭生活场景。这种从产品导向向生活方式导向的转变,体现了腾势对豪华品牌内核的重新理解。

其次,腾势在品牌传播中开始注重情感共鸣的营造。无论是在车展亮相还是新品发布会上,腾势都更多地展示了车主的真实使用场景和情感体验,而非简单的技术参数堆砌。这种变化在腾势N8和N9的市场推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品牌开始讲述更多关于"陪伴"和"品质生活"的故事。

另外,除了选择符合中产品质格调的品牌代言人之外,腾势还请来了福耀集团副董事长曹晖、经济学家管清友、跳水冠军林跃、主持人杨澜等各界精英纷纷成为腾势D9车主。这种真实的高端用户群像在BBA的营销环节中十分关键,也是无形中强化品牌的高端定位,传递价值观的有效方式。

因此,从营销策略的转变中可以看出,腾势正在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品牌内核,从过去的"技术炫耀"转向"价值传递",一言以蔽之,这标志着品牌建设思路从根本的底层思维上就已经走向了成熟。

腾势高端了,比亚迪还远吗

腾势的品牌觉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摸索过程。2010年,比亚迪与奔驰合资成立腾势品牌,彼时的市场定位是打造"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的豪华汽车品牌"。然而,在与奔驰的合作期间,腾势更多地依赖合作伙伴的品牌光环,缺乏独立的品牌个性。

2022年,随着奔驰开始大规模退出品牌,腾势真正迎来了独立发展的机遇。然而,独立之初的腾势面临着严峻的品牌认知挑战。对消费者而言,腾势既不像蔚来、理想那样具有鲜明的新势力标签,也不像BBA那样拥有深厚的豪华品牌底蕴,处在一个相对尴尬的品牌定位中。

这种尴尬在销量数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腾势全年销量不足万辆,主要是由于仅一款主力车型D9上市,但相比于同期理想汽车的13.32万辆和蔚来汽车的12.25万辆,差距悬殊。面对如此现状,腾势开始反思自身的品牌建设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腾势的转变与比亚迪集团整体的高端化战略密切相关。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功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虽然在技术层面表现出色,但在品牌溢价能力上始终难以与传统豪华品牌竞争。

更重要的是,2025年的比亚迪已经开始出现了利润层面的结构性挑战,而高端化路线的发展则应该负起主要责任。数据显示,比亚迪在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了29.87%,这是其三年多来首次出现季度利润下滑,这主要是因为主力基础车型在价格战竞争下导致的。

因此,对比亚迪而言,腾势承担着探索高端化路径的重要使命。腾势的品牌建设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比亚迪能否在高端新能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腾势开始了系统性的品牌重塑工程。

从2025年的市场表现来看,腾势的转型之路呈现出明显的进化态势。根据乘联会批发销量数据,腾势D9在2025年6月销售8,481辆,持续稳居高端MPV市场前列;腾势N9 DM作为新旗舰SUV,实现了连续八周销量过千。

腾势在此时的转变,及时为比亚迪提供了高端化的成功样本,证明了比亚迪在高端市场的可能性。而这正是过去数年来,年销量已经达到400万+的比亚迪几乎唯一的一块短板。

另一方面,腾势的转变也有助于提升比亚迪整体的品牌形象,这意味着比亚迪内部在核心的品牌价值观上已经发生了改变,未来可能会形成品牌矩阵的协同效应,真正补齐高端化短板。另外,这也为比亚迪在海外高端市场的拓展提供了经验和信心支撑。

不过,虽然思路已经打开,但目前腾势的高端化之路仍面临不小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保持品牌调性的一致性,如何在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之间找到平衡,都是腾势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步调有些迟缓,好在腾势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表达方式。

写在最后:

从曾经的靠拢奔驰学高端,到后来的独立行走不断试错,再到现在的拨云见日,从销量低迷、渠道混杂到如今全球首款达成25万台量产的新能源MPV,腾势终于学会了高端化的真正含义,这与比亚迪在此前投入价格战的努力实际上刚好相反,因为它所代表的不是价格的攀升,而是价值的升华。只有一个品牌真正读懂这点,才算拿到了高端市场的入场券。而当比亚迪集团真正领悟了这一价值真谛,其‘中国新能源品牌领导者’的地位方能名副其实,行稳致远。

# 行业事件 # 腾势 # 比亚迪 # 腾势N9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