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取消

热门标签

Pull down to refresh...
Pull down to refresh...
上拉加载更多
地平线HSD京城实测: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实现智驾“丝滑”体验
2025-09-26 14:25 8134次阅读

E车汇

关注新能源、聚焦新能源、服务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媒体。

北京四环早高峰车流中,搭载HSD的测试车以“老司机”般的从容应对复杂路况,全程零接管的表现让车内“驾驶者”频频点赞。

“系统操作非常顺滑而且时机也很得当!”一位参与地平线HSD北京体验活动的人士感叹道。在“HSD先锋体验日”上,地平线推出了有史以来升级幅度最大的HSD版本。相比几个月前的体验提升非常明显。

基于“一段式端到端+强化学习”这一领先架构,HSD系统实现了从光子输入到轨迹输出的超低时延响应。此次升级不仅在上海、广州、深圳、汕头、成都等地完成测试,也在北京复杂路况中展现出卓越的适应性。

技术架构革命:一段式端到端实现质变突破

与传统辅助驾驶系统存在根本差异,地平线HSD采用的一段式端到端架构摒弃了横纵向解耦的设计思路。传统两段式或混合式架构往往导致系统模块增多、整体响应延迟增加以及信息传递损失。

“地平线HSD打造真正的一段式端到端,具备很强的防御性驾驶能力,和专业司机开得非常像。”地平线副总裁吕鹏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这一架构实现了从感知到决策的直接映射,大幅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强化学习技术的引入为HSD带来了更强大的“智能涌现”效应。系统通过在世界模型中的自我探索与交互,增强了场景理解与推理能力。当可变的潮汐车道突然由直行变为掉头车道时,HSD能瞬间理解变化并驶入正确车道。

实战体验:北京复杂路况见证卓越表现

在北京实际道路测试中,HSD展现出四大核心优势:系统时延低、防御性强、横纵协同丝滑、持续自我进化。

面对临时施工区,HSD无需停顿即可快速生成解决方案,对死车等不可通行区域果断选择智能绕行。在鬼探头、极限cut-in等突发场景下,系统反应迅捷,红绿灯启停响应达到毫秒级。

直角弯、S型窄路和连续直角路口等视觉盲区场景,一直是辅助驾驶系统的难点。HSD在这些场景中表现出拟人化的防御性驾驶策略,能够主动降速,与人类驾驶员“先观察再通行”的习惯保持一致。

在车流密集的北京环路上,HSD的横纵向协同控车能力令人印象深刻。系统在错位路口选道正确且通过丝滑,在车流峡谷中实现无停滞交互,方向控制稳定无抖动。即便是环岛、掉头等静态场景,或是动静态叠加的复杂场景,车辆都能保持行云流水般的连贯性。

安全与量产:双重优势筑牢商用基础

安全是辅助驾驶系统的生命线。地平线构建了业界最大规模的主动安全测试场景库,覆盖超3万场景数据集,完成超1000万公里大里程回灌。HSD还荣获全球首张且唯一的ISO 8800 AI功能安全认证,这相当于获得了通向全球市场的“安全信任护照”。

地平线秉持让辅助驾驶从“可用”到“好用”的产品理念,坚持以高标准品味打造产品,让技术服务于人的真实体验。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表示:“高标准品味是产品核心竞争力,这不仅体现在HMI设计和算法创新上,也体现在丝丝入扣的工程和系统基本功。”HSD通过简洁统一的端到端设计,杜绝非必要的兜底,确保不同城市、不同场景下用户获得全场景一致的驾驶体验。截至目前,地平线已陪伴超过600万家庭安全出行,累计护航里程超百亿公里。这一数据为HSD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佐证。

量产方面,HSD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全球首款搭载地平线征程6P及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的奇瑞星途星纪元ET5将于11月正式上市。地平线已与全球近10家汽车品牌达成合作意向,未来3-5年,HSD计划实现千万量产目标。

随着HSD的大规模装车,智能驾驶行业正从“功能竞赛”转向“体验升级”。地平线推动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出行变革,让辅助驾驶产品从“可用”迈向“好用、爱用”,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大加速高阶辅助驾驶的普及进程。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国产智驾技术的持续进步,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的关注点正逐步从“开什么车”转向“用怎样的智驾”。地平线HSD凭借其技术代差、本土化优势及商业化爆发力,已成为驾驶辅助系统梯队中最强挑战者。

# 创维汽车 # 挑战者 # 天美汽车ET5

推荐

评论