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启辰与哈啰:L4级Robotaxi“万台合作”背后的深意
2025-09-16 14:55 2076次阅读

汽湃

汽车内容原创社群MCN平台,构建原生内容传播全体系,服务行车生活

在外滩的灯光下,启辰迎来了自己15岁的生日。不同的是,这一次,它不是单纯展示一辆新车,而是签下了一份足以改变自身轨迹的“大单”——与哈啰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L4级Robotaxi商业化,并一次性敲定万辆启辰VX6订单。

在新能源车市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这样的消息多少带点“逆风翻盘”的味道。对启辰来说,这不仅是一份销量的保障,更是一种姿态:不再只是一个造车的品牌,而是要迈入“造车+用车+出行”的新赛道。

Robotaxi的风口,谁能真正起飞?

过去几年,“Robotaxi”这个词频频出现在行业报道中,听起来宏大,但真正落地者寥寥。原因很简单:自动驾驶的成本依旧高昂,算法训练场景不足,监管环境也还没完全铺平。然而,趋势不可逆。政策在逐步放开,资本持续下注,硬件价格不断下降,行业正从“概念期”走向“前夜期”。大家都明白,谁能把技术从测试场搬到街头,谁就能拿到下一个十年的入场券。

今年6月23日,哈啰宣布正式进军Robotaxi赛道,并与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共同发起成立“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2.88亿元人民币,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

哈啰有数据、有场景,启辰有车、有体系,两者的结合就像一对互补的拼图。Robotaxi想跑起来,光有算法不行,必须有稳定可规模化的车型去承载;而车企想要积累真实路况数据,光在测试场转圈更是远远不够。

双方将合作打造的专用车型,基于东风启辰VX6底盘平台打造,配备了哈啰自研的全车规级软硬件架构。智能化硬件方面,新车搭载了8个激光雷达、14个高分辨率相机、6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能够实现对车身周边0-200米范围内的多模态冗余感知,核心算力超过2000TOPS。

而在机械和电气层面,2026款东风启辰VX6长宽高分别为4658x1890x1656mm,轴距为2850mm。车辆搭载“六合一超级电驱”,最大功率160kW,峰值扭矩275牛·米。匹配“启辰鲁班电池2.0”,具备146项安全测试及3C超充技术,可实现30%-80%电量补充仅需14分钟,CLTC续航最高达510km,百公里电耗低至13.1kWh。

启辰的好机会:不仅卖车,更要进化

对于启辰来说,万辆VX6订单当然是“硬菜”,能直接写进销量报表。但真正的价值,不在这万台车的出货量,而在车上背负的数据与经验。

每一辆Robotaxi在路上跑过的场景,都是启辰智能驾驶算法的“养料”。这意味着启辰的智能化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借助哈啰的平台直接进入真实场景循环。换句话说,这是从“造好车”到“用好车”的战略升级。

而启辰VX6之所以能成为首选,并非偶然。61%的轴长比,3.64立方米的乘员舱空间,九成以上的得房率,“魔方座椅”带来的灵活布局,让它天然适配Robotaxi多元场景。更关键的是,启辰的电池与安全体系,能在高频运营中经受考验。

诸多“看似家用的设计”,放到Robotaxi上都成为了优势——例如,启辰VX6采用高刚性ZONE BODY车身结构,配备6安全气囊与超国标级别的电池五维防护系统,更以“零甲醛”座舱设计及日产大沙发级零重力座椅,确保每一位乘员获得健康、舒适的乘坐体验。对于把安全和健康看得比什么都重的出行领域来说,这些点十分重要。

未来,双方还将共同探索Robotaxi运营、高精地图、车路协同等多种创新模式,构建“车-路-云”一体化智慧出行基建设施,助力城市交通数字化升级。此次签约于2025外滩大会期间举行,依托这一国际级前沿科技盛会,启辰汽车与哈啰的合作将进一步放大行业影响力,推动智能驾驶更快走向大众生活。

哈啰在这盘棋里同样算得清楚。Robotaxi的竞争,比拼的不只是传感器堆得多高,而是谁能率先实现规模化运营,让用户真正用起来——哈啰的出行生态,从单车到顺风车再到出租车,早就为Robotaxi准备好了数据土壤。启辰提供硬件与改装能力,哈啰负责场景与运营,两边绑定后,模型训练、服务验证、成本摊薄都有了跑通的机会。

这也意味着,启辰这次的角色,不再只是一个“供应商”,而是被拉进了运营体系。未来,双方还将共同探索Robotaxi运营、高精地图、车路协同等多种创新模式,构建“车-路-云”一体化智慧出行基建设施从新基建,到日常维护,都要两家人一起干。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长久的深度绑定。

束发之年的启辰,或将从此“破圈”

这场合作的象征意义,更远比“万辆”这样的数字本身更重要。它代表了一种新的落地路径:车企不只是卖车,而是与出行平台共建生态;平台不只是做流量,而是深入到车辆研发与应用。对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范本”。当不少玩家还停留在PPT和测试路阶段,启辰与哈啰已经直接跑向了规模化运营。这种“真金白银+真路数据”的组合,才是Robotaxi走出实验室的必经之路。

对启辰来说,这是一场自我革新。它曾是“最成功的合资自主品牌”,又经历过“单飞”与回归,如今终于找到了一条跳出传统车企身份的新路径。十五年走来,启辰积累了造车的底气,也确实在当下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束发之年的启辰,需要一次破圈的机会——哈啰的出现,恰好给它提供了一条新赛道。

当然,未来的挑战依旧不少。自动驾驶安全、法规协调、成本控制,这些都是硬骨头。但好在,启辰至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而且迈得够大——在这个行业里,最怕的是犹豫。Robotaxi要真落地,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的是不断试错和快速迭代。万辆VX6跑出去,不管遇到多少难题,至少能让启辰拿到别人没有的真实数据和经验。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为启辰点个赞。它没有止步于“传统车企”的舒适区,而是主动投身到最具不确定性的赛道。也许几年后,大家再回头看,会发现正是这些“万台级订单”,让中国的自动驾驶不再停留在口号,而是出现在日常街景里;而启辰品牌的转折点,也同样在此。

结语

十五岁的启辰,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这一次,它不只是造车者,更是智慧出行的参与者与推动者。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它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向前。Robotaxi的未来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这样的尝试,中国汽车的灯光,的确又亮了一些。

# 行业解读 # 北京汽车 # 启辰 # 启辰VX6 # 魔方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