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荣威M7打破地板价,俞经民:要重现“互联网汽车”巅峰期
2025-09-22 11:39 2696次阅读

车壹条

一个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推崇深度阅读的汽车自媒体。这里不仅传递最真实和鲜活的行业重磅**,还提供理性看待问题的视角并给出建设性的问题解决之道。

9月的汽车圈忙到“脚打后脑勺”,新车发布如过江之鲫,在各个细分市场搅动风云。对车企来说,此时制造爆款,难度上无疑是翻倍的,如果要靠声量出圈,那么就少不了品牌号召力这个前提,如果想靠产品对竞品形成压制,创新技术和价格刺刀都要备齐,才能多出几分胜算。

荣威也是此次“批量上新”活动中的参与者之一,限时起售8.58万元的荣威M7 DMH直接瞄准新能源家轿市场,要在银河A7、比亚迪秦PLUS等竞品包围中扳回一局。

论品牌,荣威与国民标签挂钩,不需要基础的认知搭建,论价格,花不到9万的价格买一台接近5米的轿车,算是超值。加上卡班大师带来的颜值加分,还有起步就是160km的长续航、全景沙发躺椅、以及首搭上车的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让荣威不缺“上量”的信心。

在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看来,荣威就是新大众。另外荣威代表了团队“很大”的想法,一个是荣,一个是威,怎么又荣又威?没有量不行,有了量才有机会,夯实基础步步为营,才能让荣威够到品牌价值。现在,荣威M7 DMH就代表这个契机,带着定价诚意和“杠杠的”产品力,荣威这次要一棒子打出去。

“1+0”哲学,构成荣威的爆款逻辑

今年成都车展时,俞经民曾提出一个爆款方法论,为今天荣威M7 DMH的上市提前做了一层铺垫。

对照荣威M7 DMH来看,俞经民称,这款车实际是由一个“1”,再串联起无数个“0”的作品。这里的1是指颜值,有了第一眼印象,再叠加舒适性、智能化、混动技术等无数个0,“大美好”的产品逻辑就顺理成章了。

回顾整场发布会,实际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钱漾在讲解环节同样遵循了1+0的原则。在俞经民看来,这套方法论背后其实映射的是对用户真正需求的理解,作品就在这里,怎么把作品背后的理念讲出来很难,关键是要抓住用户最关心的点:比如先讲颜值、颜色,然后是全景沙发躺椅、慕斯舒压座椅,再通过证据链解释背后的材料、原理与体验,从静态到动态,让消费者相信这辆车是一辆真正为家庭服务的轿车。

“今天影片里面很真实。小女孩在第三空间和妈妈做游戏,能够面对面,打破了第一排和第二排(的隔阂),这个材料又用那么好,从轿车到MPV,我认为还有很空间。就像雷军说你们搞汽车的有没有隐私玻璃?怎么会没有?这教育了我们,一定要研究用户。”俞经民说。

这一通表达至少让在场的经销商表示很受用,“太到位了”是他们在此次发布会上最大的感触。

不过,到位的不止是产品力和价格,还有更靠谱的大厂承诺,这是另一重信心来源,此次荣威宣布为新车提供五大件终身质保,和零自燃终身保障,在业内看来,这是一种“越级”的自信,相当于荣威在用户购车后的全生命用车周期内都为他们自费上了一层保险。

很明显,荣威这次确实拼了,有人问“荣威的底气是什么”。钱漾选择用两个角度来解释。第一点一定是源于客户的需求。在通过大量的一线沟通后,他们发现消费者最在意的就是三电系统、动力总成的耐久性。

“过去汽油车有动力总成质保,电动车逐渐有三电质保,但混动车同时有两套系统,一直没人敢给出终身质保,我们选择去做” 钱漾说,其次是上汽整个体系对于质量的坚持,在他看来,质量不是99%,而是小数点后面不断加9,这样的投入是指数级上升的状态,所以才敢于承诺。

新能源与AI,荣威的下一个“大美好”

如果说“1+0”的爆款哲学和终身质保,解决的是用户“看得见”的价值,那么新能源布局与AI大模型上车,则关乎荣威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谈及此次M7与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的合作,不少人认为荣威吃到了AI推理大模型首次上车的“第一口螃蟹”。但据俞经民说,整个合作过程中不存在“谁先找的谁”,而更像是一种“相互吸引”,并且有信心今年做到0.5的水平,明年就做到1.0的水平。

“当年荣威的一句“你好,斑马”是推开了智能网联的时代,我认为明年到1.0的时候一定是推开AI汽车的大门。”对荣威来说,这次合作或许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手法,更可能引领荣威快速驶入智能化赛道的新赛点上去。

产品投放力度是除技术之外,人们关心的另一个重点,对此,钱漾在采访中一再强调,荣威的新能源战略并不是“单一路线”。

在他看来,中国市场足够大、使用场景足够多,决定了不同的动力形式都有存在的空间。“燃油车、混动车、纯电车、增程车,我们都会持续投入”钱漾说,会一直坚持围绕“大、美、好”这三个最基本的购车原则,去不断的为大家提供更好的产品,接下来基本每个季度都也会有一款新产品的投放。

与此同时,俞经民提出要求,光把产品做好也不够,还要得到用户的反馈才叫好,所以产品和营销一定要紧紧捏在一起,荣威下一步就要自己下场服务。

据俞经民透露,荣威很快就有实体的营销公司诞生,打造类似华为CBG的组织模式,目的有三,第一个产品端到端的打通,第二个彻底的to C转型,第三个在商言商,一定是销量、利润平均售价。

作为上汽自主品牌的“长子”,荣威承载着集团最早的自主探索,但在新能源浪潮中,也曾一度被质疑“节奏偏慢”。不过俞经民认为,企业发展不是直线的,跌宕起伏才是真实。其实关于车的本质荣威从来没输过,核心技术从没落下过,只不过曾经被销量埋没了,现在product、marketing、Sales力出一孔再往前走,荣威未来会变得更好。

写在最后:

从爆款方法论到终身质保,从新能源多路线并行到AI大模型首发,荣威M7背后实际是荣威极力向外展示的一种全新的企业姿态。

在 9 月汽车圈的混战中,荣威已经用诚意定价、硬核配置与长效保障为自己攒足了上量的底气,而长远来看,这种扎稳马步再出拳的务实打法,或许正是荣威重返主流视野、真正成长为“新大众”的必经之路。

# 行业事件 # 成功汽车 # 比亚迪 # 斑马 # 秦新能源

相关车系

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